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器材:两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3V),电流表、电压表、“ 2A”的滑动变阻器及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经过相互讨论,完成了实验方案的三次设计。如图1,最终选择的方案是(选填“甲”“乙”或“丙”);(2)、小明按选择的方案连接实物图,如图2所示:①他将最后一根导线a接入滑动变阻器的A接线柱后就完成电路的连接。小明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选填“左”或“右”)端;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改变滑片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3所示为A。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
1.0
2.0
3.0
电流
0.10
0.20
(4)、由表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5)、接着小明利用原有实验器材及阻值分别为、、、、的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6)、实验中,若将电阻接入电路完成实验之后,断开开关且滑片位置不变;再换成电阻时,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对于上次的位置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V。 -
2、如图所示,小明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1)、小明按照甲图连接电路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2)、闭合开关后,两灯都发光,且比更亮,于是他判断通过的电流比的电流大,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图甲中,突然熄灭,更亮,且电压表无示数,则原因可能是(选填“断路”“短路”或“电压表断路”)。(4)、在测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小明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所用的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两端的电压。(5)、方法改进后,测出电源电压U、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多组电压数据并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写出结论表达式)。2.4
1.4
3.8
1.5
2.2
3.7
1.2
1.3
2.5
(6)、小明完成以上实验后,又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①图丁实物图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图丙中(选填“A”“B”或“C”)处电流。
②图丁中移动一根导线就可以测量C处的电流,请你在移动的这一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
③在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实线箭头为指针)出现了如图戊所示的情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④在排除故障后,他们按照上面的操作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⑤考虑电源电压不变,实验结束后,小明直接取下 , 发现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
3、如图所示,小明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
(1)、为了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应选择两套装置,实验中,通过(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变化”)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2)、经过实验得出了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丁所示,根据图丁可判断:图像(选填“a”或“b”)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且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3)、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天气里,由于海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易形成海陆风。这是由于海洋和陆地间的温度差造成的,风由低温地区吹向高温地区。如图戊所示是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仅在海陆风因素的影响下,如图己所示,风力发电站出现的情形是在(选填“白天”或“夜晚”)。
-
4、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5、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由图可知:(选填“”“”或“”) , 电阻甲的阻值为 , 若将电阻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流为A。若将电阻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两端时,则电路中的电流为A。

-
6、2024年8月23日,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高达73.35%数量达1813.4万辆。小茗同学针对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做了相关调查了解:
(1)、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800r/min,这台汽油机的活塞每秒对外做功次。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5%,在汽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汽油时,放出J的热量,这些热量通过汽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J的有用功;(汽油的热值为)(2)、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的缘故。当散热器中水的质量减少时,水的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所示,是一排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桩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其电池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选填“用电器”或“电源”)。 -
7、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其中“花气袭人”属于现象;知骤暖,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诗人根据浓郁的花香判断出天气暖和了,这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有关。
-
8、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 , 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大 B、电流表A2只测量灯L2的电流 C、灯L1短路时,L2正常发光 D、灯L1断路,电流表A1示数变小 -
9、2024年11月1日起,电动车迎来新规,新规要求电动车上路时,骑行和搭乘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头盔,车主在选择头盔时一定要选择有3C认证的产品。如图为小明为共享电动车设计了智能戴头盔系统:骑行前,手机扫描车上二维码成功后开关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安全开关闭合,车才能正常启动。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
10、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由欧姆定律可得 , 所以导体的电阻是由它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决定的 D、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11、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弹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越大 B、导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导弹发射在大气层内飞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能量不守恒 D、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导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2、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刚没入水中开始以的速度匀速下潜,时悬在海中某一深度,并用声呐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 求:
(1)、潜水器下潜的距离;(写出计算过程)(2)、此海域的深度;(写出计算过程)(3)、利用声呐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选填“能”或“不能”) -
13、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某次高速列车运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运行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12:00
12:00
0
0
2
天津南
12:31
12:33
31分
3
济南西
13:33
13:35
1小时33分
4
南京南
15:33
15:35
3小时33分
5
上海虹桥
16:38
16:38
4小时38分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请判断: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不必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A、北京南—天津南 B、天津南—济南西 C、济南西—南京南 D、南京南—上海虹桥 -
1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本实验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当水温接近90℃时,小强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图。(选填“甲”或“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然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此时,水的沸点是 , 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此时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3)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交流评估:小南做此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她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5)拓展延伸: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
1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在纸筒的A端蒙上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再将纸筒插入易拉罐中(易拉罐顶部已切去),如图所示。

(1)小孔成像原理是;小孔观察仪最好放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
(2)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看见(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3)移动纸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在图中用画光线的方法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
17、当下时节的清晨,我们在校园里会看到路旁绿叶上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现象;上课间操时发现露珠不见了,这是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18、图中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的示数是多少?℃。

-
19、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的行驶速度是 , 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一个音符“”的频率为 , 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m。(保留两位小数)

-
20、“引吭高歌”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当曲笛和二胡轮奏某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区分这两种乐器?。(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