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所示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内部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 , 质量为100g的限压阀,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问:
(1)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工作的;
(2)此时锅内部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0.8×105Pa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
2、如图①所示,有一盛水容器放于地磅上,地磅示数是2000N,一石块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水未从容器溢出,如图③所示是钢丝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求:
(1)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3)当石块在水中恰好浸没时地磅的示数。
-
3、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1)、n的数值是。(2)、析出1克甲晶体后,此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3)、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
4、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回答问题:(1)、C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②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甲中水的变化为化学变化,乙中水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⑤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
5、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
步骤二: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 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
步骤三:在第三次喷洒后10天采摘蓝莓;
步骤四: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A
B
C
D
E
乙烯利溶液溶度(mg/L)
-
100
200
400
600
花色素的苷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
(1)步骤二中对A喷洒清水,设置A组的目的是;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浓度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洒后,蓝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本实验中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4)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
-
6、小科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8.5N;④记录整理数据;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1)、根据小科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等于Pa,该实验中测得大气压值与当地当日实际气压值相比偏小的原因,下列同学分析有道理的是;
A.水存在“粘性”,将吸盘“粘”牢了 B.吸盘内空气未排净
C.由于吸盘被拉变形后,吸盘受气压的面积变小 D.由于误差,弹簧秤读数偏小
(2)、小科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填“大于”、“小子”或“等于”)98.5N。 -
7、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变物质溶解性的大小、溶解的速度。科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实验室分别操作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温度/℃
25
25
50
60
70
25
溶剂种类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酒精
所用溶剂质量/g
10
20
30
20
20
20
10
加入溶质质量/g
7
7
7
5
5
5
7
溶解物质质量/g
2.1
4.2
6.3
5
5
5
0
(1)、甲同学设计实验研究物质溶解性大小与溶剂多少是否有关,该实验中第3组的温度是℃。(2)、甲同学认为物质溶解性大小与溶剂的多少无关,请说出甲同学判断的理由:。(3)、乙同学设计实验研究物质溶解的速度与温度是否有关,为了得出实验结论,他还需要测量的一个物理量?。(4)、在观察到甲同学所做的实验之后,丙同学又补充了一个实验,丙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
8、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小科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粗盐提纯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实验二】小科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用天平称量时,1g以下用游码)。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溶液,以下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称量氯化钠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D.一开始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3)海水晒盐采用的方法是操作②的原理,而不采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理由是。
-
9、“负压”是低于常压(即常说的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负压的利用非常普遍,如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1)、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______;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高空飞行的飞机舱内 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 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2)、救护车多设计为流线型,当救护车高速行驶时,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重力。
-
10、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图1某地某时的天气图。(1)、图1中,甲地正受(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在甲、乙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甲→乙”或“乙→甲”)(2)、当日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甲地今日阴有小雨,西北风3级,最高气温为 , 最低温 , 空气质量优。则甲地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图2中的(填“A”或“B”)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
1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为(精确到1%),该溶液升温到时,溶液属于(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
-
12、2023年2月20日,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安全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预定海域执行海上测控任务,顺利开启2023年度首航;
(1)出航当天,天气晴好;下列成语中也是描述天气的是;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如果当天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选填“东南”或“西北”);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远望5号船在水中的位置将(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
13、如图所示,当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让水滴入大试管中,可观察到以下现象:①U形管中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②烧杯中的饱和溶液N中有固体析出。则大试管中的固体M和烧杯中的饱和溶液N可能是( )A、M是氢氧化钠,N是硝酸钾溶液 B、M是硝酸铵,N是硝酸钾溶液 C、M是氢氧化钠,N是氢氧化钙溶液 D、M是硝酸铵,N是氢氧化钙溶液
-
14、在一定温度下,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在此过程溶质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5、室温时,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
16、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等量的同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橡皮泥,一个捏成球状,一个捏成碗状,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若两块橡皮泥所受浮力分别为F浮甲、F浮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则( )A、F浮甲=F浮乙 B、p甲=p乙 C、F浮甲<F浮乙 D、p甲>p乙
-
17、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是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充气的气球会变小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C、金属块的重力会变小 D、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掉下来
-
18、如图所示是小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A、
B、
C、
D、
-
19、如图是一杯充分搅拌并久置后的蔗糖水,图中甲、乙、丙三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其大小关系是( )A、 B、 C、 D、
-
20、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中,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将升高 B、乙中,管中的水使管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C、丙中,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最早测出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 D、丁中,用力吹气,瓶中的水从竖直的玻璃管内上升,再从管口向左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