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Zn  Ba(NO32 B、Mg   NaNO3 C、KNO3 BaCl2 D、Na2CO3NaOH
  •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硝酸钾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

    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3、浙江化石能源紧缺,但有丰富的“风光核储”资源,2024年上半年,非化石能源装机约占浙江电力装机总量52%,占比首次超过火电机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电厂用煤做燃料,是因为煤具有热能 B、蓄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 C、核能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力、火力发电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 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4、如图所示分别是小科家上月初和上月末电能表的表盘示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该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A B、电能表的表盘转1转,说明电路中消耗了600kW·h的电能 C、小科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911kW·h D、电能表的表盘转得越快,电能表所在电路消耗电能越多
  • 5、下面是小科同学“科学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 6、科学实验操作需要规范严谨。以下是小科同学的科学实验操作,操作规范的是( )
    A、称盘 NaCl质量 B、盛放 NaOH 溶液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 7、有两只灯泡L1和L2 ,  分别标有“110V 40W”“110V 60W”字样, 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都正常工作时,L1更亮 B、串联接在110V的电源上,L1的实际功率大 C、两灯正常工作时,L2消耗的电能一定更多 D、串联接在220V电源上,都能正常发光
  • 8、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材料 B、熔点高于纯铜 C、硬度低于纯锡 D、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
  • 9、如图所示是小科家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开关与灯泡串联 B、灯泡与插座串联 C、开关S断开时,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路中a、b、c、d四处,能使氖管发光的是d处 D、该插座能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
  • 10、二氧化碳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压泵压缩CO2 , 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高压泵压缩CO2 , 通过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类似
  • 11、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可在水下工作的水母机器人如图,伞状体中放入永磁铁,当薄膜内的导体通过一定电流时,薄膜能运动。其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一致的是( )

    A、电动机 B、电磁继电器 C、发电机 D、电铃
  • 12、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维生素 B、膳食纤维 C、蛋白质 D、脂肪
  • 13、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本次活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向任何人 C、电动车不能在居民楼内充电,以免发生火灾 D、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 14、纯电动汽车对降低碳排放有突出贡献,我国制定多项政策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已知某品牌的一款电动汽车(图甲)的参数如下表:

    电动机额定功率

    20千瓦

    最高时速

    120千米/时

    能耗

    12千瓦时/百公里

    磷酸铁锂电池总电量

    40千瓦时

    (1)、为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通常剩余电量为20%时充电较为合适。则该车充满电后,最佳续航里程是多少百公里?  (结果保留整数)
    (2)、在额定功率下,该车以最高时速行驶时产生的牵引力为多少?
    (3)、在未来,电动汽车可在光伏路面移动充电(图乙),充电垫发出高频电磁波,被汽车底盘上的装置接收,为电池充电。如图丙所示,一辆电量不足的汽车以速度 v匀速通过充电区域,其长s1为100米,接收装置转化电磁波能量为电能的功率P0为1000千瓦,忽略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损耗的能量。两段充电区域的间距s2为10千米,电池消耗的电能全部用于维持汽车行驶,所受阻力为1000牛。为使汽车能顺利到达下一充电区域,求其在充电时速度的最大值。

  • 15、科学知识能够破解某些骗局。骗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Cu-Zn合金制成)冒充真金,蒙骗大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真假元宝的鉴别。
    (1)、定性鉴别。下列方法中能检验金元宝真假的是____。
    A、观察外观 B、放入 Mg C、在空气中加热
    (2)、定量测定。取40克“假金元宝”样品,磨成粉末放入烧杯中,将150克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分3次加入烧杯,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克

    33.5

    27

    23.75

    第2次实验后,剩余27克固体成分是(填“Cu”“Zn”或“Cu和 Zn”)。

    (3)、计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4)、请在图中画出该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像。

  • 16、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科学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是否变质及变质情况,探究如下:

    【项目一】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甲同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后,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结论。

    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该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入少量酚酞

    变红

    没有变质

    (1)、乙同学指出方案一不合理,理由是
    (2)、【项目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丙同学设计方案二进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二

    ①先取该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溶液变浑浊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方案二结论“★”处填写的内容是:

    (3)、①处所选药品除氯化钡外,还可滴加 , 分析对应现象也能达成探究目的。

    【项目三】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该同学取瓶中固体按如下方案继续探究。

    (4)、通过计算,确定所取干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17、如图I所示为某同学测量未知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个烧瓶中装入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用温度计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t和△t,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c=ΔtcΔt

    (1)、为了使这一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该同学设计的此电路中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是R甲 R(填“>” “<”或“=”)。
    (2)、为了得出待测液体比热容的表达式 C=ΔtcΔt,该同学的测量方案中需要准备天平,目的是
    (3)、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绘制了两个烧瓶中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Ⅱ所示,根据水的比热容,可知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焦/(千克·摄氏度)。
  • 18、从2025年2月8日起,中国将禁止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使用脱氢乙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的化学式为C8H7NaO4 , 它是白色或近白色的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甘油、丙二醇,耐光、耐热性好,低毒,因此常用作防腐剂。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肝肾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因此要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1)、脱氢乙酸钠属于(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脱氢乙酸钠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3)、脱氢乙酸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9、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C装置的作用是 ,  G装置的a接口与H装置的(填“b”或“c”)接口相连。
    (2)、正确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C装置中的溶液不变浑浊,E装置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F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气体中一定含有
    (3)、在反应前后对E、F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反应前后

    反应前

    反应后

    E装置中的玻璃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

    a

    C

    F 装置的中 U 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

    b

    d

    若该混合气体中存在CO,则上表中字母的定量关系理论上是(a-c)>(用表中字母表示)。

  • 20、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计绳重和摩擦,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力G/牛

    钩码上升的高度h/厘米

    拉力

    F/牛

    绳端移动的距离s/厘米

    机械效率η

    1

    2

    10

    1.8

    20

    55.6%

    2

    4

    10

    2.8

    20

    ?

    3

    2

    10

    1.2

    30

    55.6%

    (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第3次实验所选的是(填“甲”或“乙”)滑轮组。
    (2)、第2次实验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①分析对比1、3组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其绕绳方式(填“有关”或“无关”) 。

    ②分析对比1、2组实验可知,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效率是滑轮组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除了增加物重外,请再提出一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