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一根铁丝很难被拉长——分子间存在引力 B、液化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C、闻到厨房炒鸡蛋的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D、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 2、在常温下将下面几种物质接到图中A、B两点间,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A、铅笔芯 B、陶瓷 C、橡胶棒 D、玻璃
  • 3、 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如图乙所示,分别记录实验中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见,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且折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度,折射角等于度。

  • 4、 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用加湿器使整个球形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将一小块平面镜放在一个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用固定放置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NO,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斜射向O点发出一束光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

    (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选填“显示光路”或“降低温度”):红色激光NO的作用是为了显示的位置。
    (2)、将绿色激光笔固定在玻璃罩上后,缓慢转动圆台,当观察到 , 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为了方便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小明借鉴地理中学习过的“等高线”在半球形玻璃罩表面上做好标记,如图-2所示,发现绿色激光从A点入射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从E点射出,又将绿色激光从C点入射O点,则反射光线将从图中的点射出(填写图中字母)。
    (4)、如图-3所示,小明保持入射角度不变,让绿色激光笔继续沿A点所在的等高线顺时针移动,使入射光射向O点,发现反射光线将(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激光笔恰好转到从E点射向O点时,反射光线从A点射出,这说明
    (5)、小明接着又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用固定激光笔照向鼓面上的平面镜,墙面出现一个光点,轻压平面镜左侧鼓面使其稍许凹陷,则墙上光点位置会(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 5、 林林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中林林同学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他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林林观察后发现蜡烛在玻璃板后成的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B,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并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完成实验后,林林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的像在玻璃板后的a位置。如图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 , 该硬币的像(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4)、林林将一块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放置,人眼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5)、林林做实验时不小心将玻璃板掉在地上,裂成几块,他用其中一块碎玻璃板继续做实验,他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____
    A、不能在玻璃板中成像 B、能成像,但不是完整的 C、能成一个完整的像,大小跟原来像一样 D、能成一个完整的像,大小比原来像小些
    (6)、如图丁所示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由许多个反射面组成,外形和我们学过的(选填“凸面镜”“平面镜”或“凹面镜”)相同,可以将来自遥远太空微弱的信号(选填“反射”或“折射”)会聚起来,再进行筛选获得有用信息,以探索太空奥秘。
  • 6、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到演奏二胡时可通过按压、松开、滑动弦线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于是他提出问题: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思考后他进行了猜想: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

    实验次数

    1

    2

    3

    4

    钢丝粗细程度

    __

    AB间距/cm

    50

    50

    50

    30

    钩码个数/个

    3

    3

    4

    4

    (1)、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请将表格空格处补充完整:
    (2)、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
    (3)、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的关系。拨动钢丝后发现第1次实验中钢丝发声比第2次实验中钢丝发声的音调低,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弦的长度和松紧相同时,弦越 , 发声的音调越高。
    (4)、第3、4两次实验时,发现第3次实验中钢丝发声的音调低。在二胡演奏活动中,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让二胡弦发出音调较低的声音,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选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其他因素时(“相同”或“不同”),钢丝长度越长,音调越
  • 7、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

  • 8、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 s。现有一根长为34m的空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击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 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拓展】若想要听到2次敲击的声音,铁管的长度最短是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9、 夜晚当位于长江上的江阴长江大桥的灯光开亮时,长江上的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宛若两条灯火长龙飞驾南北,绚丽多彩。已知桥下长江水深为1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50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m;若江水再上涨1m , 则该倒影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与彩灯相距m。
  • 10、 如图所示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甲表是机械秒表,它现在的读数是s;乙表是石英钟,在白天,它此时的读数是。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所用的时间,应选用表;若要测一集连续剧播放的时间,应选用表。(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 11、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会造成测量误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一样 B、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C、对分度值下一位的估计值不一样 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
  • 12、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人照镜子梳头发 C、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D、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 13、 某同学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该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若小石块在浸没过程中吸收了1mL的水,则小石块的实际体积为(  )

    A、15mL B、16cm3 C、15cm3 D、16dm3
  • 14、图甲为测定水箱内水量的电路原理图,水箱位于压力传感器 R 上,R 阻值随水量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将电流表改装成水量表,水箱内水量的变化可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显示出来如图丙所示:定值电阻 R0阻值为 5Ω,电源电压恒为 9V;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为 0~0.6A,当该水箱加满水时,电流表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求:

    (1)、水箱水量为0L 时电流表的示数;
    (2)、小明认为当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示数的一半时,实际水量也恰好为满水时水量的一半;小亮认为当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示数的一半时,实际水量低于满水时水量的一半;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3)、电流表被另借他用,若在电路中换一个测量范围为 0~3V 电压表作为水量表,该水箱加满水时电压表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为实现该要求,电压表应该并联在哪个元件两端,请列出关系式并进行解释。
  • 15、内燃机的热效率指标体现了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某款采用 A 型柴油机为动力的重型卡车长途运输时,年均行驶距离达 20 万 km,平均每行驶 100km 距离消耗柴油质量为 30kg,A 型柴油机能量转化如图所示,其热机效率为η1。若该发动机安装“涡轮增压器”后升级改造为 B 型发动机,B 型柴油机的热机效率可提高至η2=50%,柴油的热值4.3ⅹ107J/kg,每燃烧 1kg 的柴油约排放 3kg 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所在箭头是表示热机能量损失中带走的能量最多。
    (2)、A 型柴油机的热机效率η1为多大?
    (3)、采用 B 型发动机后,在同等运输情况下,该车每年可减少多少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4)、从节约能源或环保角度,提出关于未来车辆动力改进与发展方向的一项合理预测。
  • 16、为测量某待测电阻 Rₓ的阻值,实验探究小组使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图甲电路时,开关 S 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选填“A”或“B”) 端;
    (2)、在图甲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有示数,经分析原因是电路少接一根导线,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3)、正确连接电路后,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则待测电阻 Rₓ的阻值Ω;实验时应多测几组数据,求电阻的平均值,目的是
    (4)、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已损坏,为测量 Rₓ的阻值,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闭合开关 S1、断开S2时电流表读数为 I1;同时闭合开关 S1和 S2时电流表读数为 I2 , 则(用 R、I1、I2表示);
    (5)、实验小组完成实验后,他们经过讨论,认为用图甲的电路图还可以完成实验(填写一个实验名称)。
  • 17、用图甲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图乙中是编号为 A、B、C、D 的 4 根合金丝,S 代表合金丝的横截面积大小,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甲中 M、N 之间接入不同合金丝时,可通过观察来判断合金丝的电阻大小;与电流表作用不同之处,是灯泡同时起到的作用。
    (2)、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M、N 之间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合金丝进行实验,若在M、N 之间接入合金丝 B、C 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的关系。
    (3)、在初中阶段,我们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物理学上还有用比值法反映物质或物体某种物理性质的物理量,请列举一个:
    (4)、小明用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设计并制作一个如图丙所示的模拟调光灯,灯泡不会烧坏。

    该调光台灯是根据改变铅笔芯连入电路的从而改变灯泡亮度的原理制成。甲、乙两根铅笔芯的长度都是 17.5cm,甲的电阻为 20Ω,乙的电阻为 10Ω,请对比铅笔芯甲和乙的调节效果(写出一项评价即可):。

  • 18、      
    (1)、图甲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B 瓶应该装入的气体是(选填“空气”或“二氧化氮”)。若环境温度分别为0℃、10℃、30℃,则在温度 30℃下该实验现象发生得最(选填“快”或“慢”)。

    (2)、图乙是简易汽轮机模型,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易拉罐内有蒸汽喷出时,扇叶就转动起来。汽轮机模型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为:化学能→能→机械能;此汽轮机模型属于(选填“内”或“外”)燃机。
    (3)、如图丙所示,正在发光的 LED 灯(发光二极管)的 C 引脚比较短,A 端金属片是水果电池的(选填“正极”或“负极”)。为使 LED 两端电压变大、发出的光变强,可以将多个“水果电池”联起来。
  • 19、小明使用甲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1)、在烧杯中应分别装入初温相同和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2)、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判断的。
    (3)、实验过程中两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吸收的热量。物理上用比热容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由此实验可知,两物质中的比热容较大。
    (4)、根据实验结论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选填“广西北海”或“内陆荒漠”)地区的生活写照。
  • 20、    
    (1)、如图甲,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两盏灯。要求:灯 L1和灯 L2串联;开关 S 能同时控制 L1和灯 L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图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2)、如图乙,在虚线框内分别填入电源和开关的电路符号,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能发光。

    (3)、小明打算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的楼道灯模拟电路,有声音时“声敏”开关 S1闭合,楼道光线非常暗时“光敏”开关 S2闭合,在晚上楼道内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光敏”和“声敏”开关都闭合灯泡才亮。请按以上要求,用电源符号“”、灯泡符号“ ”、开关符号“ ”及导线,请在下方虚线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