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两图中电源相同。R1、R2串联如甲图,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2A;R1、R2并联如乙图,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求电源电压;

    (2)求R1、R2的阻值;

    (3)求乙图中电流表示数。

  • 2、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8.4×103Jc=4.2×103J/kg求:

    (1)、前10min该物质的温度变化是多少;
    (2)、该物质的比热容;
    (3)、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让0.5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
  •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李同学选择了5Ω10Ω15Ω20Ω25Ω定值电阻各一个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6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要求: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李发现当电流表示数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小李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更换阻值为10Ω的电阻后为正确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下一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滑动(选填“左”或“右”)。
    (4)、小李依次接入5Ω10Ω15Ω20Ω25Ω五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实验中他接入10Ω25Ω定值电阻时,电路中两次的电流之比为
    (5)、实验室有以下规格的滑动变阻器,要完成上述实验,小李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即可)
    A、20Ω   0.3A B、20Ω   0.5A C、50Ω   0.3A D、50Ω   0.5A
  • 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中,小明猜想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用如图甲器材进行实验,①②③为镍铬合金,④为锰铜合金。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③横截面积最大。

    (1)、实验前开关应处于状态。该实验中,通过观察(选填“电流表示数”或“灯泡亮度”)来反应电阻的大小更精确,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是
    (2)、选用①②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验证猜想(选填猜想因素选项“A”、“B”或“C”)。
    (3)、选用①④两根导体分别接入图中M、N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知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有关。
    (4)、将①③两段金属丝串联接入同一电路中,流过①③的电流关系是II。(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5、
    (1)、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现有三个定值电阻R1R2R3 ,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R1<R2<R3。如图中已经画出了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请你在图中分别画出定值电阻R1R3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大致图像,并标上对应的字母。

    (3)、如图,请在电路中的“”中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构成并联电路。

  • 6、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们串联在甲电源上,这时通过A元件的电流为0.2A,则甲电源电压为V,此时元件B的电阻是Ω;若把A、B并联在2.5V的乙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的电流是A。

  • 7、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甲图线对应的物质是通过方式使另一物质的内能(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的。假设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冷水与热水的质量之比是

  • 8、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Ω。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电压表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A的示数 , 电压表V1的示数 , 电压表V示数和电压表V1示数的差值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筒内的棉花燃烧,向下压缩的目的是对(选填“棉花”或“空气”)做功,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情况与这个实验相同,若工作中四冲程汽油机每秒活塞往复30次,则汽油机转速表显示为revs/min。

  • 11、实践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如图所示三种不同的容器: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下大上小的玻璃管、上大下小的玻璃管。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 , 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此现象(选填“能”“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12、如图所示,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箔已张开的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带上正电荷排斥而再次张开 B、验电器的金属箔开始时带负电 C、验电器上的一些正电荷会转移到橡胶上 D、此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橡胶棒
  • 13、学校为了方便师生饮水,购置了直饮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旗接热水喝烫嘴,说明水含有的热量多 B、冷热水倒在一起,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给温度低的部分 C、冷热水倒在一起,发生了扩散现象 D、小涵接的冷水一定比小旗接的热水含有的内能少
  • 14、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欧姆定律是只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的规律 B、欧姆定律反映出了导体电阻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C、由欧姆定律变形得R=UI , 说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欧姆定律中的I、U和R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 15、下列物质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
    A、石墨、塑料 B、橡胶、玻璃 C、铁、大地 D、陶瓷、铜
  • 16、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某款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量过低时,内燃机就会启动,此时内燃机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向电机输送能量驱动汽车前进。在某次测试中内燃机不断给蓄电池充电。

    (1)、智能驾驶系统所用到的芯片是由(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制成的;冬季空气非常干燥,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车身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的性质。图乙是某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这些充电桩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2)、内燃机带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选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此过程中,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蓄电池的
    (3)、在该次测试中,所用燃料的热值为4.6×107J/kg , 消耗4kg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J;若该次测试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5×107J , 且该油电混动汽车内燃机的效率为40%,则此过程中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J(忽略蓄电池发热和蓄电池驱动电机时造成的热损失);
    (4)、在高速路入口,交通部门常用“地磅”检测车辆是否超载。为了研究地磅的工作原理,学习小组设计了模拟地磅原理的简化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100Ω , 电压表量程为0~3V , 力敏电阻R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力敏电阻R上方紧密连接一轻质绝缘平板,检测时将汽车模型静置于其上;(g取10N/kg)

    ①如图丙,汽车模型总重力越大,力敏电阻的阻值越 , 电压表示数越

    ②若货车模型重力为10N,则力敏电阻的阻值为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V;

    ③为保障电路各元件均不被损坏,汽车模型重力达到最大时,电压表示数为V,汽车模型最大重力N。

  • 17、小聪同学在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知识后,他试着设计了一个风速测定仪(如图所示),其中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大,OC杆偏转角度越大;AB是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的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

    电源电压为6V , 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9Ω , 电流表量程为0~0.6A。AB段电阻为15Ω , 长度为15cm,AP段长度与风速的关系如下表,求:

    AP段长度/cm

    0

    5

    10

    12

    14

    15

    风速ms1

    0

    1

    2

    3

    6

    12

    (1)、当无风时,电流表示数;
    (2)、当风速为3m/s时,BP两端的电压;
    (3)、此风速测定仪能测得的最大风速为多少?
  •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4A,再闭合S1 , 电流表示数为0.5A。求:

    (1)、通过R1的电流;
    (2)、电压表的示数;
    (3)、电阻R1的阻值。
  • 19、在测量未知阻值R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实验电路并进行连接,如图甲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图甲是小明接好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该导线是第条(从图中选填导线序号);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0.32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未知电阻R=Ω
    (4)、如果没有电压表,电源电压未知,可以用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和如图丙所示电路,来测量电阻Ra的阻值。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 , 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 , 则电阻Ra=。(用I1,I2,R0表示)
  • 20、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器材有:干电池3节,外观完全相同的滑动变阻器4个(铭牌上分别标有①“5Ω;3A”、②“20Ω;2A”、③“50Ω;1.5A”、④“200Ω;0.3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阻值为5Ω、10Ω、20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将滑片滑到最左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0.8V , 电流表示数为0.08A。移动滑片P , 逐步增大R两端电压,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采用描点的方式,画出I-U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知:定值电阻为Ω,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①、②、③或④);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断开开关,将R换成5Ω的电阻,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 , 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断开开关,若换接20Ω的电阻,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示数应为A。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