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呢? 某同学认为热可能是通过水的流动来传递的。他的探究过程如下:

    (1)、 寻找方法:如图所示,在水中加入一些紫红色的高锰酸钾颗粒,通过被染红的水的运动来反映水的流动,以下三种方法中和该同学所用方法相同的是 (    )
    A、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C、用烛焰的摆动来反映声波的存在
    (2)、 进行实验:把水装入环形玻璃容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在A处(如图) ,给该处加热,发现被染红的水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的方向运动起来,并很快使水的温度升高。
    (3)、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如果冬天在家里准备安装暖气片,想让家中的空气很快变暖,应该将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填“上方”或“下方”) 。
  • 2、小明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图示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将其放置在无风的环境中,先点燃大瓶内的蜡烛,再点燃小瓶瓶口附近的线香。图中M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 (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 3、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做测试人体反应快慢的实验。

    ①乙同学手指在刻度为0处准备,甲同学发令的同时突然松开直尺,要求乙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③两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以上实验,并分别进行多次实验。

    (1)、 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 分别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 本实验判断人体反应快慢的依据是
    (4)、 (多选) 该实验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变为可测量且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以下实验中与该实验所用方法相类似的有____。
    A、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的模型 C、用一只灯泡的亮暗比较该电路的电流大小
  • 4、根据下图填空:

    (1)、 [①]将冲动传向[②] , 冲动沿[③]从细胞传出。
    (2)、 人的神经系统由[A]和[B]组成[F];[C]和[D]组成[E]
  • 5、观察如图细胞并填空:

    (1)、 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 , 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2)、 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①A→B→C ②C→B→A ③B→A→C  

    (3)、 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____ (可多选) 。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 6、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②是大脑 C、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D、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 7、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共同构成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它们共同组成神经元 C、图中①是细胞体 D、图中②③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 8、如图是人脑结构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①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发达的部分 B、若②受损,人将会出现身体平衡失调、运动不准确等症状 C、在①中有许多管理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D、③是人体的脊髓,是连接大脑与躯干的通道
  • 9、真情境科技发展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人类的各类感受器均分布有神经元,结构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神经元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 10、下图是测定个人反应速度的实验示意图,请同学拿一把长30厘米的直尺,当见到直尺向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时对应的刻度。重复以上实验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5厘米

    24厘米

    23厘米

    B

    26厘米

    24厘米

    21厘米

    C

    24厘米

    22厘米

    20厘米

    A、多次测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手接尺子属于非条件反射 C、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转换法和类比法 D、从测得的数据分析,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B
  • 1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 在测] 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 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 L2两端电压? , 理由是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UAB/伏

    UBc/伏

    UAc/伏

    2.6

    1.8

    4.4

  • 12、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压恒为9伏,闭合开关,电压表 V1的示数是4伏, V2的示数是8伏,请你计算出灯泡] L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

  •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当 S1闭合, S2断开时, 电压表示数为2.5伏; 当S S1断开, 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则灯] L1两端电压为伏,灯] L2两端的电压为伏,电源电压为伏;若: S1和 S2同时闭合,灯] L1两端电压为伏,灯 L2两端的电压为伏。

  • 14、 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两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 V1和 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1短路 B、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2短路 C、可能电路各处完好, V1和 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1两端电压为10伏 D、可能电路各处完好, V1和 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2两端电压为8伏
  • 1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两个灯均正常发光, 电流表 A1的示数为0.8安, 电流表 A2的示数为0.5安,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灯 L11的电流为0.3安 B、灯 L1两端的电压为8伏 C、灯 L2两端的电压为8伏 D、电源两端的电压为16伏
  •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 (    )

    A、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 17、如图所示,灯泡] L1比 L2亮, 电压表 V2示数为6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V1示数为6伏 B、V1示数大于6伏 C、V示数小于6伏 D、V示数大于6伏
  •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 V1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14伏 B、电源电压为7伏 C、电阻R两端电压为3.6伏 D、电阻R两端电压为2.4伏
  • 19、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1)、在连接电路时,应开关。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增加一条导线,使电压表测量] L1两端的电压。
    (3)、依次将电压表接在图乙电路中的 ab、cd、ef之间,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均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此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实验

    B.将 L1L2的位置互换,再次实验

    (4)、通过实验得到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
  • 20、某精密电子仪器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已知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是分别用不同的电阻丝绕在相同的绝缘瓷管上制成的,其中 R1的总电阻是200欧, R2的总电阻是5000欧,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处。下列方法中,能够既快又准确地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的是(    )

    A、先调节 R1,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 R2 B、先调节 R2,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 R1 C、同时调节 R1和 R2,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 R1和 R2,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