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一块凸透镜、光屏、高度为3.0cm的光源和刻度尺。实验时,物距从4.0cm开始,每次增加2.0cm。下表是他们记录的物距、像距、像的高度和正倒情况。 

    物距/cm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像距/cm

      60.4 

     35.6

      26.6 

     22.3 

     20.0 

     18.4 

     17.3 

     16.6 

     15.7

    像高/cm

     15.1

      7.6  

    5.0 

     3.7  

    3.0 

     2.5  

    2.1 

     1.9  

    1.7

    像的正倒 

     正

      正

      正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1)、实验过程中,首先要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高度相同,目的是
    (2)、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3)、若要将该凸透镜用作放大镜,则物距的范围应是。 
  • 2、      

    (1)、 春分 “竖鸡蛋”是一项有趣的民俗活动。图甲是鸡蛋竖立起来时的情景,0为鸡蛋的重心,请在图中画出此时鸡蛋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 
    (2)、在平静的湖边常看见“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请在图乙中作出水面上A处的人眼看到水中B处的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电压表V2的测量对象是。当热敏电阻R1的温度降低时,电压表V2的示数将 ,  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将 .

  • 4、小明爸爸开车带全家去某地春游,导航推荐的两条线路如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比较汽车沿两条路线运动的快慢,可以推断汽车沿路线运动较快,因为汽车沿该路线运动时 .


    路线1

      路线2

    路程/km  

     28 

     22

    时间/min 

      36 

     32

  • 5、甲乙两组同学各自用盐水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画出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线均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两直线不重合说明.

  • 6、在通透的房间里,前、后两面的窗户(或门)都打开时,当户外有强风吹进时就会形成对流的“过堂风”,“过堂风”流过侧面摆放的柜子时,有时柜门会自动打开。这时,柜门外侧 的气体流速较大,压强较 , 柜门内外两侧形成压强差,因而有了压力差,对柜门产生向的推力,进而将柜门打开。 
  • 7、电动晾衣架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照明和衣架的升降。在下列四个模拟电路中,S是控制照明的开关; S1和 S2是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通过它们的联动可以实现电机反转;规定电流向右通过电机时衣架下降。则正在执行语音指令“关闭照明、衣架上升”的电路是 
    A、 B、 C、 D、
  • 8、图为使用开瓶器在c点向上用力打开瓶盖时的情景, a、b、c是开瓶器上的三个位置。此时可以将开瓶器抽象为杠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支点,b为阻力作用点 B、b为支点, a为阻力作用点 C、开瓶器是省距离杠杆 D、c点越靠近b点越省力
  • 9、如图,用三合一充电器给三部手机同时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部手机是串联 B、充电时电池发热说明电池有电阻 C、充电时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充电功率增大
  • 10、图为古代省油灯及其结构示意图。使用时,通过灯盏侧面的小孔向夹层中注入清水,然后在油盏内倒入灯油并点燃灯芯。这种省油灯能省油的主要原因是 

    A、通过水的蒸发吸热降低油温从而降低油的燃点 B、通过水的蒸发吸热降低油温从而减小油的热值 C、通过水的蒸发吸热降低油温从而减小油的比热容 D、通过水的蒸发吸热降低油温从而减缓油的挥发
  • 11、如图甲, 运动员 在水平冰面上将静止在O点的冰壶推到M点放手,滑行一段距离到达N 点后,队友用毛刷开始擦冰壶运动前方的冰面(图乙)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最后冰壶停在营垒中心的P点(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OM段,冰壶没有惯性 B、在MN段,运动员对冰壶作了功 C、在NP段, 运动员是通过减小压力的方法而减小摩擦力的 D、在NP段,队友若没有使用毛刷擦冰,则壶冰将停在P点左侧某个位置
  • 12、材料科学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 C919机身外壳材料密度较大 B、图乙:集成电路使用了半导体材料 C、图丙:发光二极管使用了超导材料 D、图丁:保险丝的材料电阻小熔点高
  • 13、“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却无法.让锁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锁接收“口令”时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 B、主人的“口令”能自动解锁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 D、声纹锁在解锁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14、2024年5月25日,我国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如图)4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4号和3号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8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543.6万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和核能都属于可 再生能源 B、“千瓦时”是电功率的单位 C、与火力发电比较,核电站所需“燃料”少很多 D、核电站和太阳内部都是通过核聚变的方式释放核能的
  • 15、下列四个成语中,从原意看,物体内能改变方式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薪火相传 B、炙手可热 C、烈火烹油 D、钻木取火
  • 16、福建舰是我国首艘安装了电磁弹射系统的航空母舰。能演示电磁弹射装置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 17、表格中提供了三种鲸鱼(成年)的体重和可能最大下潜深度的数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它们下潜到各自最大深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类型 

     体重/t  

     最大下潜深度/m

    蓝鲸 

     180

      500

    抹香鲸 

     50 

     2200

    柯氏喙鲸

      3  

    3000

    A、蓝鲸所受浮力和承受的海水压强都是最大的 B、柯氏喙鲸所受浮力和承受的海水压强都是最大的 C、蓝鲸所受浮力是最大的,柯氏喙鲸承受的海水压强是最大的 D、柯氏喙鲸所受浮力是最大的,蓝鲸承受的海水压强是最大的
  • 18、图为一款学生座椅,与早期木制款式相比,在靠背和面板上都增加了切合身体曲线的弧度,极大地提高了舒适度。这种舒适度的提高,主要源于 

    A、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 B、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 C、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 D、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
  •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如图甲,国产某品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前后安装有高清摄像头,无线WiFi等,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当它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的过程中,燃烧了3kg燃油。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同时共同为汽车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所需的能量为9×107J , 其中50%的能量来自燃油燃烧;而发动机内燃油燃烧放出的热量部分用于驱动汽车行驶和对蓄电池充电,其中用于充电的能量为6×106J。设燃油在发动机汽缸内完全燃烧,燃油的热值为5×107J/kg。若普通汽车刹车时动能全部用于克服与地面的摩擦力做功,而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动能除用于克服与地面的摩擦力做功外,其余能量全部通过驱动电机反转为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在某次测试时,同样车型的普通汽车和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刚刚关闭发动机后,根据汽车通过路程s时,所对应的动能Ek , 作出Eks图像如图丙所示。设两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称之为储能效率。

    (1)、汽车的方向盘相当于杠杆,汽车外观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 , 汽车的轮胎做得很粗糙是为了
    (2)、由图丙可知,表示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测试的图线是(选填“”或“)
    (3)、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和同时共同为汽车提供动力;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效率为(用百分数表示)
    (4)、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关闭发动机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发电机的储能效率为(用百分数表示)
  • 20、如图甲所示为某小灯泡的IU图像,将它与定值电阻R并联在稳压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只闭合开关S1 , 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再闭合开关S2 , 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

    (1)、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从甲图中读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的电流与R的阻值。
    (3)、小灯泡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