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有关。
丙: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有关。
(1)、电阻描述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丙同学由此想到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越粗、阻力越小,于是猜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它的电阻越小。丙同学在猜想中用到了____(填字母)。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转换法 D、等效法(2)、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3)、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4)、分别将 A、B、C、D四根电阻丝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接入电阻丝的阻值越。(5)、若将电流表换成灯泡,则通过比较也可以比较电阻丝阻值的大小,但存在不足之处:。 -
2、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b、c、d分别是四段粗细均匀的导体,比较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三个因素发现:b与a只有长度不同;c与a只有横截面积不同,d与a 只有材料不同。(1)、实验中用反映电阻的大小,理由是。(2)、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可以探究导体电阻与有关。(3)、若想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择如图(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电路。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液体电阻演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装置中的贮存容器内装有同种导电液体,通过调节可移动电极板可以改变注射器内导电液的长度。(1)、该装置中电阻R 的作用是。(2)、该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到左边注射器中的电流与导电液柱长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L/ cm
1
2
3
4
5
I/mA
4.2
3.5
3.0
2.6
2.3
分析可知,液体的电阻和液柱长度的关系: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3)、当两个注射器中的液柱长度相同时,实验时发现 , 由此得到的结论: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液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4)、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液体的电阻和材料的关系,他们只需更换即可。 -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日益普及。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原理图,它主要由电源、力敏电阻 R(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油量表(实质上是电流表)等组成电路,油量表的量程为0~0.15 A。力敏电阻R 在一定范围内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油箱位于力敏电阻上方,电源电压为12 V。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04 A。试问:(汽油的密度为0.7g/cm3 , g 取10 N/ kg)(1)、空油箱受到的重力为多少?(2)、当油箱中加入 40 L 的汽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3)、该油箱最多能加入汽油的质量为多少?
-
5、测温模拟电路如图甲所示,温度表由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U为6 V,R 阻值为4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 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开关S闭合后 ( )A、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为50 ℃ B、温度表的0℃应标在电压表零刻度处 C、若增大U,则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减小 D、若U增大到9 V,R 增大到 80 Ω,则电路可测量的最高温度将升高到40 ℃
-
6、小明设计了一种 扌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所示),电路中R1 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压表 V 的指针偏转到某值就会触发报警系统。下列做法能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的是( )A、电压表改接大量程 B、增大激光的强度 C、减少R1的阻值 D、减小电源电压
-
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4V,电阻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 P 从最左端移动到中点时,电路中电流表A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片 P 位于最左端时通过 R1 的电流为0.2 A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5Ω C、滑片 P 位于中点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0.4 V D、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中点时电流表 A 的示数改变了0.8 V
-
8、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将怎样变化?(1)、图甲:若滑片向右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 , 电压表的示数。(2)、图乙:若滑片向左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 , 电压表的示数。(3)、图丙:若滑片向右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 , 电压表的示数。
-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已知. , 当开关S和 S1 闭合、S2 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和I1;当开关S和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和I2 , 则U1:U2、I1:I2分别是 ( )A、1:1、4:3 B、1:2、1:3 C、1:1、1:4 D、1:4、1:1
-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R1、R2为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开关S1 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S2 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6 B、开关S2 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3 C、开关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3 D、开关S2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为6
-
11、 如图所示, 灯泡L 的规格为“2.5 V 0.3 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1)、当开关 S1、S2都断开时,灯泡L 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6 A,求R2的阻值。
-
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AB 和 CD 相互垂直,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界面,是入射光线,是反 射 光 线,入射 角的大小是 , 折射角的大小是 , 反射角的大小是。
-
13、小徐在某花展上对着一大片郁金香拍摄了一张照片。在拍摄过程中 ( )A、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影像传感器和镜头间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 C、若靠近郁金香拍摄,则影像传感器上成的像的大小不变 D、若远离郁金香拍摄,则应缩短镜头和影像传感器间的距离
-
14、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正确的是( )A、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不会上升,因为红外线是看不见的 B、响尾蛇导弹是通过跟踪飞机、坦克等的发动机高温尾气辐射的紫外线进行有效攻击的 C、照射适量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健康,但照射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D、紫外线能够杀菌,医院内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光,这淡紫色光其实就是紫外线
-
1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步骤一:让三束平行激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 cm处,看到光屏上有一个亮点。
步骤二: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物距u/ cm
像距v/ cm
像的大小
1
40.0
13.0
缩小
2
30.0
18.0
缩小
3
20.0
20.0
等大
4
15.0
30.0
放大
5
12.0
50.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凸透镜的焦距f=cm。(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 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填字母)。A、10~13 cm B、13~18 cm C、18~20cm(3)、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 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 处,所用的时间为 2 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5)、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
16、小楠将透明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来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焦距为 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如图乙、丙所示的形状,并分别测出焦距。其中,测得焦距小于 10 cm 的是图(填“乙”或“丙”),用它可以模拟(填“近视”或“远视”)患者的晶状体,在生活中应当配戴(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
17、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
18、如图甲所示为小芳“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小芳应在(填“P”或“Q”)侧观察蜡烛M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 M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5)、若实验时不慎将玻璃向 N 方向倾斜,则会出现的问题是。(6)、经过三次实验,记录得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19、晚上,小安在客厅里的玻璃窗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如图所示,当她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时,玻璃窗中灯的像 ( )A、保持静止 B、向左运动 C、变大 D、变小
-
20、如图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 水平面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右运动 D、水平向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