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三只电表均有示数。当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R1与 R2串联,则表②示数变大 B、若 R1与 R2串联,则表①示数变小 C、若 R1与 R2并联,则表③示数变小 D、若. R1与 R2并联,则表②示数变大
  • 2、如图所示,用丝线悬挂着A、B、C、D、E、F六个小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A、D一定带同种电荷 B、小球 E 可能带电 C、小球B、C可能带异种电荷 D、小球B 可能不带电
  • 3、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分别用绳通过定滑轮连接重为200 N和100 N的A、B 两个物体,一个重为500 N 的人站在台秤上,当人用N的力向下拉物体B时,物体A 就能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此时台秤的示数为N。

  • 4、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较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 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pA、pB和 pc,则(   )

    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
  • 5、如图所示,物体A 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 D、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
  • 6、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放在小车底板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 7、如图甲所示为某校学生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现要求测试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强度,提供不同质量的砝码若干,请设计简易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模型的稳定性实验,确定模型不发生翻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在给定的示意图上表示实验方法,用文字说明主要步骤)。
    (2)、如果要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下同)。

    ①缩短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    ②增大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

    ③两端增加桥墩    ④减小桥面宽度

    (3)、如果要提高模型中部的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桥面木板的厚度    ②增大桥墩之间的距离

    ③降低桥的高度        ④选用高强度的材料

  • 8、如图所示为四种木质桥梁设计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案④的结构强度比方案②高 B、方案②的结构强度比方案④高 C、方案①②中的桥板底部用支撑杆加固,不会发生弯曲形变 D、方案③④桥板的主要受力形式是受拉
  • 9、如图所示为简易斜拉桥的示意图。当桥梁中间布满荷载,两端空载时,下列受力分析中,合理的是(   )

    A、缆索受压,主梁受弯曲 B、缆索受拉,主梁受压 C、索塔受压,桥墩受剪切 D、索塔受压受弯曲,桥墩受压
  • 10、水库的大坝、房屋的墙体、城墙等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是   ( )
    A、混合结构,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形状复杂而烦琐 B、实体结构,特点是结构体实心,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框架结构,通常由细长构件组成,自身质量较小,能承受各种荷载 D、壳体结构,具有很好的表面传力性能
  • 11、木工师傅要制作一款木制画架,他要完成的主要环节有:A.刷漆;B.画线;C.开凿榫眼、制作榫头;D.锯割;E.装配与测试。

    (1)、制作该画架的正确顺序是:→C→ (填字母)。
    (2)、请问该画架属于结构。
    (3)、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该画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12、如图所示为球门框架的示意图。图中四个尺寸中,是从稳定性角度考虑的是(   )

    A、 B、 C、 D、
  • 13、在《水的浮力》一课结束后,老师提出:“运用浮力的知识测量一蜡块的密度。”小周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利用溢水杯、0~100 mL的量筒和水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方案如下:

    ①在溢水杯中倒入水,至溢水杯溢水口处。

    ②用空量筒对准溢水杯溢水口后,将蜡块放入溢水杯中,蜡块漂浮在水面上,量筒接住从溢水杯中流出的水,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a mL,如图甲所示。

    ③在实验步骤②的基础上,用细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b mL,如图乙所示。

    〔方案二〕利用0~100 mL的量筒和水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方案如下: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c mL,如图丙所示。

    ②将蜡块放入量筒中,蜡块漂浮在水面上,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d mL,如图丁所示。

    ③在实验步骤②的基础上,用细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待静止后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为e mL,如图戊所示。

    (1)、在方案一中,小周可通过往溢水杯中加水,当看到              的现象时,判断所加水已到溢水杯溢水口。
    (2)、写出方案二中蜡块的密度表达式ρ蜡=(用题中的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记为ρ水)。
    (3)、方案设计过程中,小周认为取用的蜡块体积大一些会比较好,理由是
    (4)、小周针对这两个方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评价量表,如表所示。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科学性

    方案无科学性错误

    方案有少部分科学性错误

    可操作性

    实验可操作性强

    实验可操作性不强

    耗材情况

    实验中用水量少

    实验中用水量多

    从评价量表看,哪个方案可被评为优秀方案?

  • 14、学校科技节开展了制作潜艇的比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关于该潜艇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使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活塞应先拉后推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模型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 15、小科用长度为15 厘米的吸管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的质量。改进后,将其放入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5cm,受到的浮力为 F1;将其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长度为2.5cm ,受到的浮力为F2。则 F1(填“>”“<”或“=”)F2 , 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 16、某项目化小组的同学用各种材料制作了5 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绳连接(细绳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入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细绳对小球没有拉力)

    材料种类

    A

    B

    C

    密度

    0.5

    1.0

    2.7

    (1)、〔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号小球密度相同。
    (2)、〔制作〕也可以称取不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成5个内部空心部分体积不同,但外部总体积相等的小球,将它们串连,放入待测液中进行测量。分析表中材料,最适合制作小球的材料是
    (3)、〔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小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
  • 17、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针对此现象,某同学用简化图模拟烧煮一段时间后的汤圆分布图(其中A、B、C表示汤圆),则(   )

    A、A汤圆与锅底接触,则A 的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 B、C汤圆浮出水面,则C 汤圆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B汤圆静止时,浮力大于重力 D、若此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则B 汤圆所受浮力减小
  • 18、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水,待水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此时乙球下方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球的重力与它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球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甲、乙、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z>ρ丙 D、甲、乙、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F>F>F
  • 19、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有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向容器中倒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 和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2 cm时,物块的状态为(填“沉在底部”“悬浮”或“漂浮”),该物块的密度为kg/m3

  • 20、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g取10N/kg)( )。
    A、物块受到的浮力为2N B、物块的体积为 2X10-4m3 C、增大物块浸没的深度(不触底),弹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N D、物块的密度为 3X103kg/m3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