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烧碱、氧气、生石灰、纯碱、硫酸6种物质进行分类,则图中方框内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 ( )A、纯碱、硫酸、生石灰、空气、烧碱、氧气 B、空气、硫酸、纯碱、生石灰、烧碱、氧气 C、空气、硫酸、烧碱、纯碱、生石灰、氧气 D、空气、氧气、生石灰、纯碱、烧碱、硫酸
-
2、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待区分的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
食盐和白糖
白醋和白酒
铁丝和铜丝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闻气味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
3、将氯化钠、硫酸、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进行分类。(1)、按颜色分类
有颜色的物质:
无色的物质:
(2)、按状态分类固态:
液态:
(常温下)气态:
(3)、请你再根据物质间的差异,将上述物质分成两类。按分类
物质:
物质:
-
4、茶叶蛋的蛋黄表面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如图甲),有人担忧它是否能食用。小明决定利用科学知识来揭秘。他取两个带有黑色物质的蛋黄开展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是。(2)、小明推测黑色物质是课堂上学习过的一种含硫的化合物,其化学式是。(3)、查阅资料得知Fe2+可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小明认为蛋黄中的黑色物质不但能食用,且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他推测的理由是。
-
5、含硫的物质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过程中可出现如图所示的转化。(1)、实验室中,点燃少量单质硫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漂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物质A。A是工业排放物中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也是酸雨形成的主因之一。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将 A 转化成 Na2SO3 , 你提供的试剂是。(2)、在硫酸工业中,将A 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得到 B,B与水结合得到硫酸。B与A 的组成元素相同,B中硫元素与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写出 A 转化成 B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4)、若回收工业排放物 A 32 t,理论上可生产硫酸t。
-
6、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1)、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了反应。H2S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剩余。
-
7、铁可以转化为多种含铁化合物,请写出如图所示的转化过程中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
②;
③;
④。
反应②表明:金属和非金属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③④两个反应表明:铁和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通常为。
-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过程,并总结相应的规律。(1)、
①;
②;
③。
(2)、已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和金属钙相似,也能发生类似金属钙的转化过程。①;
②;
③。
(3)、根据上述两个转化过程,请归纳出金属及其相关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填字母)
A. 金属
B. 碱
C. 金属氧化物
D. 盐 -
9、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单质,它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铁与硫反应实验中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在与硫反应前能被磁铁吸引 B、铁与硫一旦混合就会剧烈反应 C、硫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的固体 D、硫化亚铁是一种盐
-
10、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的转化有。(填序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反应④无明显现象,要检验生成物,可加入的试剂是。(3)、进行⑥的转化,实验室常用物质的化学式是。(4)、实验室常用反应⑦来制取C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过程,并总结相应的规律。(1)、
①;
②;
③。
(2)、①;
②;
③。
(3)、根据上述两个转化过程,请归纳出非金属及其相关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填字母)
A. 非金属
B. 酸
C. 非金属氧化物
D. 盐 -
12、有关非金属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SO3 , 发出淡蓝色火焰 B、跑步比赛的发令枪是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P2O5气体 C、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生成CO2气体,发出白光 D、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
13、小金为了测定某生锈的生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编号及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天平
称量生锈的生铁片的质量
生锈的生铁片的质量为m
②装置甲
先 通 入 一 段 时 间CO,然后加热;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室温
生锈的生铁片变成光亮的银白色
③装置乙
将②中生成的光亮的银白色铁片放入稀盐酸中至完全反应
试管中____;测得室温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V
(1)、装置甲存在缺陷,其具体的改进方法是。(2)、装置乙的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若室温下氢气的密度为ρ,生锈的生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用字母表示)。(4)、有人认为:“②中所得光亮的银白色铁片的质量,即为此生锈的生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没有必要进行③的操作。”判断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4、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如图甲所示为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其主要过程可用图乙表示。将铁矿石与煤炭捣碎加入炼铁炉中,鼓入空气,使两者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生成的生铁水(含碳量4%左右)流入方塘中,撒入潮泥灰(主要成分是 CaCO3)并反复搅拌形成钢(含碳量0.1%以下)。(1)、该过程中,煤炭在高温炼铁炉内的作用是(写出一点)。(2)、向方塘中撒入潮泥灰的主要作用是在高温条件下,将生铁水中含有的 SiO2 杂质转变为炉渣(主要成分是 CaSiO3)和一种氧化物,生成炉渣的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改变,请写出生成炉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炒钢”过程中,需反复搅拌翻炒方塘中的生铁水才能获得钢,反复搅拌生铁水的主要目的是。
-
15、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的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反应。(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0”“◯”“●”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填离子符号)。
-
16、 如图为 CO 还原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已省略)。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 可现制现用 B、“微型”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微型”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
17、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铁及其矿石。(1)、图中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2)、某钢铁厂要生产含杂质3%的生铁1120 t,那么需要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
18、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通入氢气 B、在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
19、常见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请完成相关的还原反应。(1)、木炭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
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的气体。
(2)、氢气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
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紫红色,试管口有生成。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 +2Fe。
现象:红棕色的粉末逐渐变 ,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20、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变成。在高温条件下,、等会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作反应。能从氧化铜、氧化铁中夺取氧的性质叫作性,具有此种性质的物质可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