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 )
     氢氧化钠碳酸钠石蕊
    物质X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A、Ca(OH)2 B、CuSO4 C、HCl D、KCl
  • 2、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C、蚊虫叮咬后涂稀氨水减轻痛痒 D、服用含 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 )
    A、溶液的 PH 大于 7 B、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 OH- D、都能与酸反应
  • 4、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氧化铁、铁锈、FeO B、氢氧化钠、烧碱、NaOH C、氢氧化钙、生石灰、 Ca(OH)2 D、氧化钙、熟石灰、 CaO
  • 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 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 15C时声速 为每秒m。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
    (4)、20C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s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宽为m。
  •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科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


     

    (1)、小科要研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最好选用下列哪个物体?(填数字)
    (2)、研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可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
    (3)、小科研究了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后,想继续研究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于是将 蜡烛B替换成了不透光的白板,发现蜡烛A的像刚好在白板上,于是他认为平面镜成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属于实像。老师指出小科的观察方法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 7、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
    (1)、请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A点)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车内装饰物(B点)的像的光路图。

    (2)、人在岸上看鱼,有如图所示的 A、B两个位置,一个代表鱼的实际位置,一个代表看到的鱼的虚像。请画出此人看到鱼的光路图,并用i标出入射角。
  • 8、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 9、小明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注意到折射角与入射角 的大小关系不一定,有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有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光在不同介质的表面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大小关系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已知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所示,图甲、乙、丙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仔细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介质

    真空

    空气

    玻璃

    光速 /km·s-1

     3×105

     2.99×105

     2.25×105

     2×105

    (1)、图甲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折射的示意图,则表示空气。
    (2)、结合图表, 判断图丁中折射光线为(填“A”“B”或“C”)。
  • 10、有一束光线在有机玻璃和空气这两种物质间进行传播,在它们的分界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其中MM’、NN’分别是分界面或法线,则折射角为度,空气在侧(填“MM’上”“MM’下”“NN’左”或“NN’右”)。

  • 11、开车用导航时,可能会用到HUD(抬头显示)投影模式,将手机置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就可以将导航的信息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影到正前方(如图),避免因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 。
    (1)、驾驶员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60”是由于光反射形成的(填“实像”或“虚像”)。
    (2)、同一晴天的白天和晚上,(填“白天”或“晚上”)时使用该功能效果比较好。
    (3)、图中HUD投影模式显示左转,那么在手机上显示的应该是(填字母)。
    A、 B、 C、 D、
  • 12、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产生的,用力吹气可以改变声音的。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归为一类,若想发出尖锐的声音棉签应向(填“上”或“下”)移动。

  • 13、小金用音叉探究“声音的特性”。

    (1)、同一个音叉进行了两次敲击实验,通过示波器分别截取到相同时间内的声波图,如图甲和乙,这两次敲击产生的声音的(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2)、再分别敲击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音叉,如图丙和丁,敲击后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 14、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

    (1)、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的原理,从(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15、如图所示,一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固定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斜射到水,现将木板A端向上缓慢提起,该过程中光线始终斜射到水面且方向不变,则该过程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折射角( )

    A、一直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先变大后不变 D、一直不变
  • 16、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时,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A、20° B、50° C、30° D、60°
  • 17、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
    A、树荫下太阳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反射
  • 18、如图所示为骨传导耳机,它利用人耳后骨骼的振动将声音信息直接通过听小骨传递给听觉感受器。与普通耳机相比,它能减少长时间戴耳机对听力的损伤,主要是因为它基本没刺激到( )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D、听神经
  • 19、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震耳欲聋;②悦耳动听;③隔墙有耳;

    ④低声细语;⑤掩耳盗铃。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 20、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发出频率为30Hz的声音 B、人发出所有的声音,海豚不能全都听到 C、海豚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人的大 D、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只要响度足够大,海豚就能听到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