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超声波加湿器通电工作时,其雾化片产生每 1.7×106次的高频率振动,将水抛离水面雾化成大量1~5μm的超微粒子(雾化),吹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改变空气的湿度。

    (1)、该加湿器的振动频率是Hz,加湿器工作时主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2)、将同一个音叉三次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相同的示波器中,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两个波形图的音调相同;两个波形图的振幅相同。
  • 2、用一组相同的玻璃瓶盛上不同体积的水就可以制成一个“乐器”,通过敲玻璃瓶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的玻璃瓶发出的音符与水量多少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水量的关系是
    (2)、往玻璃瓶中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来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 的音调较(填“高”或“低”)。此时的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水越满,空气柱越(填“长”或“短”),振动得越(填“快”与“慢”)。
  • 3、向保温瓶中灌开水时,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保温瓶中水位的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保温瓶中水位的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开水时,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开水时,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4、近年来短视频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某短视频软件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应用程序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从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此短视频中的声音与正常声音相比,音调(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声波的传播速度(填“变快”“变慢”或“不变”)。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这些短视频,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已知视频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60~2500 Hz)。
  • 5、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播放,别人听感觉没什么不同,自己听却总感到别扭,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原因是   ( )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 B、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C、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D、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
  • 6、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弓弦类乐器。下列关于二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D、二胡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 7、下列声源发出的声音中,人耳能听到的是(   )
    A、医院里的“B超”(2~10 MHz) B、旗帜在风中振动(约 50 Hz) C、蝴蝶飞行时扑扇翅膀(2~3 Hz) D、地震来临前发出的声波(10~15 Hz)
  • 8、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城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声屏 D、给汽车排气管装上消声器
  • 9、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的振动幅度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快 D、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 10、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下列三种可选材料,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材料

    特性

    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2)、请根据图乙中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画出定日镜的位置。
    (3)、针对该项目,同学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表中横线处的内容为

    评价要素

    10分

    6分

    1分

    可调节性

    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手动改变定日镜的角度

    不能确定定日镜的角度

    (4)、太阳快要落山时,即太阳光AO 顺时针转动,为了能准确地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平面镜应绕O点旋转。
  • 11、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入射角为°;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 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2、光纤的纤芯是一种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圆柱体,纤芯外的包层可以保证光进入纤芯后全部发生反射,从而避免了光的损失。下列各图中,光在纤芯中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教室内的黑板反光时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 14、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若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不逆光),则该同学应站在河的(填“东”或“西”)岸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定律作出的。
  • 15、如图所示,小科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O 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 60° C、将激光笔对准O 点并靠近N 时,光线OB也会靠近ON D、绕ON 前后转动F 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 16、在漆黑的夜晚,用手电筒照在前方的道路上或平静的水面上,此时能够看清路面的状况,但却看不到水面上的光斑。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
    A、路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水面吸收了手电筒发出的所有光 C、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路面上的光没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7、光污染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关于建筑物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建筑物玻璃幕墙的镜面是光源 B、这种光污染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C、这种光污染属于彩光污染 D、这种光污染不会对植物的生长节律造成影响
  • 18、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是 90°,反射角是0°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D、入射角是 0°,反射角是 90°
  • 19、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刚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刚用铅笔尖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铅笔尖轻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铅笔尖轻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手指尖

    前臂

    感觉到铅笔尖轻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1)、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感觉到铅笔尖轻触,原因是
    (3)、本实验说明,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敏感程度 , 这种敏感程度的差别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敏感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填“多”或“少”)于非敏感部位。
  • 20、小明看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一行地砖非常特殊,上面有多个“一”字,没有其他的花纹,多块砖“一”字相连,延伸向远处,妈妈告诉他那是盲道。请分析盲道是如何引导盲人前行的。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