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科学(新教材)八上 5.2 桥梁的结构与制作 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新教材)八上 5.1 建筑结构与功能 同步练习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2 桥梁的结构与制作 课时作业1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2 桥梁的结构与制作 课时作业2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3 搭建一座简易人行浮桥 课时作业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4节小测
- 初中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3两节计算题、作图练习
- 浙江省杭州市九校同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卷 科学(1.1-3.5)
- 浙江省杭州市九校同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卷 科学(1-3章)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1 建筑的结构与工程 课时作业1
-
1、七1班生物调查小组,调查了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甲是他们拍的三种植物图片。为更好研究各种植物,他们归纳了五类植物特征,如下表所示。(“-”表示没有)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E
+
+
+
+
+
+
(1)、桂花、银杏、葫芦藓这三种植物中属于表中E类植物的是 , 它与水杉的区别在于种子外有包被,形成果实。C类植物用繁殖。(2)、同时,调查小组还了解了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
①图中所示的动物中,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的是(填字母)。
②图中所示的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度的脊椎动物是(填字母)。
-
2、川步村的桃花岕森林公园里大片的水杉笔直挺拔,像一把把收拢好的巨伞插进水里,不时还有野鸭从树林中穿游而过,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请用生物知识并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 A、B两图中, 可能是野鸭体细胞的是图(选填“A”或“B”)。(2)、水杉树没有骨骼,但笔直挺拔,这与细胞结构中的有关。填结构名称)(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生出水面帮助呼吸,故水杉耐水耐湿。决定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是在细胞的内。(填数字) -
3、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会前夕,学校对体育场馆进行整修。
①工作人员在安装玻璃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测量某块玻璃的宽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则这块玻璃的宽度为

②安装玻璃时要用螺丝固定,若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某款螺丝的横截面直径,则每一枚螺丝的直径是cm。
(2)、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丙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
4、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 B、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 C、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 D、为防止眼睛受到意外伤害,实验过程中戴上护目镜
-
5、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C、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
6、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 V/L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车轮个数
6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
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选填“①”或“②”)。(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对其进行缓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____。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
8、小科制作了一个简易竹筒鼓,如图所示,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制作步骤:
a.用竹筒作为鼓体,选择一端作为鼓面。
b.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竹筒的鼓面端口,并用胶带固定。
c.将两条橡皮筋分别沿竹筒的长轴方向拉紧,使塑料薄膜保持紧张状态。
d.使用小木棒作为鼓槌,击打鼓面,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与传播原理:项目
原理描述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塑料薄膜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这种介质进行传播。
(2)、小科先后用不同的力度击打竹筒鼓,发现鼓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同,请解释原因。(3)、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声音会马上停止,在防止噪声的措施中,与该操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A、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 B、城市街道禁止鸣笛 C、道路上设置隔声板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
9、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长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兴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填“大”或“小”);(2)、小兴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甲中 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3)、小兴后来又想了一种方法,把压强计分别浸入甲、乙两杯液体中,使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相等,则金属盒所处位置(填“深”或“浅”)的是酒精。(4)、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操作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有哪些(选填序号)。①换用更细的U形管 ②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③换用长的U形管 ④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
10、下图1为小明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明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m;(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____;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3)、保持图乙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乙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的(填“大”或“小”);(4)、如图乙,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通过移动透镜到厘米刻度处,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1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2)、小王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 轴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右且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K平向(填“左”或“右”),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4、质量为0.5kg的小球被抛出去后,如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受到的作用,该力的大小是N,该力的方向是。
-
15、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通过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来完成检查(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视力表到被测者小莉眼睛的距离为1m。
(1)、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小莉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2)、小莉站起来以0.6m/s的速度朝平面镜方向走了2s后,她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m; -
16、如图,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在图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须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17、请根据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
18、小兴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如图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填“虚”或“实”)像, 真正的虾在水中(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
19、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比赛中,运动员何金博克服大风等不利因素获得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冠军。他在比赛时的情景,他用力向后撑雪杖后,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同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20、如图所示,人在潮湿地面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在滑倒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人没有惯性 B、此时人与地面没有摩擦力 C、此时人受力不平衡 D、此时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