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课上学生利用下列器材开展了“自制水温度计”

    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的过程包括了知识准备、

    制作、标刻度、检验、评价等环节。

    【知识准备】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1)、如图1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是一支气体温度计,玻

    璃泡内的物质是气体,若环境温度升高,玻璃管中的液面会(选填“上升”或“下降”)。

    (2)、通过上述的温度计发展历程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新产品的发明往往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 B、温度计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创新的过程 C、没有先进的测量工具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D、发明是科学家们的事,与我们无关
    (3)、【制作】器材:一个10mL玻璃瓶(带橡胶塞)、一个5mL玻璃瓶(带橡胶塞)、一根粗吸管(长60cm)、一根细吸管(长60cm)、硬纸板、刻度尺、胶水、记号笔、水(已染红)、一杯冰水混合物、一杯40℃的温水。学生如图2开始制作出了水温度计。

    【标刻度】

    ①标定0℃的刻度:将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液柱位置对应的硬纸板上记录0℃刻度。

    ②标定40℃的刻度:将玻璃瓶放入40℃的温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液柱位置对应的硬纸板上记录40℃刻度。

    ③根据硬纸板上的两个刻度推测并确定出100℃刻度位置。

    请写出步骤③确定100℃刻度位置的操作。

    ④在0℃到100℃的刻度间进行等分,标上相应刻度。

    (4)、【检测】将制作好的温度计测量已知温度的液体,并根据评价量表评定作品。

    【评价】每组数据记录员记录了温度计使用时的一些数据,汇总后建立数据表。

    组别

    10℃刻度与20℃刻度的距离(cm)

    一次测量,吸管内液体位置稳定所需时间(秒)

    10mL玻璃瓶+粗吸管

    4.2

    10mL玻璃瓶+细吸管

    13.7

    5mL玻璃瓶+粗吸管

    2.2

    5mL玻璃瓶+细吸管

    13.3

    根据表格的数据,请你评价组别③的温度计。

    示例:优点:灵敏度高,判断理由:一次测量所需时间最短

    优点: , 判断理由:

    缺点: , 判断理由:

  • 2、为探究日食形成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其评价量表如表所示。

    日食成因模拟实验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比例大小

    能较好地模拟日、地、月三者的比例大小关系

    能部分模拟日、地、月三者的比例大小关系

    不能模拟日、地、月三者的比例大小关系

    日食过程

    能清晰地模拟出日食起始于太阳西侧,结束于太阳东侧

    能模拟日食的部分过程

    不能模拟日食的过程

    模型演示

    能模拟3种不同类型的日食

    能模拟2种不同类型的日食

    只能模拟1种类型的日食

    (1)、从实验中可判断: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2)、为了使作品的“比例大小”指标能达到优秀水平,小科需查阅的数据有(写出两点)。
    (3)、小科演示模型后,老师指出该作品只演示了日全食,“模型演示”指标为待改进等级。为使“模型演示”指标能达到优秀水平,请写出演示日环食的具体操作:
  • 3、请按照下列步骤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m长的木杆1根、卷尺1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验过程〕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的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1)、〔观测结果〕如图甲所示为某中学一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归纳与分析〕

    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3)、〔拓展延伸〕

    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的两名同学在同一时间测绘的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4)、〔原理应用〕

    建造居民楼时,为了保证后排居民楼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在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存在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 4、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

    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

    图谱

    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

    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

    (3)、如下图是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乙代表的植物是

    1a 有花……………… 2 

    1b无花………………甲

    2a 叶缘光滑平整……乙

    2b 叶缘带锯齿………丙

    (4)、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校园植物书写铭牌的活动,查阅发现金毛狗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请你为金毛狗蕨写一段铭牌资料,要求25字左右,包含植物具有的器官、繁殖方式和适宜生活的环境等信息。

    植物铭牌——金毛狗蕨

  • 5、为探究蚊子繁殖快慢的影响因素,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取600只相同种类、健康的成年蚊子,随机平均分成6组,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养蚊笼内饲养,并放置水缸和清水(如图),定期记录蚊子的产卵数并统计虫卵孵化率,结果如下表:

    温度/℃

    15

    20

    25

    30

    35

    40

    产卵数/个

    0

    1500

    2200

    1800

    1000

    0

    孵化率/%

    0

    60

    85

    83

    75

    0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蚊子的产卵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2)、根据表格,小明推测实验中20℃时养蚊笼内繁殖后蚊子的数量会比35℃时更多,他推测的依据是:
    (3)、小明发现水边的蚊子特别多,若要再增加一组实验来探究蚊子的产卵数与水的关系,请你简要设计该组实验:
  • 6、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

    【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

    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材料三】:1858年,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一切细胞都来自于一个(预先存在的)细胞”。

    (1)、根据魏尔肖的观点,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2)、材料二中,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请判断甲、乙中哪幅图是植物细胞,说明理由
    (3)、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 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 7、温州轨道交通S2线于2023年8月26日开通运营。S2线北起乐清,南抵瑞安,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该线路全长63.63km。

    (1)、由于各站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从乐清到瑞安,列车做(填“直线”或“曲线”)运动。
    (2)、列车进站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上的乘客是的。
    (3)、从上望站到汀田站的路程为4km,列车需行驶6min,则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8、如图甲、乙所示为同一把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的透明刻度尺正放和反放时的照片,如图丙所示为其沿刻度线方向的横截面图。刻度尺的刻度线是用油漆喷上去的。从图乙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和刻度线的右侧都有一个阴影(图中未画出)。

    (1)、利用图丙说明,该刻度尺的刻度线应喷在A、B、C、D中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2)、一般都将刻度尺带刻度的一侧做得较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 9、2023年3月,温州市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选手甲以2小时15分钟的时间跑完全程,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下列是小明针对选手甲和某位同样跑完全程的选手乙绘制的关系图像(体现全过程),其中更符合比赛结果的是(    )
    A、 B、 C、 D、
  • 10、水华是在水体富营养化等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浮游植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并在水面形成一层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现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请根据相关的知识回答。
    (1)、蓝藻是引起水华的浮游植物之一,在水温为25℃~35℃时会大量繁殖。这体现了影响蓝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2)、为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研究人员对部分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可知,氮、磷吸收率最高的植物分别是(    )

    A、水竹、狐尾藻 B、水竹、千屈菜 C、菖蒲、狐尾藻 D、苦草、狐尾藻
  • 11、实验是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班级开展了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活动,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过程。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将装片向下移动,其目的是(    )

    A、将视野调亮 B、将细胞居中 C、使细胞放大 D、使细胞清晰
  • 12、小丽设计了一把教室用的拖把,在设计的过程中,她对设计拖把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拖把布选用吸水性强、耐用的棉布条 B、拖把柄选用质量轻、硬度高的木棍 C、拖把布与拖把柄通过焊接进行连接,防止脱落 D、拖把柄上加装挂钩,以便悬挂晾干
  •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成实验目的,并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测量液体的体积         B、点燃酒精灯 C、测量水的温度 D、滴加液体
  • 14、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是温州有名的4A级风景区。回答第1~2题。
    (1)、某游客在手机上搜索到的江心屿地图,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 50000(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500m),江心屿周长约为14cm,据此估算,他绕江心屿散步一周的路程约为(    ) 
    A、70m B、700m C、7000m D、70000m
    (2)、“三月阑胡虾蛄弹,四月鲚鱼蝤蛑虎”,诗中提到的鲚鱼、虾蛄、蝤蛑是江心屿特色美食。某游客将虾蛄、蝤蛑分为一类:鲚鱼为另一类,其分类的标准是(    )

    A、有无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用肺呼吸 D、是否胎生、哺乳
  • 15、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现要求测试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强度,提供不同质量的砝码若干,请设计简易试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模型的稳定性试验,确定模型不发生翻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在给定的示意图上表示试验方法,用文字说明主要步骤)。
    (2)、如果要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多选,填字母)。
    A、缩短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 B、增大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 C、两端增加桥墩 D、减小桥面宽度
    (3)、如果要提高模型中部的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多选,填字母)。
    A、增加桥面木板的厚度 B、增大桥墩之间的距离 C、降低桥的高度 D、选用高强度的材料
  • 16、如图所示的拱桥和悬索桥都有一个弯曲的结构,试比较这两个弯曲结构有哪些不同点。

  • 17、如图所示为四种木质桥梁设计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案②的结构强度比方案①高 B、方案②的结构强度比方案④高 C、方案①②中的桥板底部用支撑杆加固,不会发生弯曲形变 D、方案③④桥板的主要受力形式是受拉
  • 18、某地一座桥突然整体垮塌,经过调查得知,这次事故主要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主要问题如下:桥的主要受力拱架钢管焊接质量不合格,存在严重缺陷,个别焊缝有陈旧性裂痕;钢管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足,低于设计标准的 13;连接桥梁、桥面和拱架的拉索、锚具和锚头严重锈蚀。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桥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
    A、组成结构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太差影响了结构的强度 B、组成结构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不合格影响了结构的强度 C、结构形状的设计错误影响了结构的强度 D、结构设计在实施时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影响了结构的强度
  • 19、将下列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与对应的名称连线。

  • 20、在某市的一条跨度较小的内河上建有一座如图甲所示的桥梁。现准备对桥梁结构进行改造,移除原先支撑梁板的墩柱,将该桥梁改造成如图乙所示。请回答第7~8题。

    (1)、与图甲相比,图乙的梁板应该重新进行设计,以提高强度,增强的性能是(   )
    A、抗压 B、抗扭转 C、抗弯曲 D、抗拉
    (2)、下列各种说法中,最能有效增加图乙梁板强度的是    (   )
    A、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条状的石板作为桥的梁板 B、浇筑混凝土梁板时,在梁板的不同位置分别放置钢筋 C、浇筑混凝土梁板时,添加能迅速使混凝土凝结的添加剂 D、增加梁板的长度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