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是现象,粽子包好后下锅煮,粽香会变得更为浓郁,这说明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2、利用水能发电:水电站工作时将水的能转化为能,带动发电机发电。
  • 3、如图是蒸汽机工作的原理示意图,关于蒸汽机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缸内的蒸汽推动活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燃料燃烧时产生热量,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蒸汽推动活塞做功,蒸汽的内能增大 D、蒸汽机加装冷凝器,能减少废气带走的温度
  • 4、劳动课上同学们正在制作蛋糕,教室内弥漫着蛋糕的香气,下列现象的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天竺山下炊烟袅袅 B、海沧大道木棉絮飞 C、园博苑里杉叶飘落 D、湿地公园荷花飘香
  • 5、国庆假期,小刚家人搭乘顺风车到武汉站,准备坐高铁去北京旅游。下表是武汉到北京的G558次高铁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km

    1

    武汉站

    始发站

    18:16

    0分

    0

    2

    信阳东站

    18:59

    19:06

    43分

    199

    3

    驻马店西站

    19:31

    19:40

    1小时15分

    357

    4

    许昌东站

    20:10

    20:12

    1小时54分

    485

    5

    郑州东站

    20:35

    20:40

    2小时19分

    536

    6

    新乡东站

    21:00

    21:03

    2小时44分

    643

    7

    石家庄站

    22:15

    22:22

    3小时59分

    948

    8

    北京西站

    23:34

    终点站

    5小时18分

    1229

    (1)、小刚在高速上的某处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上面的“100”的含义是
    (2)、求G558次列车从驻马店西站到新乡东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小刚所乘动车途中要穿过一条桥,动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1min20s完全穿过长度为2190m的桥,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4)、G558列车进某隧道口前以6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头的汽笛鸣笛一声,坐在车尾的乘客听到了两次鸣笛的声音,两次声音间隔2s,声音传播速度取340m/s,则听到第二声鸣笛时,车头离隧道口的距离为多少m。
  • 6、小兮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秒表(单位s)所显示的时间;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测量(选填“时间”或“路程”)的误差;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BC=m/s;
    (4)、爱思考的小明同学用另一套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①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②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A到C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

    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像与横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如图丁是小车A运动的vt图像(图像的趋势不改变),请通过丁图分析出小车A在01s内的平均速度为m/s。如果在小车A开始运动的同时,在A后方1m处释放一同向匀速运动的小车B,当t=5s时两车在某位置恰好相遇,则小车B的速度大小m/s。

    ④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路程中点的速度为v1 , 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2 , 则v1v2的大小关系是

    ⑤通过实验,则下图中可大致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 7、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40

    0.3

    B

    40

    0.5

    C

    40

    0.7

    D

    60

    0.3

    E

     

    0.7

    F

    100

    0.3

    G

    60

    0.7

    H

    尼龙

    60

    0.7

    I

    尼龙

    100

    0.7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3)、小明的这种探究的方法叫做
  • 8、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等的水,水面高度不同。若依次对着瓶子内吹气,此时声源是(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若用大小相等的力敲击瓶子,瓶中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选填“高”或“低”);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直至难以听到声音,得到结论:
    (3)、如图丙所示,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同学们用肥皂膜代替人耳鼓膜进行实验。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有关。利用该实验原理制成了医院里的(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4)、“声音的利用”这节内容学习中,同学们了解到蝙蝠是依靠进行“回声定位”,并应用于海底测绘。
  • 9、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s-t图像。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步行是图中(选填“OA”或“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m/s。

  • 10、小明是摄影爱好者,他在马路边上连续拍了两张街景照片,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向左运动的 B、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树是向右运动的 C、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卡车是向右运动的 D、如果以树为参照物,轿车和骑自行车的人运动方向是一致的
  • 11、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0~40s内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C、20~30s内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运动30s后,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右运动
  • 12、关于噪声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为了减小教室内学生受环境噪声的干扰,可以把普通窗扇换成双层真空隔热窗扇
  • 13、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0分贝是没有声音 C、256Hz的音叉和2048Hz的音叉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 1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v=st ,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v=st是采用“裁判”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15、关于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到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限制,误差不可避免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以及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 1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七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分别为21.25cm、21.28cm、2.130dm、25.27cm、21.26、21.27cm、21.240cm则他应将物理课本的宽度记为(  )
    A、21.267cm B、21.27cm C、21.275cm D、21.28cm
  • 17、有害物质中 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 18、汽车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请你回答:

    (1)、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如图1所示的四个冲程。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冲程图重新排序:
    (2)、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能散失到空气中;
    (3)、某汽车发动机的能量流向图如图2所示,可知:输出的有用功为燃料释放热量的%,完全燃烧0.2kg的汽油能够产生J的有用功。(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4)、图三是某台四缸汽油机发动机的示意图,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排量是指发动机所有汽缸的工作总容积;空燃比是指汽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之比。图四的“工作容积”是指一个汽缸在吸气冲程中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时形成的吸气体积。

    发动机转速

    6000转/分钟

     

    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密度

    1.5kg/m3

    排量

    2.0L

    汽油热值

    4×107J/kg

    发动机最大功率

    90kW

    空燃比

    14∶1

    则:一个汽缸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汽油的质量为g;当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时,热机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 19、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浮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公司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S1、S2后:

    (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是因为
    (2)、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选填“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 20、阅读并回答问题:

    自嗨锅

    如图所示是近年在市面上很火的一种自热锅桶装面(饭),其最大的特点是:第一,食材采用冻干脱水技术,从而不失原有的营养成分,又能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且复水性极好。第二,它不像普通锅具那样需要明火加热,只要往自嗨锅内筒、外筒的夹层放入自带的发热包(主要材料为生石灰),并倒入少量冷水,发热包与水反应,释放大量的热,几分钟就可以将内筒里的水加热至几乎沸腾,并持续几分钟,热腾腾的方便面(饭)就做好了。

    请根据以上介绍,回答以下问题:

    (1)、自嗨锅的夹层能发热,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是把能转化为内能。
    (2)、导热性好的锅具(如铁锅)是有利于热量从炉火传导到食物的。所以,自嗨锅的内筒材料的导热性要(好/差),外筒的导热性要(好/差)。怎样验证外筒的导热性是好还是差?请简要说明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答: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