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 , 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像,像与物体 , 且关于镜面
  • 2、如图甲所示,用硬纸卡拨动梳齿的速度越快,听到音调越 , 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 3、同学们都进行过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请读出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cm,停表的读数为s。

  • 4、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美丽,但在绿色光的照射下,月季花呈颜色。“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 5、小明同学身高为1.69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正前方0.6m处,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高度为m,他的像到镜面的垂直距离为m。
  • 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甲、乙两车都是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 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色散现象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 9、下列关于白居易《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折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 10、端午节我市多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00m/s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 11、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下表,则(     )

    声音

    鸟鸣

    猫叫

    声音的频率/Hz

    5000

    800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30

    60

    A、鸟鸣的响度大 B、猫叫是次声波 C、鸟鸣的音调高 D、猫叫的频率高
  • 12、东东在学习了声的知识以后,和同学们做了以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会看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实验中泡沫球的作用是: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会看见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如果将甲、乙两组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则实验(选填“甲”或“乙”)不能完成,这是因为

  •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测量工具。例如: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

  • 14、一位同学骑自行车爬坡,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后5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他在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m/s。
  • 15、如图,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正确的是(     )

    A、物体B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运动1s通过的路程是2m C、若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运动,5s后他们之间的距离为10m D、若A、B两物体同时分别从相距10m的a、b两地相向运动,2s后会相遇
  • 16、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N物质都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根据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0~25min,M温度不变,不吸热 B、M是晶体,N是非晶体 C、M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D、第15min时M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17、关于物态变化相关知识,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 18、下列估测最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学生10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15s B、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 C、学校办公桌的高度一般是750mm D、人步行速度为1.1m/s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2)R2的阻值为多少?

    (3)S3断开,S1、S2闭合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多少?

  • 20、如图所示是一款远程无人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min,消耗汽油0.3kg。已知清扫车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为1350N,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求:

    (1)、0.3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在此过程中清扫车发动机的效率;
    (3)、假设此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除了做有用功外,其余能量全部用来加热水。在不考虑其他热损失的情况下,可使初温为20℃、质量45kg的水升高到多少?c=4.2×103J/kg
上一页 351 352 353 354 3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