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 “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如图,投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 )A、手对箭有力的作用 B、箭的质量比较轻 C、箭具有惯性 D、箭受到重力的作用
-
2、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经常要进行噪声防治。下列措施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为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戴耳罩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
-
3、用手托起一本八年级下册《科学》书本所用的力约是( )A、0.3N B、3N C、30N D、300N.
-
4、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校园处处甜香飘溢。我们能闻到空气中的桂花香气所依靠的感受器是 ( )A、味觉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嗅觉感受器 D、视觉感受器
-
5、实验室有一瓶 和 CaCl2 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在装有200.0g某浓度稀盐酸中不断缓慢加入该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质量与所加混合物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1)、混合物中 和 的质量之比为。(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的混合物质量a=g。(3)、当加入37.5g混合物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6、氯化铜在电镀工业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某工厂欲利用粗铜原料(含铁、锌)制备氯化铜,并检查产品纯度,其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1)、向粗铜原料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2)、在“氯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为检验该工艺生成的氯化铜的纯度,工厂技术人员抽取45 g氯化铜固体样品(杂质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溶于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该氯化铜固体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7、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烧碱溶液,小科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请回答:(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振荡锥形瓶,当观察到时,恰好完全反应,停止滴液。(2)、如图乙所示,此实验过程对应的图像是(填“a”或“b”)。(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8、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小科为测定某粉末状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稀硫酸平均分四份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1)、第一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m=g。(2)、黄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对于粮食丰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上常利用氮气制作铵态化肥。其过程是先将氮气和氢气先转化成氨气: , 再将氨气制成铵态化肥。
(1)、某化肥厂年产51万吨氨气,理论上,该厂每年消耗氮气的质量为吨。(2)、氯化铵(NH4Cl)是常见的铵态化肥,214 kg氯化铵中N元素的质量为 kg。(3)、某化肥公司生产的氯化铵,其包装袋部分标签内容如图所示。为测定该化肥的纯度,取12.5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 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沉淀质量为28.7g。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 -
10、在学习碱能和盐反应时,小科用 Ca(OH)2 和 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1)、【作出猜想】
猜想1:。
猜想2:NaOH 和 Na2CO3。
猜想3:NaOH 和
(2)、【实验设计及结果】实验组别
1
2
3
实验方案
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
滴加少量的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出现
实验结论
溶液中一定没有
溶液中一定没有
溶液中一定有(
(3)、【得出结论】以上猜想正确的是。(4)、【评价反思】小科同学认为上述实验1错误,请说明理由:。 -
11、某抗酸药能治疗胃酸过多,其成分可能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科利用如图装置对该抗酸药成分进行探究实验。(已知饱和碳酸氢钠可以吸收 HCl气体)

步骤一: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二:用天平称取10片抗酸药,总质量为6.2g,并加入A装置的烧瓶中。
步骤三:打开K,向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 , 关闭K,然后往烧瓶中滴加稀盐酸。
步骤四:反应停止后,打开K,再次通入一段时间N2 , 待B、C、D装置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称取装置D中质量增加2.2g。
(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中两次使用 N2目的不同,其中第二次的目的是。(3)、装置E 的作用是。(4)、根据数据分析,该抗酸药的成分是。 -
12、小科发现他佩戴的近视眼镜鼻托处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化学式为 ],为了解铜锈产生的条件,他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是铜与、H2O和O2发生反应。(2)、【进行实验】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并持续观察。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解释】
实验②中的“水”应选择“煮沸并立即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3)、实验③中绿色最明显的位置是在(填“a”或“b”)处。(4)、为验证猜想,实验④中“?”处应选择的物质是。【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猜想正确。
-
13、 FeCl3溶液呈黄色,溶液中有H2O分子、 三种粒子,是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呢?小科进行了实验探究(已知:Na+、Ag+和NO3在溶液中呈无色)。请回答:
【实验一】根据如图的三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观粒子进行分析:
(1)、对 A、B、C 进行分析,FeCl3溶液中的存在使溶液显黄色。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设置A 组实验,其理由是。(2)、【实验二】将溶液中的Fe3+除去,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若要除去溶液中的 向 Fe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则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3)、【实验三】保持溶液中Fe3+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若要保持溶液中Fe3+的存在,向 FeCl3溶液中滴加除去溶液中的 Cl- , 若溶液黄色不消失,则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Fe3+使 FeCl3溶液呈黄色。
-
14、为探究酸和碱是否能发生反应,小科用氢氧化钠和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1)、他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此结论不合理的理由是。(2)、小科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随着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而验证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由图可知:B点对应溶液的 pH(填“>”“<”或“=”)7,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3)、除通过温度变化来判断酸和碱是否能发生反应外,下列选项中还可以验证上述实验酸和碱发生反应了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无色酚酞试液 B、FeCl3 C、BaCl2 D、 -
15、有一包固体粉末A,里面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铜、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
(1)、操作2的名称是。(2)、写出蓝色沉淀B的化学式 。(3)、固体粉末 A 的组成是。 -
16、某兴趣小组向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 M中,逐渐加入 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随 Na2CO3溶液滴加的质量的图像。请回答:(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反应0~a 阶段的现象是。(2)、反应a~b阶段,溶液的pH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废液M的成分是。 -
17、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内分别装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同时加入等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请回答:
(1)、甲瓶内发生的实验现象有。(2)、写出乙瓶内的化学方程式:。(3)、若反应结束后金属均有剩余,则原先处于导管中点 P 的红色液柱最终的停留位置在____(填字母)。A、P 点左侧 B、P 点右侧 C、P 点 -
18、为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小科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请回答:
(1)、图1中块状碳酸钙的质量m=g。(2)、图2中 d 点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3)、对比两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 -
19、为探究钛合金中钛、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甲试管中钛片无明显变化,乙试管中钛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1)、乙试管中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由题意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0、小科为探究浓盐酸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如图Ⅰ所示的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变红色的烧杯是 , 体现了浓盐酸具有(填物理性质)性。(2)、图Ⅱ为改进后的实验,滴入 2~3滴浓硫酸后,在c处可看到湿润的紫色石蕊滤纸条变红更快,该现象说明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可能会(填“吸热”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