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一包白色固体, 可能由 BaCl2、NaOH, 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t①和②的实验操作名称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填化学式)组成的。
  • 2、2024年9月25 日,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火箭搭载了5颗卫星,顺利将它们送入了预定轨道(整个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当卫星进入轨道后,卫星在太空中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会(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运动速度会(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 3、纯钛是银白色的金属固体,密度小,硬度大,常温下易被氧化。由钒铁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纯钛的一种化学性质:
    (2)、根据上面提取钛的流程图,分析金属镁和钛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
    (3)、钛广泛用于制造医疗用品,如制各种头盖骨、人造关节、骨骼固定夹等。下列有关钛的特性中支持这个应用的是____(可多选)。
    A、钛的密度比钢小,仅为4.54克/厘米3 , 但机械强度可与钢媲美。 B、钛在常温下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强碱的腐蚀,表现出较强的抗腐蚀性。 C、钛具有“亲生物”性,一般不会使人体内产生不良反应。
  • 4、小科用水平推力F,推动重为300牛的物体。在3秒内,水平推力F 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水平推力做的功为焦,推力做功的功率为瓦。

  • 5、小科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了2滴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面能显示的颜色是
    (2)、若用pH试纸测定草木灰溶液时,不慎将pH试纸用蒸馏水浸湿了,则测得的pH值应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 或“无影响”)。
  •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
    (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  “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文中“灰”指氧化钙,可通过 CaCO3=高温CaO+CO2反应制备,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I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物质类别X是
    (2)、物质甲可以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是

     

  • 8、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 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 9、为比较铁与铜金属活动性强弱,小科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不能得出结论的是()
    A、 B、 C、 D、
  • 10、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B、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有机物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 11、2022年2月《Science》杂志报道,浙工大团队构建了富含 LjF 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的方法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LiF 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 C、LiF 是金属氧化物 D、LiF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8
  • 12、观察、分析、分类和概括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蒸馏水、酒精、钢 B、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C、氧化物:二氧化锰、干冰、氧气 D、有机化合物:甲烷、葡萄糖、碳酸
  • 1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化钠 C、稀释浓硫 D、测定溶液 pH
  • 14、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利用镁和四氯化钛制取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Mg+TiCl4=2MgCl2+Ti , 该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5、“天工开物”意思是将自然力与人力互补,通过技术开发万物。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黏土烧瓷 B、湿法炼铜 C、沙里淘金    D、粮食酿酒
  •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严防新增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工业污水灌溉 B、用可降解薄膜 C、塑料垃圾堆积 D、大量施用化肥
  • 17、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 (如图一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三种温度计都是利用了物质的性质制成的。
    (2)、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上图一中的固体温度计。已知铜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当温度降低时,指针会偏向(填“A”或“B”)侧。
    (3)、图二是小科同学利用细管、小玻璃瓶、红墨水等制作的一支温度计,下面是他制作和自评的过程。
    I.组装;

    Ⅱ.标定刻度:

    A.标注60℃:将自制温度计测温部分置于 60℃热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该位置标注60℃。B. 标注0℃:    ?    。C. 量出0℃和60℃刻度线的距离为3.00cm, 在0℃和60℃刻度线之间60 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Ⅲ.自评:小科将自制的温度计放入40℃水中,测出细管内液面到0℃刻度线距离为1.98cm。并通过计算对照评价量表对自制温度计进行评价: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温度计准确性

    误差在±0.5℃以内

    误差在±1℃以内

    误差在±1℃以上

    请补充完成小科的制作和自评过程。

    ①请填写标定0℃刻度的具体操作:

    ②该自制温度计的评价等级是 , 判断依据是(写出计算过程)。

  • 18、如图分别是青蛙、乌龟、麻雀和家兔,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的幼体——蝌蚪用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肺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是两栖类动物的典型特征。
    (2)、乌龟属于爬行类动物,爬行类动物是(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3)、鸟的种类丰富多样,地球上约有鸟类1万种,它们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结构与鸟类飞行特点相适应的有

    ①鸟类有坚硬的喙 ②鸟类骨骼中空 ③鸟类有翅膀

    (4)、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是家兔,这类动物区别于其他三类动物的特点是
  • 19、小科同学在调查校园植物时,记录了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如表1),并尝试用检索表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如表2),表2中“*****”处信息已省略。
    表1    
     
    种类叶片信息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表2
    1a *****····················甲
    1b*****····················2
    2a *****····················丙
    2b *****····················3
    3a    ?  ····················乙
    3b *****····················丁
    (1)、 表2中“? ”处应填写
    (2)、校园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统称为
  • 20、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青蛙与鸭的关系是 , 鸭与昆虫间的关系是
    (2)、写出2个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
    (3)、请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有青蛙的一条食物链: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