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常见的车辆能源类型有汽油、柴油、油电混动、纯电动等。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为26亿辆,传统燃油车仍然占据大部分市场,但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显著提升。

    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通过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向车轮输出能量。

    油电混动汽车全力加速时,内燃机、蓄电池可以同时向车轮输出能量;当车辆快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只有内燃机工作,既向车轮输出能量,又给蓄电池充电,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利用率指有效利用能量占全部能量的百分比)。某次测试人员驾驶一辆传统燃油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h,消耗燃油10kg,行驶时汽车所受阻力为1400N。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蓄电池提供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一般分为慢充、快充和换电,利用快速充电桩可以在1小时左右将一部家用小轿车的电从零充到满。

    (1)、一传统燃油车的内燃机是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如题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若飞轮转速是3000r/min,则每秒对外做功次;
    (2)、新能源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可将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减速时又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给电池充电,该过程(选填“符合”或“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新能源车不断的技术升级后(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成为永动车。
    (3)、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
    (4)、该传统燃油车测试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为;(燃油热值q=4.2×107J/kg
  • 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都为1kg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右表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C。求:

    加热时间(分)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某液体的温度(℃)

    20

    32

    44

    (1)、水加热两分钟吸收的热量,
    (2)、某液体的比热容c
  • 3、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甲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选填“蓬松”或“紧密”);塑料细丝间带(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首先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带电棒相互靠近,如图所示,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 , 相互吸引的是图(以上两空分别从“乙”、“丙”、“丁”图中选择);

    (3)、三个悬挂的轻质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戊所示,若C带正电,则A带 , B带(以上两空选填“正电”“负电”“可能不带电”)。

  • 4、在学习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时,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观察撤去玻璃板后的现象,发现在太阳光下实验时,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变得均匀了,而在阴凉处实验时颜色变化就慢得多,说明:温度越高,;接着将两瓶气体互换位置重新实验,发现两瓶气体的颜色也能变均匀,该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如图乙向下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小”),这是通过改变内能。
    (3)、如图丙所示,打气后瓶塞跳出,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
  • 5、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测量工具),目的是取(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相同的水和煤油。
    (2)、如图乙,如果要使水和煤油都升高到98℃,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填“水”或“煤油”)更适合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J/kg°C;[c=4.2×103J/kg°C]
  • 6、毛皮与硅胶管均不带电,小叶戴着绝缘手套用毛皮摩擦硅胶管后,小叶对硅胶管的带电情况十分好奇。下列操作以及现象中,既证明硅胶管带电,也证明摩擦过程中硅胶管带电性质的是(       )
    A、 B、 C、 D、
  • 7、如图所示,小朋友玩滑梯时,头发一根根竖了起来,出现了“怒发冲冠”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怒发冲冠”现象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B、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导致小朋友头发竖了起来 C、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人的身体与滑梯摩擦时创造了电荷,导致身体带电
  • 8、1kg、20℃的水吸收4.2×105J的热量后[c=4.2×103J/kg],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

    ①80℃,②100℃,③120℃,④130℃

    A、1 B、2 C、3 D、4
  • 9、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

    钻木取火       

    水蒸气顶开活塞

    热机压缩冲程        

    煤气炉灶烧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0、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根据以下的事实或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由①事实,可以得到③推论 B、由②事实,可以得到④推论 C、由③事实,可以得到①推论 D、由④事实,可以得到②推论
  • 11、小梅从比热容表中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水银

    0.14×103

    0.39×103

    A、100g水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变为2.1×103J/(kg·℃) 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比热容不变 C、夏天阳光照在海上,因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边气温变化大 D、同质量的铝块和铜块,由于铝块比热容大,升高相同温度,铝块比铜块吸收热量多
  • 12、下列机械不能省力的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D、斜面
  • 13、如图所示,书包有宽宽的背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 14、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纸飞机离手后,如果一切外力消失,纸飞机将保持静止 B、如图乙所示,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图丙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使跳板弯曲的力是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D、如图丁所示,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15、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如何减少能耗, 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 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

    (2)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km,受到的阻力为1200N,燃烧了0.3kg汽油。求:(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① 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②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③ 发动机的效率。(结果保留到0.1%)

              

  • 1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设计了一套测定酒精热值的物理实验,他们的方案是:

    用一定量的酒精将一定量的水加热,测出有关的物理量,根据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算出酒精的热值.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燃烧的酒精质量m、加热的水质量m、水的初温t0、加热后水的末温t

    最后根据:Q=qm=Q=cm(t-t0)可算出酒精的热值q=cm(t-t0)m

    此物理兴趣小组的设计方案能测出酒精的准确热值吗?如不能测出,原因是什么?

  • 17、如1图所示,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温度等于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2图所示。大约经过15min,热奶和水的温度刚好达到一致。

    (1)、其中(选填序号) 曲线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水和热奶之间发生热传递的原因是水和热奶之间存在
    (3)、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像,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选填字母)。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 18、在日常生产中,可以用水来取暖,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如图所示,海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周期性风系。夜间,气流应从(选填“海洋流向陆地”“陆地流向海洋”)。

  • 19、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吃粽子的习俗。煮粽子时会闻到粽子香气四溢,这是现象。剥开粽子叶,粽叶与米粒间出现“拉丝”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 20、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激烈摩擦引起的熊熊大火。这个过程中返回舱将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是通过的方式实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