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电路,问:

    (1)当a、b都是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1和S2 , a、b示数分别是6 V、3.5 V,那么灯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当a、b都是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 , a、b示数分别是0.28 A、0.5 A,那么通过灯L1的电流是多少?

  • 2、临沂青河实验学校的小李和小明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A、IB、IC记录表格,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小李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具体操作方法:①更换不同电压的电源:②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3)小明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丙中的虚线框中补全电路图。

  • 3、

    在探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中。

    (1)要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战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选填“发光”或“不发光”),说明小战猜想正确;

    (3)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实验次数

    UAB/V

    UBC/V

    UAC/V

    1

    2.0

    1.0

    3.0

    2

    3.0

    1.5

    4.5

    ①按如乙图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③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为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将电压表与A点连接的一端改接到C接点上;

    ④测出AC间的电压;

    (3)你认为用步骤③的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这是因为

    (4)多次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

    (5)实验结束后,小雨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如图丙所示,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极。

  • 4、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
    (2)、在这两个实验中,仪器安装到位后,都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是温度计和
    (3)、为了比较液体a和液体b的吸热能力,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需要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

    C.液体a和液体b的质量                              D.盛放液体a和液体b的容器

    (4)、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a/b)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则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ca:cb=
    (5)、某同学用图丁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 , 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 , 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 , 末温t2 , 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以上物理量代入公式,可以粗略算出酒精热值,这种方法测出的热值偏(大/小)。
  • 5、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②闭合开关S,向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灯变亮。

    (2)、如图所示,请将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缺处。要求:闭合开关S,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

    (3)、如图为调光型台灯中使用的电位器示意图。P为旋片,可随转动旋钮改变在碳膜上的位置,A、C分别连在碳膜两端。以笔画线将a图连在b图所示电路中,要求顺时针转动旋钮可使灯泡亮度增加。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3V且不变,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1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V;若断开开关,电压表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S闭合过一段时间后,突然两灯均熄灭,且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已知两灯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则故障是

  • 7、如图是显示汽车油箱油量的装置图,其中滑杆P相当于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定值电阻R'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加满油/用完油)浮标时起到作用。图中油量表实质上是一个表改装的。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上移时,油箱内油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8、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接线柱,要使L1、L2并联,应用导线分别连接两接线柱和连接两接线柱。若要使L1、L2串联,应用导线连接两接线柱。

  • 9、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甲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 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与 (选填“乙”或“丙”)图相同。如果此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10次,则飞轮的转速为 r/min

  • 10、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是一个可以紧贴AB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0;在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量程时,开关S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AB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A端与P接触的地方为绝缘体 D、R0电阻去掉后,也能保证电路安全工作
  • 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清寒小雪前”,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一些 C、“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先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 12、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
    (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13、小明同学,
    (1)、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作业本的长度,5次测量记录如下: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5cm。

    ①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②其中有一次测量结果错误,这个错误的结果是

    ③有一次测量结果不合理,这个不合理的结果是

    ④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2)、小明接下来还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所用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他测量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并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B.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D.计算细铜丝的直径d=

    小明在铅笔上绕细铜丝时,铜丝之间留有缝隙,则测量结果会

  • 14、在图中画出物体以3m/s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 15、如图所示,在图中作出以2m/s做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一时间图象.

  • 16、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它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s。

  • 1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大,运动的速度ⅴ越大 B、物体通过的时间t越长,运动的路程s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ⅴ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利用v=st计算,但与s、t的大小无关
  • 18、我国航天事业正高速发展。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B、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保持运行速度不变,天舟六号95s后到达天和核心舱 D、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运行19m追上天和核心舱
  • 1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C、改进方法,用精密测量仪器,可减小误差 D、测量时的错误会造成误差太大
  • 20、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