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公共泳池的水要勤更换,还要注意杀菌消毒。某游泳池的水因加入了一种适量的杀菌消毒剂而呈蓝色,该杀菌消毒剂可能是( )A、高锰酸钾 B、食盐 C、硫酸铜 D、硫酸亚铁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的组成中一定有氢离子 B、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C、食盐属于盐,盐就是食盐 D、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离子
-
3、现有 HCl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滴加 Na2CO3溶液质量为b g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滴加 Na2CO3溶液质量至c g时,溶液中含种溶质。(3)、滴加 Na2CO3溶液质量至a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填“增多”或“减少”)。(4)、滴加 Na2CO3溶液质量至d g时,溶液呈性。
-
4、 观察图并回答问题。
由图可知,HCl与NaOH 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 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1)、[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稀盐酸与 AgNO3 溶液反应:。
稀硝酸与 Na2CO3溶液反应:。
(2)、[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应用]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
5、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在a 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有少量 NaOH、Na2SO4;在 c 处取水样检测,pH=7 且水中只含有少量 NaCl。则 b 处水中含有的一组物质是( )A、MgSO4、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HCl D、H2SO4、MgCl2
-
6、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 和 NH3 通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 C、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 NaH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 NaCl
-
7、硝酸钾是重要的盐,化学式为KNO3。硝酸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黑火药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硝就是指硝酸钾)。下列两种溶液混合不能制取硝酸钾的是 ( )A、硫酸钾和硝酸钡 B、氢氧化钾和硝酸 C、碳酸钾和硝酸钙 D、氯化钾和硝酸钠
-
8、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于 1943 年在实验室完成了“侯氏制碱法”,并于1953年7 月1日获得了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专利证书。“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可简单表示为:
NH4Cl;
(1)、“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碱”是(填“烧碱”或“纯碱”)。(2)、反应①条件下,NaCl、NH4Cl、NaHCO3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
9、写出三种制备硫酸锌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2)、。(3)、。
-
10、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小嘉做了如表所示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
(1)、根据以上实验产生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④中反应的现象为。(2)、试管①中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呢?小嘉在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试管①中,再滴入少量 , 无明显现象,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3)、小嘉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 -
1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
12、盐可以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常见的可溶性盐有盐、盐、盐和盐。常见的不溶性盐有硫酸盐中的、盐酸盐中的和大部分的碳酸盐[除]K2CO3、Na2CO3、(NH4)2CO3外]。人们常利用一些盐的溶解性来实现物质的制取、提纯和鉴别。
-
13、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可以制取很多重要物质。如图甲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碳酸氢铵(NH4HCO3)的流程图。(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2)、若图乙中“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氮原子,图甲中步骤②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①图乙中属于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②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的个数比为。
③图甲中步骤③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4)、取10g 该化肥样品,经测量发现其中有2g 杂质(杂质不含氮元素)。该化肥的含氮量是否符合标签上的说明? -
14、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元素,某学习小组开展了配制“无土营养液”的项目化学习。(1)、甲、乙两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如下,请根据下列量表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组。
甲:KCl、K2CO3、CaCl2
乙:KNO3、 Ca(NO3)2、KCl
序号
评价标准
分值
1
营养液中含氮、磷、钾元素,每一种可加1分
3分
2
组内物质均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一个扣1分
2分
(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加入进行检验。(3)、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由茎中的(填结构)进行运输。 -
15、小青同学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撒在花盆里作肥料,他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 他取了一部分草木灰浸出液做了以下实验,完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向少量草木灰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草木灰溶液呈性
向少量草木灰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向少量草木灰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2)、草木灰属于化学肥料中的肥。(3)、小青通过上科学课知道:碱性的肥料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因此小青建议爸爸这盆花近期不能施用____。A、CO(NH2)2 B、NH4HCO3 C、KNO3 D、NaNO3 -
16、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技术员测定了某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下表。则此耕地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项目
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
0.62
0.34
17.8
测定结果
0.63
0.28
17.9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氯化钾(KCl) D、磷酸钙 -
17、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属于(填化肥种类)。下列(填字母)为土壤缺乏该类肥料植物可能出现的症状。
A.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B. 茎秆细弱,易倒伏 -
18、化肥和农药能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均是钾肥 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D、农家肥料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大量有机物,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19、大豆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玉米植株没有根瘤菌,施用下列化肥可达到同样效果的是( )A、CO(NH2)2 B、K2SO4 C、 D、KCl
-
20、分类法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进行分类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尿素、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B、硫酸钾、氯化钾、碳铵属于钾肥 C、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D、图中②表示复合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