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某兴趣小组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单质银:将足量的铁粉和稀硫酸依次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物质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剩余的固体为铁、银 B、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铁 C、a点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D、b点溶液中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
2、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如图所示图像中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相关的量。其中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小金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C、a至 d 段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D、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
4、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进行了探究,最终确认废液中的溶质为 CaCl2 和HCl。已知 CaCl2 溶液呈中性。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如图7-ZT-3 所示对烧杯中物质变化情况的分析图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
5、如图中关于 pH 的曲线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稀盐酸中加入 Na2CO3溶液 D、向20g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
6、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 质是 NaOH和 NaCl B、a、b、c 点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 C、c 点表示 NaOH 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 L1、L2上分别标有“220 V 15 W”和“220 V60 W”字样。两灯都发光时,若L1 比L2亮,则闭合的开关为;若L2 比L1 亮,则闭合的开关为。(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8、如图所示,两灯泡L1 和L2 的规格分别为“6 V 3 W”和“6 V6 W”,电源电压相同,恒为 6 V,按甲、乙方式连接,工作时最亮的是( )A、图甲中的L1 B、图甲中的L2 C、图乙中的L1 D、图乙中的L2
-
9、 灯泡 L1 标有“80 Ω 0.1A ”字样,灯泡L 2标有“20 Ω 0.2 A”字样,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两端,在不损坏灯泡的情况下,恰使其中的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求:(灯丝电阻不变)(1)、电源电压。(2)、此时干路中的电流。
-
10、 将“3 V 3 W”的灯泡 L1 和“6 V 6 W”的灯泡 L2 并联接在电压为 3 V 的电源两端,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两灯泡都正常发光 B、两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 C、灯泡 L2 比灯泡L1亮 D、L1 正常发光,L2不能正常发光
-
11、 甲灯标有“36 V 7.2 W”字样,乙灯标有“12 V 1.2 W”字样。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其中一个灯泡能正常发光,正常发光的是 , 电源电压是V,另一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12、一只小灯泡,铭牌上标有“12 V 12 W”字样,若将该灯接在电压为 16 V 的电源两端,要使其正常发光,则应联接入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此时这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W。小灯泡用久了会发暗,其原因之一是钨丝先升华后又凝华在灯泡内壁上,影响了玻璃的透光性;原因之二是灯丝变细,电阻变 , 在电压不变时,实际功率变。
-
13、 把标有“6 V 6 W”的小灯泡L1 和标有“6 V3 W”的小灯泡 L2 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为6 V的电路中(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所以一样亮 B、因为灯L1 额定功率较大,所以灯L1较亮 C、因为灯L2实际功率较大,所以灯L2较亮 D、因为灯L1实际功率较大,所以灯L1较亮
-
14、一只标有“10 V 5 W”的甲灯和一只标有“6V 1.8W”的乙灯串联接入电路,两灯均能发光,则关于两灯实际亮度的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A、甲灯较亮 B、乙灯较亮 C、两灯亮度相同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
15、小明用两个不同的灯泡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时,发现一个灯泡较亮而另一个灯泡较暗,则较亮的灯泡 ( )A、电阻小 B、灯丝粗 C、通过的电流大 D、实际功率大
-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7 V 保持不变,灯L2 标有“6 V 3.6 W”的字样,当开关S闭合时,两灯发光,使用一段时间后L1 突然熄灭,L2更亮,则故障是L1 , 此时灯L2的实际功率为W。(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
17、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小红所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
0.5
1.0
1.5
2
2.5
3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
0.12
0.16
0.19
0.23
0.25
0.28
小灯泡的亮度
暗→亮
正常发光
过亮
分析实验记录,她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25 W;
②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亮;
③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④小灯泡和阻值为2 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 3 V 的电源两端时,能正常发光。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 -
18、下列四盏灯分别接在 6 V 电压的电路中时,实际功率最大的是(灯丝电阻不变)( )A、“18 V 18 W” B、“12 V 24 W” C、“9 V 36 W” D、“6 V 12 W”
-
19、有甲、乙两盏白炽灯,甲标有“PZ110 V40 W”字样,乙标有“PZ220 V 25 W”字样,比较它们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比乙亮 B、乙一定比甲亮 C、都正常工作时,甲比乙亮 D、都正常工作时,乙比甲亮
-
20、甲、乙两个家用灯泡,分别标有“220 V40 W”和“24 V 40 W”字样,当它们在各自的电路中正常发光时 ( )A、甲灯较亮 B、乙灯较亮 C、两灯一样亮 D、无法比较两灯的亮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