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冬天下雪时,小明看到市政工作人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与纯净的冰熔化时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他用质量均为0.2kg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分别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①纯冰、②淡盐冰、③浓盐冰。(三种冰块每分钟吸收热量相同)

    (1)、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选填“A”、“B”或“C”)装置;(实验环境温度大约是10
    (2)、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选填“增大”或“降低”)冰的熔点;根据曲线图可知:淡盐冰的熔点是-3℃,浓盐冰的熔点是℃;含盐浓度越高的冰,开始熔化前升温越(选填“快”或“慢”);
    (3)、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 则冰在0~20min内吸收的热量为J,淡盐冰在0~10min内吸收的热量为J,淡盐冰的比热容为J/(kg·℃)。
  •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向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小灯泡变暗,电压表测小灯泡电压。(导线不要交叉)

  • 3、某家庭有父母与子女共四人,他们想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周末是否要外出旅游。如果两个孩子都要去,而父母中只有一位要去,另一位愿留守在家中,那么他们就去旅游。为此他们设计了一架简易的投票机,由四个单刀双掷开关、一节电池、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电路,四人各操纵自己的开关,选择“是”或“否”,只要灯泡发光,就表示去旅游。则下列投票机电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 4、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R1=10ΩR2=20Ω , 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测量了电阻R1的电流为0.3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0~3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B、使用“0~0.6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C、使用“0~3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D、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 5、“静电章鱼”实验如图所示,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而且不会掉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C、塑料丝间以及塑料丝和塑料管间都是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而且不掉落 D、塑料丝的重力和塑料管对塑料丝静电排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如题图所示是一款四冲程小汽车汽油机工作的一个冲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冲程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该冲程汽缸内物质的内能减小,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C、汽油机飞轮转速若为1200r/min , 则1s内完成20个冲程 D、汽油机的效率可达到70%
  • 7、小雨是一名善于观察、思考的学生,他在厨房劳动中联想到的下列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火焰将炒菜的锅烧热,这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盛热汤的碗很烫,是因为热汤把温度传给了碗 C、水烧开时将壶盖顶起,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不断翻炒将菜炒熟,这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 8、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液体可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固体分子间不存在间隙 C、冰块里的分子没有运动 D、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 9、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远?
    (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 10、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将手机1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得出如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l

    2

    3

    l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4)、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目的是
    (5)、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________;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手机1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大小; B、入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手机1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减弱噪声。
  • 11、物理课上,同学们分组做“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进行测量的;

    (2)、“超级无敌组”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在组装时是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如图这样测出的温度会偏(选填“高”或“低”);
    (3)、“英勇先锋组”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根据实验数据,他们描绘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而形成的。该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4)、实验中水的沸点为℃。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可知此时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沸腾时可以改用(选填“大”或“小”)火继续煮较好;
    (5)、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断: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除了与水的初温(热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等因素有关。
  • 12、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右边音叉的振动靠(填传声介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13、
    (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 14、如图甲所示为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v﹣t)的图像,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0-7秒时相应路程与时间(s﹣t)的图像。

  • 15、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15m/s B、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左端移动 C、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D、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在计算BC段的平均速度时结果将偏大
  • 16、我国2000多年前的《墨经》就记载有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制作的小孔成像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影子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小孔成像仪离光源距离越近,像就越小
  •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同时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B、48min,甲不吸热 C、甲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8min D、甲的熔点为50℃,乙没有熔点
  • 1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经过多次测量可以消除测量误差 B、根据s=vt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s与所需时间t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若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 19、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音的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改变吉他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B、图乙中,敲击鼓面所用的力不同,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图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它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 D、图丁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 2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5月10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搭载天舟十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当天,天舟四号飞船靠近空间站,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出舱并登上小机械臂的照片。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工作的交通工具。为方便航天员出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国科研人员精益求精

    头盔面窗——在太空中,保持视野清晰并非易事。出舱时,有时会遇到﹣100℃的低温,而航天员口鼻中散出的热气就会在面窗上结雾,妨碍航天员的视野。为此,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

    关节结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虾外壳的结构,创新出套接式的关节结构,既保证各关节强度和气密性

    手套——科研人员先后对材料进行了几十次调配,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目前,该手套可以轻松握住气闸舱外的栏杆。

    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彰显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

    (1)、为能够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运载火箭常采用与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一样的液态燃料,是通过 (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燃气液化而形成的;
    (2)、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 (填频率范围)的次声波,这种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3)、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 , 若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需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4)、宇航员的头盔面窗上若结雾,会结在面窗的 (选填“里面”或“外面”);
    (5)、科研人员采取通风去湿法,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请你写出另外的办法来保障面窗透明度:;并举出相应的生活实例: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