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 甲所示,烧杯中为一定量的CaCO3 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 Na2CO3溶液,并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溶液的 pH变化如图乙所示。

    (1)、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 Na2CO3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当加入 a mL Na2CO3溶液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如图是几种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四种固体放入水中,可以判定是硫酸铜的证据是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 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写离子符号)。
    (3)、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 3、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同样,化学物质也可以用检索表来鉴定。现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四种溶液,设计如下所示的检索表来分辨这四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a溶液呈碱性                             2

    1b溶液呈酸性                            甲

    2a ____                                      乙

    2b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     3

    3a与 BaCl2 溶液混合有沉淀       丙

    3b与 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        丁

    A、甲是稀盐酸 B、横线处填写“与二氧化碳反应出现沉淀” C、乙通常用来吸收并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D、丙和丁不可以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
  • 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C

    点燃未知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气体组成中 含 有 氢元素

    D

    将某固体溶于水滴在 pH 试纸上

    pH 试 纸变蓝

    该固体一定是碱

    A、A B、B C、C D、D
  • 5、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制作了如图1-6-12 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具支锥形瓶中的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中的溶液变为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

    A、盐酸 B、碳酸钠 C、硫酸和硫酸钠 D、氯化钠
  • 6、在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2)、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3)、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沉淀中含有(填化学式),不能被稀硝酸溶解。
  • 7、在科学实验室里,甲同学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K2SO4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
  • 8、检验硫酸根离子的试剂是和稀硝酸(防止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排除干扰);检验氯离子的试剂是和稀硝酸(防止离子与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排除干扰);检验碳酸根离子的试剂是
  • 9、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 Ca(OH)2 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图 所示相同的四个实验,请回答:

    (1)、A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2)、B试管中没有出现明显的现象,可以加入使得反应出现明显现象。
    (3)、D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填“是”或“不是”)复分解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做了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充分反应后,小组同学对C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 NaOH;

    猜想二:含有 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 NaOH、 Ca(OH)2

    同学们取少量C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分别置于①②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①中滴加 Na2CO3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错误

    在试管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

    猜想二正确

    实验二:小组同学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10、为了探究制作修剪刀的碳钢合金(含Fe、C两种元素)类型,兴趣小组取制作修剪刀的废料进行了实验检测:取样品1.00 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428 mL(按0.035 g计)氢气。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修剪刀材质属于哪种合金类型。

    合金类型

    低碳钢

    中碳钢

    高碳钢

    碳的质量分数

    低于0.3%

    0.3%~0.6%

    高于0.6%

  • 11、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铝、铁、铜是我们在生产与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图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下同),主要利用金属延展性的是

    (2)、铜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3)、合金是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成分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熔点/℃

    1083

    419.6

    231.9

    327.5

    271.3

    320.9

    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

    (4)、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____。
    A、15~30℃ B、60~80℃ C、235~250℃ D、300~320℃
  • 12、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 18~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13、CCTV 3·15 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43℃,铱的熔点是245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
    A、加热至 1064.0℃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C、加热至2470 ℃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D、加热至 3507.6 ℃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 14、浙江省正全面推进“撤桶并点·两定四分”模式,提倡垃圾分类。喝完饮料的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印有以下哪种标志的垃圾桶( )
    A、 B、 C、 D、
  • 15、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

    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⑤生铁是含碳较多的铁合金

    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抗腐蚀性能也更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⑤⑥
  • 16、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丝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 17、金属一般具有下列性质:①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⑤硬度大。下列金属的用途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哪一种性质?(填序号)
    (1)、用铜制成导线:
    (2)、用铁制成锅:
    (3)、锡块压成锡箔:
    (4)、金可制成外观美丽的金饰品:
    (5)、钻头用钨钢制成:
  • 18、下列用途不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刀具 B、水银用于温度计 C、铜用于制导线 D、铝用于烧水壶
  • 19、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铝罐 B、铅笔芯 C、 D、水银
  • 20、将等质量的粉末状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