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火山喷发 B、划过夜空的流星 C、绚丽的极光 D、神舟飞船升空
  • 2、入冬,温度下降,老师发布任务要求设计一款自动加热装置放在鱼缸中,并将相关指标设计了量表(如表所示)

    评价指标

    10分

    5分

    0分

    加热效率

    加热功率大于 30W

    加热功率在15-30W之间

    加热功率小于15W

    自动化

    能在低温时自动加热,高温时自动断开

    能在低温时自动加热,

    但高温时无法自动断开

    无法自动加热

    小科利用电磁铁设计以下电路,在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 U0为12V,电热丝电阻 R0为6Ω;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 U1为6V,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在不同电流和不同距离下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 Rx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水温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电磁铁和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分析小科的设计在加热效率指标上所得分数。
    (2)、针对自动化指标,小科的设计能达到10分。当温度降到一定值,衔铁被吸起,工作电路连通,开始加热;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衔铁自动掉落,工作电路断开,停止加热。若小科选择的衔铁质量为0.5千克,请计算小科该设计能保证鱼缸的最低温度为多少?
    (3)、若小科想利用该装置,使鱼缸的最高水温稍微提高一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写出一点即可)
  • 3、(7分)“低钠盐”(如图)是在精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氯化钾,以降低食盐中钠元素的含量。生产厂家为改善“低钠盐”的味道会添加少量食用硫酸镁。
    (1)、小科欲测定“低钠盐”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取4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将100g10%氯化钡溶液分五次加入烧杯中,生成的沉淀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后称量,沉淀质量如下表(“低钠盐”中其他成分都能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 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20

    20

    20

    20

    20

    沉淀总质量/g

    2.24

    4.48

    6.72

    m

    6.99

    上表中m的值为

    (2)、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测量后,小科反思:实验过程中如果沉淀洗涤不干净,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要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下列试剂可用来检验的是

    A. NaNO3   B. Na2CO3  C. AgNO3  D. Na2SO4

  • 4、(8分)某型号电饭煲有加热和保温功能,如图甲所示为其内部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是该电饭煲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1)、当开关S接触点2时,该电饭煲处于状态 (选填“保温”或“加热”)
    (2)、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3)、根据图乙计算,该电饭煲工作20分钟消耗多少电能?
    (4)、 计算R1电阻。
  • 5、(8分)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是飞船的返回舱。返回舱重返地球时,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kg,表面防热材料的质量为500kg, 比热容为4×103J/(k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返回舱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剧烈摩擦,通过 方式增加了返回舱表面的内能,该过程与我们看到的 (填“彗星”“流星”或“恒星”)相似。
    (2)、若返回舱在大气层中共下落1000m,重力做功焦。
    (3)、若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下落1000m的过程中,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且40%被防热材料吸收,则防热材料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 6、(6分)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是连翘苷,其化学式为C22H,O11。已知连翘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 请你回答:
    (1)、按照物质的分类,连花清瘟胶囊属于。(选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2)、 C22H2O41中 x=
    (3)、100g“连翘苷”中碳元素的质量g(精确到0.1) 。
  • 7、《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术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制、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制造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BaCl2溶液呈中性;

    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1)、【任务一】废液成分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废液中有Na2CO3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

    溶液变红

    废液中有NaOH

    (2)、【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取1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 N2 , 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测得装置C、D分别增重2.1g和0.1g。

    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 , 其原因是

    (3)、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填“偏大”或“偏小”)。
    (4)、【任务三】废液的处理

    为使废液中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循环利用,需根据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2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

    (1)、由于电压表“0~15V”量程损坏,小科利用如图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用开关试触,小科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瞬间满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图甲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电路只有一处故障)

    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W。

    ④测量完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科又测量了几组数据,计算后发现灯丝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

    (2)、小金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连接了如图丙的实验电路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表量程为“0~3V”, 电流表量程为“0~0.6A”, 他选用了4Ω、8Ω、 10Ω、20Ω四个定值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选用4Ω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滑动变阻器阻值的移动范围
  • 9、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的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

    (1)、 “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
    (2)、 “制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SO4+2H2O=2Cu+O2+2X,X的化学式为
    (3)、 “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 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____内(填字母)。
    A、45~49℃ B、50~52℃ C、53~55℃ D、56~60℃
    (4)、 “酸洗”后,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废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等量煤油的相同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相同温度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已知 R|>R2),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一、二所示的两个方案。

    (1)、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观察 知道电热的多少。
    (2)、如图一方案,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变化小。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A”或“B”)移动。
    (3)、如图二方案,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温度计示数小于乙温度计示数。小组成员得出的结论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你对该结论的合理解释与评价是 
  • 1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升高较多。

    (1)、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小科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水和沙子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应代表沙子。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C.下雪不冷,化雪冷

    D.烈日下,海边的沙滩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 12、将一个重240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20N,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3m,上升的高度h=1.2m,则推力所做的总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实验小组同学想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下列装置中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干燥装置:。(请选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用所给字母填空)

  • 14、如图是科学兴趣小组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简略图,请回答:

    (1)、 写出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3)、点燃玻璃管下方酒精灯前要先通一会CO,目的是
  • 15、如图甲所示是某款学生用翻盖式课桌,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桌盖可绕着铰链(支点O)自由转动。图乙为桌盖抬起时的简化受力分析图,A点为桌盖重心位置。由图可知,该杠杆属于(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若在B点分别施力F1、F2、F3 ,  使杠杆平衡, 其中最小的力是

  • 16、用两个完全相同且质量较小的滑轮,分别以图中两种方式将质量较大的物体G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重、摩擦不计),使用(选填“甲”或“乙”)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所用拉力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滑轮的机械效率η=η

  • 17、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将废液转化为硫酸锌溶液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名称是
    (2)、步骤Ⅱ用磁铁吸引分离出的固体B是(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引用的“淘金”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远”蕴含科学道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远”的原因是
    (3)、《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主要成分KNO3 , KNO3在肥料中属于(选填“复合肥料”或“农家肥”)。
  • 19、某兴趣小组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单质银,将足量铁粉和稀硫酸依次加入到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物质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点剩余的固体为铁、银 B、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铁 C、a点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D、b点溶液中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 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电源电压为20V B、EF是电压表V1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象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4.4W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