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已知每瓶药剂的质量是50克,苦参碱的质量分数为0.3%。求:(1)、每瓶药剂中苦参碱的质量是多少?(2)、现有10千克质量分数15%的苦参碱原液,可配成这样的免疫激活剂多少瓶?需要蒸馏水多少升?
-
2、将一把普通钢尺置于水平桌面上,并使钢尺的一半伸出桌面(如图1)。从伸出桌面一端的钢尺上方约15cm处静止释放一小球,钢尺被击落到地上.若在未伸出桌面一端的钢尺上覆盖一张普通白纸(如图2),重复以上操作,钢尺仿佛被白纸压住了,无法被小球击落。若将白纸揉成团置于钢尺上(如图3),重复以上操作,钢尺被击落。请用大气压相关知识解释“钢尺被白纸压住,无法被小球击落”的原理。
-
3、小明同学课外时间利用实验室器材,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图b中,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2)、小明做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将物体A逐渐浸入水中,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图a、b、c中现象,可初步得出结论:;(3)、为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该同学将一个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划分16等份,分别浸入水中至中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e、f所示,观察测力计示数,记下和的值;
①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中线,其目的是;
②若实验结果为 , 则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的结论。
-
4、某学校科学社团布置学习小组制作密度计,制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根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
②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
(1)、则经过推导分析,(、h、H表达);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
0.8
0.9
1.0
1.1
1.25
浸入深度h/(cm)
6.3
5.6
5
4.5
4
学习小组做了5次实验,数据如表,根据图甲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下同),再根据其余数据标出了0.8、0.9、1.1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
(2)、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选填“上”或“下”)方,相邻刻度间距(选填“均匀”或“不均匀”);(3)、为检验刻度误差,学习小组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密度,但操作时却出现如图丙所示的情形,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小明可以如何做:。 -
5、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M灭火机以全新消防涂装在机场成功完成12吨投吸水试验。(1)、经查资料,飞机的机翼是由一组组翼形组成,机翼结构如图甲所示。请问机翼这种设计结构能产生升力的原因:。(2)、小瑞思考:飞机升力与迎角(α)大小有什么关系?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瑞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①调节挡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
②保持风速不变,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并计算升力平均值。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
Ⅰ、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3)、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6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迎角为 , 而以9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 , 均小于15°),请比较、的大小关系:。(4)、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的速度关系”,应该如何实验?。 -
6、如图是小希利用食盐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5%的食盐溶液的操作流程图。(1)、配制上述溶液,小希要称取食盐克。(2)、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为。(3)、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用图中的序号表示)。(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A、食盐固体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已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7、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体积相等、质量不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在甲、乙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甲液体的密度乙液体的密度,小球A的质量小球B的质量。
-
8、小明同学得到了如下关于A、B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A
35
35.5
36
36.5
37
B
6
10
18
36.5
50
(1)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2)10℃,将10克B物质加入90克水中时,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9、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大型客机主要在层飞行。(2)、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其原因有。
①该层空气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②该层空气上面气温高,下层气温低
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④该层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
10、如图所示是水电解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A端是电源的极。(2)、检验试管D中的气体的方法是。(3)、此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11、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C , D。(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20℃时A、C两物质配制的溶液,它们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2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D、50℃时50gA放入50g水中得到A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块,其密度为ρ甲=0.8×103kg/m3 , ρ乙=0.4×103kg/m3 , 甲、乙均由弹簧竖直向下拉住浸没在水中静止,则( )A、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2∶1 B、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1∶1 C、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6 D、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3
-
14、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对应的是( )A、依据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将大气分成五层 B、根据分散在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状态不同,将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C、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D、物质的溶解度超过10g,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之间是难溶物质
-
15、如图所示,U形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低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氯化钠 B、水、氢氧化钠 C、硝酸铵、水 D、水、蔗糖
-
16、我国某驱逐舰从长江驶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变化是(),忽略驱逐舰自身重力的变化( )A、浮力变大 B、浮力变小 C、吃水深度变大 D、吃水深度变小
-
17、用图中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a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b试管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D、a、b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
18、“北斗系列”卫星从发射升空要经过含有大量臭氧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
19、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
吸饮料 B、
拔火罐 C、
高压锅煮饭 D、
离心式抽水机
-
20、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有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多个天气要素,下列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天气预报的是( )A、冬暖夏凉 B、晴转多云 C、有时有雨 D、偏南风2—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