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
材料一:

材料二:在施旺提出动、植物细胞的相似性后,他对动、植物的细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年后,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关于细胞的三条结论:
①细胞是有机体结构、生理与组织的单位。
②在组织结构中,细胞以独特实体与构成组分双重存在。
③细胞由非细胞成分所形成,类似于结晶的过程,也就是说细胞是自然发生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罗伯特·胡克看到的“细胞”实际上是植物死细胞的。(2)、罗伯特·布朗发现的不透光的核状结构,该核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有。A.内含遗传物质
B.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D.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护细胞(3)、施旺提出动、植物细胞的相似性是指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植物细胞还具有。 -
2、为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小实进行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A、B、C三个容积不同的烧杯。
②将A烧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立即用橡皮泥密封住烧杯尖嘴口。
③直至蜡烛熄灭,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④换用 B、C烧杯重复步骤②和③,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烧杯容积/毫升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A
240
16
18
14
16
B
460
27
28
40
C
1020
68
73
69
70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小实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有误,你认为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3)、为此,小实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9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 秒。
-
3、小实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组织的三级跳比赛,他根据平时的训练体会,猜想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有:起跳速度、跳跃角度等。他用图示弹射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一:保持弹射角度θ不变,改变弹簧压缩量,依次增大小球弹射初速度v,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点。
实验二: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改变弹射角度θ进行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抛射角度θ
15°
30°
45°
60°
抛射距离/cm
50
86.6
100
86.6
50
(1)、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可得出结论:。(2)、实验二中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的目的是。(3)、小实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得到启发,他要提高自己三级跳远成绩的做法是 。
-
4、浮游藻类监测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工作。小德对附近河流进行取样分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一种神奇的单细胞生物。
(1)、图甲是两种状态下的观察视野,从视野a到视野b的操作为:转动转换器,切换高倍镜,并调节 , 直至画面清晰。(2)、此时发现画面亮度过低,小德将平面镜切换为凹面镜,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增加画面亮度: 。(3)、由于装片内水量过多,该单细胞生物移动速度过快,不易观察,可采取的措施有:。 -
5、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

(1)、如图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2)、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示方法来测矿石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
6、如图所示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2)、操作过程中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3)、将未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要用进行染色 -
7、某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 1000 多种。(1)、该湿地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填“恒定”或“不恒定”);湿地内昆虫也较多,昆虫体表都有一层保护身体的。(2)、小菁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他是依据这一特征来分类。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
乙
蜜蜂、蚯蚓、虾
-
8、请将图中所示的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1)、图甲中,液体的体积是mL。(2)、图乙中,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是cm。(3)、图丙中,气温为℃。 -
9、我们学习科学,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请选择仪器下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于少量液体反应的容器是。(2)、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
10、某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标定刻度过程中发现外界温度与液柱距左端导管口距离的关系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40
50
60
距离/ cm
2.10
1.50
0.90
A、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柱的热胀冷缩 B、温度每升高1℃液柱向右移动0.9cm C、该温度计最大的测量温度为 75℃ D、将圆底烧瓶置于 30℃的水中时,液柱左端距导管最左边2.50cm -
11、蝉虫是一种体形极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等动物身上,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发炎。如图所示的虫虫体分为颗体和躯体两部分,腹面有4对足,每只足有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蝉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蝉虫是新发现的物种 C、蝉虫属于节肢动物 D、蝉虫属于脊椎动物 -
12、甲同学用体温计给班上同学进行体温晨检:在未用体温计的情况下,甲同学首先测得自己的体温是37.4℃,之后直接给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再给丙同学使用,测得体温37.4℃,这时丁同学马上取走体温计未甩,自测体温得37.5℃,以上测得的四位同学中体温可能不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3、鸡、鲸、娃娃鱼、甲鱼分别属于( )A、鱼类、鱼类、两栖类、鸟类 B、两栖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C、两栖类、哺乳类、鸟类、两栖类 D、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
-
14、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事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如图。我们可根据以下哪一特征判断“机器狗”不是生物( )
A、能否运动 B、能否说话 C、能否繁殖 D、是否智能 -
15、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间教室的容积约为200dm3 B、正常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 C、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6m D、一个成年人拇指指甲盖的面积约为15cm2
-
16、有“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如图),其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为主,我们也常用铁皮石斛花入药。在植物分类中,铁皮石斛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7、为了认识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
植物
葫芦藓
满江红
红叶石楠
桂树
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
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植物
(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满江红属于五类植物中的植物。(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湿的地面、背阴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手册中的。(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植物类别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 2类植物
-
18、如图为某镇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U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W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X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Y
4b终身用鳃呼吸················································Z(1)、鸭和水稻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2)、写出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3)、除温度、水、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写一个)。(4)、如右图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青蛙位于(选填字母)。 -
19、嘉兴是桑蚕之乡,桑树繁殖往往通过扦插桑树枝条进行营养繁殖。为了探究桑树营养繁殖的环境条件,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装满同样的土壤后,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将健壮、无虫害的同种桑树枝条剪成同样长度的三段(每段均留有相同数量叶片),用生根粉溶液浸泡过后,在每个花盆中各插入一段;
③三组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花盆组别
培养条件
甲
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乙
5℃,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丙
20℃,光照充足,不浇水
分析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中甲组的作用是。(2)、该实验甲、乙两组探究的环境因素是。(3)、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4)、两周后如果甲组的桑树都长出新叶,而丙组的发黄枯萎,可得出结论:。 -
20、周日小明同学一早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早上买的黄白色的豆芽到了中午变成了绿色。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小明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他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1)、小明同学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小明将基本相同的两枚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定时观察记录蒜苗叶子的颜色;(2)、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3)、假如小明的假设是正确的,请你预测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