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3℃.为了观察碘升华现象,如图甲、乙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 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凤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形成的,白气是形成的。(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所示,数轴上t2、t3两点分别表示标准气压下某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果该物质I区域的状态变为Ⅱ区域状态,则该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若选用该物质作为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此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是(选填字母)。
A.小于tA B.tA与tB之间 C.大于tB D.都可以
-
2、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题图所示。在t=10s时两车相距为50m;t=20s时两车刚好相遇,求:(1)、0-20s乙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2)、0-10s甲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3)、请判断从t=10s还是t=20s时刻开始,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行驶的,并说明理由。
-
3、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车辆到达区间测速起点的时间、车辆到达区间测速终点的时间,结合区间距离计算平均车速,用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求:(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是多少h;(3)、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
-
4、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该实验原理是 , 为了增加小车下滑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可将垫块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小”或“大”);(4)、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AC段时测得时间tAC=2.8s,则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5)、实验中,测量小车在AB、AC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目的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字母)A、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变化的规律(6)、如图乙是小脉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s-t关系图象,能大致描述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运动情况的图象是(选填“①”“②”或“③”)。
-
5、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小纸锅烧水,如图甲所示。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开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乙,在安装实验器材调整铁圈A高度时(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需要计时,记录温度并观察现象。加热时当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情况如图丙所示,这是沸腾(选填“前”或“后”),气泡中含有大量的(选填“空气”或“水蒸气”);(3)、图丁中是两名同学根据各自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则a、b图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并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5)、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观点,纸锅烧水实验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着火点(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的沸点,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6)、同组的小鸿继续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如下图所示,大烧杯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能正确反应大烧杯和小试管中甲、乙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选填字母)A、
B、
C、
-
6、下面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请回答问题:
(1)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的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不当之处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
(2)如图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如图丁所示,停表的示数为s。
-
7、(1)、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小孔O在虚线处的光屏成像,请作出AB的像A'B'。(2)、大货车周围有很多视野盲区,我们要尽量远离。如图所示是一辆大货车的车头,A点表示货车司机的眼睛,B点表示挡风玻璃下边沿,请画出一条关键光线找到车头正前方路面上的的视野盲区,并正确标注光线方向。(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4)、如图,我国敦煌的塔式光热电站通过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吸热塔,其中某束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8、车速过快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限制车速,常常在下坡路段设置减速带。如题图所示是有减速带的斜坡示意图,在斜坡上共有7根减速带,相邻两根减速带间的距离均为50m。现有一辆车长为20m的大货车沿斜坡驶下时,平均车速被减速带限制在10m/s=km/h,以下行的货车为参照物,减速带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从到达减速带开始到大货车完全驶离第7根减速带至少需要s(减速带的宽度不计)。
-
9、小凤测量出同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四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后,在坐标纸上描出图中对应的a、b、c、d四个点,如题图,其中速度最大的是点,速度相同的两次是b和 , a、c两点速度之比是。
-
10、如题图,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李白在月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而他通过杯子中的酒形成的倒影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前行,为了不踩到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地上发亮的是水坑,这是因为地上水坑的水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
11、小明洗澡时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管壁上,一根布满了水珠,一根完全见不到水珠(如图),布满水珠的是(选填“热水”或“冷水”)管;水珠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此过程需要热。
-
12、如题图所示为酒精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固态酒精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时刻酒精处于(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态;酒精沸点为℃。
-
13、小海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入射角为90° B、②号光线的颜色为蓝色 C、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不需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D、将纸板F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现象消失
-
14、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原创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筋杜鹃与金莲花》在国家大剧院表演。关于演出过程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听众能根据音调来分辨出潮州锣的声音 B、二胡演奏前调节琴弦松紧是为了调整声音的响度 C、扬琴演奏者敲击琴弦的不同位置能改变琴音的音色 D、演奏者用更大的力吹笛子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
15、阳光明媚,小凤来到湖边游玩,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月亮都属于光源 B、太阳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C、太阳下,路面出现树木的阴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日食现象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
16、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演唱一首《我的中国心》时间约为0.3h
-
17、如甲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压表此时示数为10V。电源电压为多少V?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V?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A和A1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图乙,则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为多少A?
-
1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的实物连接图。(1)、实验中为保护电路元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动到最(选填“左”或“右”)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已知导线、仪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选填“断路”或“短路”)(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保持a、b间的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结论:;(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只是把a、b间电阻由换成后,应该保持表的示数不变。
-
19、小周同学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蜀设计了如图的电路,其中A、B、C、D是四根导体,这四根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如图所示。
(1)、实验中,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会更加准确;(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该选用序号为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3)、如果选用序号为A、D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 -
20、小周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2)、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原因是。(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小华用三个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连接的电路如图丙所示。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