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10 g合金样品,将120 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20g
m
第四次加入20g
5.2g
第二次加入20g
7.6g
第五次加入20g
4.2g
第三次加入20g
6.4g
第六次加入20g
4.2g
(1)、分析数据可知,表中m= , 第次加入稀硫酸后样品中的镁已完全反应。(2)、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3)、计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2、小金把过量锌粒加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金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盐酸
的浓度
反应开始时盐酸的温度
反应开始2m in内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的体积
5%
20℃
10 mL
60 mL
10%
20℃
19 mL
118 mL
15%
20℃
28 mL
175 mL
5%
35℃
28 mL
60 mL
10%
35 ℃
72 mL
118 mL
15%
35℃
103 mL
175 mL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2)、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3)、将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又逐渐减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未经打磨的铝片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C、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 D、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
-
4、为实现“碳达峰”,世界各国协约节能减排。我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NH3 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5、使用氢能源汽车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硼(B)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H2↑,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6、(1)、镁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Mg+2HCl═。
(2)、铝、锌与稀盐酸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2Al+6HCl═;Zn+2HCl══。
结论:能跟酸反应并产生氢气的金属,是较活泼的金属。
(3)、铜与稀盐酸混合现象:。
-
7、通过下列描述判断,其中最活泼的金属是( )
①金属镁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②金属铁和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即使在高温时,金也不与氧气反应
A、镁 B、铜 C、铁 D、金 -
8、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
9、如图所示,将镁带、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能燃烧的是 , 燃烧的现象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能燃烧的是 , 冷却后表面的颜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把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少量金属并得到滤液。在滤液中滴加盐酸:(1)、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2)、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可能含有的金属是;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11、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可能含硝酸银和硝酸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可能含有锌 D、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铜和银
-
12、人类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1)、请写出葛洪记载的“点铁成金”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贝采利乌斯的推测,比较铁和铝的电负性:。(3)、基于贝开托夫的想法,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
-
13、出土文物往往带有铜锈。根据铜锈的成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或 , 小科猜想:引起铜锈蚀的因素除了氧气和水外,可能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下列实验组合中可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
14、镉是镍镉电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从铜镉渣(主要含有镉、锌、铜等单质)中分离出来,其过程如图。镉、锌、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是( )A、锌>镉>铜 B、锌>铜>镉 C、镉>锌>铜 D、镉>铜>锌
-
15、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
①金属铜与氯化银不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弱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6、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我国古人发现往铜中加入锡,再加热熔融后制成青铜合金,可适当增强防锈能力,其原理是( )A、隔绝水 B、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C、隔绝空气 D、改变铜原子的结构
-
17、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必须将铁钉打磨光亮的原因是。(2)、实验①中,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部位是(填“a”“b”或“c”)处。(3)、实验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③中碱石灰的作用是。(4)、要得到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应对比的实验组合是;对比实验①③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接触。(5)、若得出食盐会加快金属锈蚀,则实验中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
18、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在括号内填“能”或“不能”),并写出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银与盐酸()。(2)、铁与稀硫酸()。(3)、铁与硫酸铜溶液() 。(4)、铜与硫酸锌溶液() 。
-
19、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1)、请在□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2)、 Mg、 Sn、 Pb、 Cu、 Ag五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有种。
-
20、为了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科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1)、试剂a是 , 金属 b 是。(2)、试管 A 中的实验现象为 ,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由以上实验可知,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