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学第三单元物质的特性拔高培优试卷A卷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科学适应性考试(一)试题
-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 科学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提高卷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区2025年中考模拟考试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阶段性检测试卷(1.1-3.1)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台州市2025年4月科学中考一模试卷
- 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到第2章)
-
1、人们常用测电笔来辨别照明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测电笔内串联有一个电阻值很大的高值电阻,已知某测电笔内高值电阻为2.2兆欧,人通常的电阻为2.2千欧,安全电流为10毫安,灯泡的电阻约为200欧。
(1)下列两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图。
(2)如图甲,开关闭合时,某同学正在使用该测电笔测试A点,计算此时通过该同学身体的电流为多少安培?(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位小数)
(3)如图乙,开关断开时,灯泡不发光,当用手接触B点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多少毫安(保留整数)?会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
2、小丽家中有一盏用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控制的电灯,电灯在光线昏暗并且有人经过时才发光,可以达到方便节电的目的,同时由于有不固定的家用电器,需接入一只三孔插座,请将如图所示的原理图连接完整。
-
3、某科学小组展开了系列“电与磁”的项目化学习活动。(1)、设计转向示灯:转向灯警示时要具备“一亮一暗”持续闪烁的功能;雾天湿度增加,能见度低,设计优化要求:雾天时仍能闪烁,需要“一亮”时灯发光比平时更亮,“一暗”时亮度无要求,从而提高警示功能。已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线圈有电阻,衔铁电阻忽略不计,衔铁具有弹性。下列能实现设计功能的一项是_____。A、
B、
C、
(2)、直流电铃的设计:左右图分别是甲组同学和乙组同学设计,(选甲组或乙组)同学的设计更合理,说明另一组不合理理由。 -
4、电与磁现象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吸附上超强磁铁,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可以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如图甲)。已知干电池两端的超强磁铁,磁极分布如图乙,与铜导线接触,当小明将“小车”从右端塞入铜螺线管时,会与铜螺线管形成闭合电路,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如图丙)。(1)、根据电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螺线管的极,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2)、“小车”将沿着螺线管向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向运动(填“左”或“右”)。(3)、如果要增加小车的运动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5、某同学用图甲中实验装置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用到了铁架台、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直导体AB和若干根导线等器材。实验中固定磁体,让导体AB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导体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灵敏电流计电流方向
1
竖直向上
不偏转
——
2
竖直向下
不偏转
——
3
水平向左
向右偏转
电流从右侧接线柱流入
4
水平向右
向左偏转
电流从左侧接线柱流入
(1)由实验次数1、2可知,闭合开关,导体AB竖直运动(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由实验次数3、4可推测,如果固定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磁体,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偏转。
(3)图乙中的“○”表示导体AB的横截面(即图甲中沿导体由A往B看),I、II、III、IV表示运动中的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导体在那个位置上的运动方向。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的位置是。
A.I B.II C.III D.IV
(4)图丙为发电机的示意图,其原理与图甲所示原理相同。图中时刻线圈水平,箭头为线圈旋转方向,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此时ab边中的电流情况是。
A.无电流 B.电流方向由a向b C.电流方向由b向a
-
6、临时停车开启闪烁灯更加安全,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模拟车灯闪烁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3伏,两个小灯泡均标有“3伏,0.2安”字样,不考虑小灯泡电阻变化,忽略线圈电阻。(1)、闭合开关后,能实现发光、熄灭交替的灯泡是。(2)、小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灯突然不亮,衔铁被吸引后不能弹回去,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7、学习了家庭电路相关知识后,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图中开关应装在(选填“甲”或“乙”)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使用测电笔测试a、b、c和d四点时氖管均发光,则该电路的故障为。
-
8、按要求填空;(1)、如图甲是“悬空的磁环”示意图,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质量均为m,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为和丙对乙的作用力为 , 则。(2)、两根非常靠近且相互垂直的长直导线分别通以相同强度的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那么两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垂直导线平面向外且最强的在填哪个区域为(填“1”或“2”或“3”或“4”)
-
9、图甲是台灯的实物图,图乙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
(1)从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台灯插头的插脚A应与丙图中两孔插座的(填字母)孔相连;
(2)小明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台灯不发光。经检查,G点左侧的零线断了,其他元件都完好。此时丙图的开关S断开,用测电笔检测E,F,G三点,氖管发光的有。
-
10、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指向纸面里的磁场的磁感线。现将铜棒EF和GH垂直放在滑轨上,当拉动GH使其向左移动时,发现EF也向左移动,说明铜棒里(选填“有”或“无”)电流产生,EF受到的是磁场力的作用。当拉动GH使其向右移动时,EF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理由是:。
-
11、按要求填空:(1)、如图所示,GMR为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闭合开关和 , 电磁铁的左端是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向a端时,螺线管的磁性将;(2)、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是:;(3)、某同学发现厨房里每次使用完电饭锅都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非常的不方便,于是买来了如图甲的插座。图乙是该插座背面的接线示意图,其中d线是。
-
12、甲、乙两个装置的线圈abcd、a'b'c'd'分别与电刷A、B、A'、B'紧密接触,两组电刷分别用导线连接,如图所示。用手拨动甲装置的线圈,使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乙装置的线圈也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上述过程中,乙装置中的原理是。(2)、写出使乙装置的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法。。
-
13、科学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也在影响我们的生活。(1)、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要注意用电安全。安全用电的原则是:。(2)、电磁继电器能实现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如图所示的电路,a、b处接电动机或指示灯。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指示灯亮;当低压控制电路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则a处接的是。
-
14、如图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演示仪的示意图,指针会绕着转动轴O转动;
(1)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极;
(2)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将开关S从a点换到b点,并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
15、如图,连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调节(填“直导线”或“小磁针”)的位置,让小磁针静止时与直导线平行。闭合开关,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
-
16、根据题意填写:(1)、三个磁体相邻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甲图所示,则C端为极。(2)、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乙图所示,图中已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则电源的左端为极。
-
17、关于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说法错误的是( )A、开关S闭合时,试电笔笔尖接触A点氖管能发光,接触B、C、D点不能发光 B、开关S断开时,试电笔笔尖接触A、B、C、D时氖管均不能发光 C、开关S闭合时,试电笔笔尖接触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能发光 D、当CD两点间断路时,S闭合,试电笔笔尖接触A、B、D时氖管均能发光
-
18、如图所示,用漆包线在火柴盒的一端绕若干圈,接着把线拉到另一端按相同方向再绕若干圈。在火柴盒上开出一个圆孔,盒中心放一枚指南针。转动火柴盒,使指南针跟两端的线圈平面平行,然后把它接入要测试的电路中。对此装置的说法:
①可作为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②可作为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③可判断电路中是否通有电流。④它的工作原理与奥斯特实验的原理相同。
⑤它的工作原理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相同。⑥它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③④ C、③⑤ D、②⑥ -
19、一矩形线圈放在蹄形磁体的两极之间,刚通电时在磁场作用下扭转方向如图甲所示。现将该线圈放在图乙所示的蹄形螺线管间,a、b为螺线管与电源的接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四次操作:
①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②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③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
④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
20、学校的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是不亮的,一旦停电,消防应急灯里的两个灯泡(额定电压为36V)就会正常发光。下图是四位同学设计的模拟电路,最科学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