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性质制成的;
    (2)、为了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安装装置时应该(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乙装置中水浴法加热的作用是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 但要继续热。
  • 2、如下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3)、测得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tAB=1.6s , 通过AC段的时间tAC=2.4s ,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全程经过的路程为cm,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做的是(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6℃时,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
    (2)、完成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4、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变成气体,这是现象,这一过程要(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成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 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知,属于晶体的是(选填“甲”或“乙”)物质;乙物质在BC段处于态,且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 6、小明用A、B两把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甲应该选择尺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物体的长度为cm。小明用秒表测量时间,如图乙所示时间为s。

  • 7、测量温度时,A、B、C三位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读数,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如图乙所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a)℃;(b)℃。

       

  • 8、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
    A、 B、 C、 D、
  • 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体温约为37.8℃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速度约是5m/s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 10、如图所示,小潇准备了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和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其中液体质量、燃料质量均相等。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小潇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判断哪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a的比热容是cα,b的比热容是 cb,则 ca:cb=

    (2)、探究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时:

    ①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不同燃料的放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燃料1在燃烧过程中,其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图甲烧杯中为50mL的水,若10g酒精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温度计示数升高了20℃,则可以计算出酒精的热值J/kg。这种方法测算的热值和热值表中的“标准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 11、如图甲所示,小李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初温和质量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探究它们吸热本领的强弱。

    (1)、在此实验中,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秒表和。由于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可根据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
    (2)、经过实验和记录,得出了图乙所示的坐标。经过观察思考,小明想到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两种方法;

    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较多的是 , 所以其吸热能力较强;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 , 所以其吸热能力较

    (3)、如图乙所示,加热6min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高,那么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4)、小李根据图乙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可以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kg·℃)。

     c=4.2×103J/kgC

  • 12、
    (1)、如图-1,这是探究冰熔化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完成的部分图像的绘制,实验时第8分钟时冰刚好完全熔化,已知加热到第12分钟时停止加热,请补全8~12分钟的图像; c=12c
    (2)、请在如图-2坐标系中画出煤油的热值与其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 的关系图象。
    (3)、甲是小型汽油耕作机,图乙是它的吸气冲程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与活塞的运动情况。请在图丙中用“T”画出做功冲程进气门的开闭情况;用“个”“↓”的箭头表示活塞运动方向,画出做功冲程活塞的运动方向。

  • 1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4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这种液体在0~20min内放出的热量为J。

  • 14、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如图5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若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内完成个冲程,做功次。
  • 15、2024年12月28日,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沙场村、新一村二期天然气正式投入使用。与传统燃料相比,天然气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村民李小莉用天然气将体积为2L,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用来做饭,此过程中的加热效率为60%,水吸收的热量是J,此过程需要消耗的天然气为m3。(已知, ρ=1.0×103kg/m3,c=4.2×103J/kgC, q=3.5×107J/m3)
  • 16、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气球制作“愤怒的小鸟”,当充所的气球松手后,小鸟”快速的飞向前方。这一过程是能转化为机械能,该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冲程所包含的能量转化相同;而小鸟两侧的翅膀最好设计成(选填“上平下凸”或“下平上凸”)的形状,才能为其飞行提供向上的升力。

  • 17、如图所示,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摩擦而将能转化为能,火箭发动机以液态氢为燃料是因为液氢 

  • 18、端碗时很烫手,是通过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 19、“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因为砂石与水的不同;花香扑鼻,这是现象;气温越高,花香越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心脏与血压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心脏不停收缩和舒张,对血液做功,推动血液循环。血液在血管流动时,会对血管壁产生挤压,这就是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评估血液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血压是健康的晴雨表,当血压过低时,会导致供血不足;当血压过高时,会增加心脏和血管壁负担。

    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现已查明血管内径变细是其诱因之一。因为血液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其中悬浮着大量红细胞、白细胞等颗粒物,具有粘滞性,在流动时会受到阻力的影响。为了保持血管内相同时间流过的血液量不变,对于同一段血管,横截面积越小,阻力越大,血压会随之增大。

    请根据以上文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血压中的“压”指的是(选填“压力”或“压强”)。
    (2)、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同时,血液也会对心脏有力的作用。这是因为;当血压变高时,血液对心脏施加的力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3)、老人在冬季更容易突发脑溢血(脑部血管破裂),请你从温度对物体影响层面解释原因: , 为了保持血流量不变,血压会增大,此时血管容易破裂。
    (4)、人在安静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基本不变。若心脏跳动一次做功1.2J,某同学的心跳频率为75次/分钟,则该同学心脏的功率为W。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可以提供能量,食物的能量只有20%能被心脏利用。营养计量和健身中常用卡路里(cal)作为能量单位, lcal=4.2J。已知米饭的能量是 1.15×105cal/100g则该考生在考试的60min内心脏做功消耗的能量大约需要g米饭来补充(保留一位小数)。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