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新型汽车的研发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此时,以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图中停表的读数是s。
-
2、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测量结果记录为。
-
3、小明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盐水的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凝固点为-2℃,读作负2度 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15min C、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 D、盐水在-2℃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
4、下列和声现象有关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情景,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B、乙情景,古筝演奏中拨动不同琴弦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丙情景,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丁情景,航空母舰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
5、在医院里,B超是最常见的影像诊断仪器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通过人体时,会在人体内不同组织之间产生反射波,然后通过计算这些反射波形成影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只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B、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C、超声波的响度太小,人耳听不见 D、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6、如图所示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
7、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小球、水平桌面、刻度尺、频闪照相机
实验步骤
(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下图是根据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小球运动轨迹,频闪照相机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2)分别测出小球通过的路程:cm, , ;记录这三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3)分别计算小球通过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4)小球在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 19.70。
(5)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安全提示
(6)小球运动时的不宜过快,以免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
8、在学习物理时,一定要理清物理课本中的插图反映的物理意义,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线的乒乓球,发现 , 它可以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
9、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体的长度为cm。(2)、图甲是自制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有关。图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一部分,图中所示示数为℃。
-
10、“八音盒”是一种机械音乐盒(如图)。上紧发条后圆筒转动,圆筒上按一定规律分布着一些凸点,它们拨动簧片就会奏出乐曲,长度不同的簧片发出的声音不同。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
-
11、中国高铁正在高速发展。在旷野里,远远看到疾驰的列车犹如一枚“白色子弹”,如图所示。若它以1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s,则行驶了m。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看书的乘客是的。
-
12、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升国旗时,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间约为46s B、人体正常的体温40摄氏度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8cm D、人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
13、“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为此,相关部门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某路段限速标志如甲图所示,该路段监测点A、B相距22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乙图所示。求:(1)、请你解释数字“120”的含义;(2)、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3)、通过计算判断,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超速;(4)、通过监测点B后,该车以丙图的速度行驶6km,需要多少分钟。
-
1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500s才能到达地球(光在真空及空气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求:(1)、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米;(2)、如果一辆赛车以100m/s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少秒才能跑完这段距离;(3)、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
-
15、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1)、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如果移去后面的蜡烛,在B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则白纸板上将(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2)、为了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应(选填“前后”或“左右”)移动蜡烛,进行多次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选填“A1”、“A2”或“A3”);(3)、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你建议选取丙图中序号为的字母积木进行探究。根据实验的经验可知,如果白天在较暗的室内照镜子,为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容貌,人应该让(选填“镜子”、“脸”或“镜子和脸”)朝向窗户。
-
16、“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折转,纸板上装有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是否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因为:;(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聪和小明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17、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 ,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用到的实验方法是。(2)、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选填序号)。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
18、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所示,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点到A点就指示方向,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
19、蝙蝠在空中停留时,翅膀每分钟扇动840次,则翅膀振动的频率为Hz;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常伴随有(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产生,因此用它可以监测自然灾害。
-
20、2024年10月30日,搭载包括曹县籍航天员宋令东在内的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如图)。对接成功之前3名宇航员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对接成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相对于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