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不考虑外界气体进入的影响)

    (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时,先使A 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再加热氧化铜,目的是
    (3)、实验测得:①装置C中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前为m1 , 反应后为m2;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为m3 , 反应后为m4;用实验数据表示水中 H、O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写计算式,不要求结果)
    (4)、装置B的作用体现了浓硫酸有性,若没有装置B,所测得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A(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猜想三中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 Cr、 Al、 Cu。

    猜想二: Al、 Cr、 Cu 。

    猜想三: 

    (2)、【实验和探究】

    小娟的实验:

    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分别取三支试管,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铝、铬、铜三种金属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缓慢,溶液变蓝色;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涛的实验:

    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②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 。

  • 3、为了鉴别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取样编号后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试剂①的名称是
    (2)、溶液A 是
    (3)、本实验若将步骤Ⅰ与步骤Ⅱ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填“能”或“不能”)。
  • 4、某科学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

    甲: CuO2CuOCuSO4

    乙:CuFeSO4CuSO4

    丙: CuAgNO3Cu(NO3)2NaOHCu(OH)2CuSO4

    丁: CuCuSO4[丁通过查资料得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请你完成对上述方案的评价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同学的方案。
    (2)、最优化的是同学的方案。
  • 5、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已居世界前列。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H4nH2O,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 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
    (2)、图乙表示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某化工原料的微观示意图。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有机物的化学式一般按照C、H顺序来书写):
  • 6、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
    (1)、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____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2)、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为 2CH3OH+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7、调查显示不锈钢保温杯存在重金属迁移的风险,实验员用醋酸(HAc)溶液代替果汁进行实验后发现,锰元素最高超标34倍,好奇的小汪同学上网找到资料:①不锈钢中往往加入锰、铬、镍等金属提高金属耐腐蚀性;②锰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易溶于酸性溶液生成二价锰盐和氢气。
    (1)、有关不锈钢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是一种合金 B、属于金属材料 C、是一种混合物 D、是一种化合物
    (2)、实验中锰和醋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方案,用来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③中加入的物质B是
  • 9、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Mg>Fe;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
  • 10、我国航母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有一反应为 TiF4+2H2SO4=4HF+2X+TiO2 , X的化学式为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接触而锈蚀。
  • 11、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以下实验:

    取9.3g干燥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12、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玻璃棒左端下降的原因: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 13、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广泛存在于下水道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剧毒”属于硫化氢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H2S 的水溶液是一种酸(氢硫酸),下列关于该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D、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 14、 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入药品后应关闭止水夹,等反应完后再打开止水夹 B、装置A 中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 2Fe+3H2SO4=Fe2SO43+3H2 C、H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和将 A 中的溶液压入 B中 D、Fe(OH)2|的白色絮状沉淀现象是在 A 装置中产生的
  • 15、向一定质量AgNO3和 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 C、若取 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16、如图为科学学习中老师为学生准备的一幅漫画,下列与漫画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1得到电子的能力比金属2强 B、该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 C、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不可能是 Cu+2AgNO3=2Ag+CuNO32
  • 17、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速度降低一些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 18、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2CO3、H2SO4、HCl、NaNO3 B、NaOH、NaCl、MgCl2、FeCl3 C、HCl、AgNO3、HNO3、MgCl2 D、K2SO4、NaOH、BaCl2、HNO3
  • 19、如图所示,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现象。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b处产生大量气泡 C、c处反应放热 D、d处溶液呈红色
  • 20、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 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C、过量的 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D、过量的 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