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图甲中小车从A到C通过的路程是cm,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图丙中若电能表的转盘在10s内转了12转,则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W。
-
2、如图甲为某款全自动感应干手器,其工作原理简化图如图乙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磁继电器原理利用了电流的效应;当手放到红外线感应区域范围内,R的阻值就会减小,电磁铁磁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
-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接触瞬间 (选填序号即可:①“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②“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或③“没有电荷转移”)。
-
4、一只轻质极薄的小塑料袋,袋内装满水(袋内无空气)且水的质量为200g,将其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此时盛水的小塑料袋受到的浮力其大小为N。若杯内水深10cm,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是Pa。
-
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观察发现灯泡亮,不亮,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但灯泡始终不亮。下列对该电路故障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灯泡的灯丝断了,电压表有示数 B、灯泡被短路,电压表有示数 C、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压表无示数 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电压表无示数
-
6、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电动汽车安装的直流电动机不能当发电机用 C、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噪声小,无污染,效率高 D、同时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和磁体的N、S极位置,电动机转动方向也随之改变
-
7、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蕴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是电路中的电源 B、油罐车尾部拖着的铁链能把油罐车所带静电导入大地,从而防止静电危害 C、小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马路上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因为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
-
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玻璃壶煮茶时,我们会看到茶叶在水中浮沉,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C、天气炎热时我们在房间地面上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 D、汽油机、柴油机和火箭都是热机,使用时都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9、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现将两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已知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受到的浮力大 C、杠杆能保持平衡 D、杠杆不能保持平衡,右端将下降
-
10、如图所示的光滑轨道AOB,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现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如果离开B点的瞬间突然不受外力,将竖直下落 C、做抛物线运动,最高点与A点同高 D、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大
-
11、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A、B、C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c液体的密度最大 B、A容器中装的是a液体 C、A、B、C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相等 D、B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
-
12、下列相关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是液化现象 B、秋天,阳光普照,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频率太小 D、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
13、同学们利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按要求组装器材后,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此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2)、继续注水,要使像清晰,可将光屏靠近透镜,由此说明注水越多,水透镜的焦距越;(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场景下,同学们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可以进行以下操作:①仅在水透镜中(选填“注入”或“抽出”)适量的水;②仅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如图丙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做水球实验的情形,此时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的成像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开始时,小明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放置好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3)、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的清晰的像。(4)、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原因是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明应该从凸透镜的(选填“左侧”或“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得越来越短,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像位于如图丙所示的位置了,为了让像重新回到光屏的中央,可以将光屏适当移动,或者将透镜适当(均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6)、实验中,一个小飞虫飞落在了凸透镜上,此时在光屏上_________。A、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且小虫子和烛焰的像都很清晰 B、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依然清晰,只是亮度变暗了一些(7)、实验完成之后,如图丙,小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15、作图题:(1)、请在图中画出光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①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透镜。②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水面,请在图中画出光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和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小”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能达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移动。
-
17、透镜是利用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
18、如图所示的无人机,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在某景区进行航拍,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倒立、的实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须(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
19、望远镜是户外运动者和广大天文爱好者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对光都有会聚作用 B、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对远处物体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的作用主要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以增大“视角”
-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透镜的焦距是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