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鉴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通过讨论,研究小组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成分有

    (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B中黑色CuO变红,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了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和CO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该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3)实验方案中,装置C可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 2、小科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甲),无明显现象。为确定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小科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建立猜想】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猜想②:盐酸过量;猜想③: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设计】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不成立。

    方案二:用下表中步骤进行探究,得出猜想②成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剂;

    变红

    继续滴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1)、如上图乙描述的是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的实质是
    (2)、步骤Ⅱ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有:
    (3)、【拓展探究】

    小科在教师引导下用图丙装置进一步探究: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弹簧秤下挂着一铁块,烧杯中有磁力搅拌器能使溶液迅速混合均匀。往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过量。

    资料1:同种溶液的导电性随自由离子的数量和浓度增大而增强,且电极材料不参与反应,滴加试剂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资料2:BaOH2+H2SO4=BaSO4+2H2O

    请综合上述信息,判断图丙中的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为 , 实验结束后丙图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

  • 3、如图为蹦床运动的简化示意图,O点是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的起始位置,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C点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

    (1)、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下同),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2)、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在点处运动员的动能最大。(选填“A”、“B”或“C”)
  • 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需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3种试剂至过量,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接下去加入的另外两种试剂的顺序分别是:;(按加入顺序填写试剂名称)
    (2)、按正确顺序加入试剂充分反应,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填化学式)
  • 5、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碱性减弱(pH变小),反应存在两个过程:先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的反应过程中CO32、HCO3、H2CO3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盐酸使溶液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
    (2)、曲线OAB段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当pH=开始逸出CO2气体。
  • 6、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如图1。

    (1)用金、银、镁三种金属重温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2)卡文迪许制取的“可燃空气”是

    (3)运用贝开托夫得出的规律开展实验,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如图2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 7、小科在制作“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思维导图时,准备了以下知识点。
    (1)、厨房里有食盐和纯碱,可用于腌制肉类,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写化学式)
    (2)、街边的垃圾箱随处可见。它的材质部分材料是不锈钢属于(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3)、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选填“吸水性”、“脱水性”)。
  • 8、如图是在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小科同学跳远比赛时几个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B、在助跑阶段机械能守恒 C、从起跳到最高点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运动员速度变大,是因为惯性变大起跳
  • 9、如下图,图甲为甲烷燃烧实验,图乙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B、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甲烷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甲烷属于有机物,甲烷燃烧的两种产物均属于氧化物 D、从物质检验角度分析,可在烧杯内壁涂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甲烷燃烧的两种产物
  • 10、小科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②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石灰石 C、③中无色澄清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D、操作X只能是加入可溶性碳酸盐
  • 1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

    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

    B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 12、分析推理是学习科学知识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所以金属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和H2 C、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不属于盐 D、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 13、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
    A、Zn和Na2SO4 B、ZnO和H2SO4 C、ZnCO3和H2SO4 D、Zn和H2SO4
  • 1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B、 C、 D、
  • 15、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烧杯B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 16、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 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g 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 17、小科在学完“肥料”内容后提出下列观点,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 B、常见的复合肥料有硝酸钙、磷酸二氢铵NH4H2PO4 C、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属除锈 D、若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老叶先出现症状,可能缺少氮肥
  • 18、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在跑步时要消耗体内的“能”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运动,所以苹果不具有“能” C、向日葵在太阳下不断生长时将太阳光中的“能”储存到体内 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能滚上另一个斜面是因为小球具有“能”
  • 19、空气炸锅,因其烹制食物脂肪含量低,美味酥脆,无油烟味,深受广大市民青睐。如图甲所示为某品牌空气炸锅,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档调节。其发热元件为两个电阻,R1=50Ω,R2=200Ω,额定工作电压为220V,发热部分内部电路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电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S1闭合,S接a处时,炸锅处于中温档工作,求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2)从中温档调至高温档工作,两个开关应如何操作。

    (3)求空气炸锅处于高温档时的实际功率。

  • 20、小汤家里进行装修,装修的工人从建材市买来一些质量均匀的矩形实木板和墙面漆。木板的规格是1.2m×2m×0.015m,密度为0.7×103kg/m3 , 每一桶墙面漆的质量为30kg。

    (1)、工人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板的一端匀速抬起(图甲1位置),F的大小为N。
    (2)、若F始终竖直向上,在工人把木板从位置1匀速抬升到位置2的过程中,力F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3)、小汤和工人身形相近,他们一起用一根轻杆将一桶墙面漆抬起,工人抬起轻杆的A端,小汤抬着B端,两人施力的方向都为竖直向上,且保持轻杆水平(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1.2m,桶悬挂点C离A端为0.4m,则小汤对木板的力F2为多少?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