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所示为小乐用玻璃药瓶、透明吸管、滴有红墨水的水等自制的三支温度计①②③其中③的玻璃药瓶最大,①②的玻璃药瓶相同;②的透明吸管内径最大,①③的透明吸管内径相同。回答问题:
    (1)、若①②③最初液面高度相同, 则(选填“①”“②”或“③”)的测量精度最高。
    (2)、为了给③标定温度值,小乐将③分别放入40℃和10℃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标出红色液柱到达的位置并记作A和B,如图乙所示。若小乐要在透明吸管上标出70℃的刻度,则正确的操作是

  • 2、小乐自制如图甲所示的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制作过程:准备两个两端开口且可套在一起的不透明纸盒,将外盒的前端蒙一张中心带小孔的黑纸,内盒的前端蒙一张半透明纸。然后将内盒塞入外盒(内盒在外盒中可自由推拉)。

    探究过程:

    (1)、小乐用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半透明纸上会呈现蜡烛的倒像,在图乙中作出蜡烛(用箭头AB表示)所成像的光路图。

    (2)、小乐保持蜡烛、外盒不动,只将内盒向外拉,半透明纸上蜡烛的像将(填写像的大小和亮暗的变化情况)。
  • 3、小乐开展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探究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甲所示为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写图中序号)。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的规范操作为

    (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乙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写图中序号)。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丙所示为细胞模型制作方案,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填写图中序号)。

  • 4、小乐参加了“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养斑马鱼”活动。在饲养斑马鱼的过程中,小乐发现斑马鱼有时会浮上水面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斑马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她将18条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当的斑马鱼均分为3组,按表中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探究。

    组别

    溶氧量(毫克/升)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

    “浮头”现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3次统计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条斑马鱼一直“浮头”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6条斑马鱼偶尔“浮头”

    8

    待填

    58

    59

    60

    6条斑马鱼都不“浮头”

    (1)、补全组别③的培养环境。
    (2)、小乐将表格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  的数值为
    (3)、根据探究结果可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溶氧量降低,呼吸频率加快。据此推断,引起鱼“浮头”可能原因是
    (4)、为了解决斑马鱼“浮头”的问题,在饲养斑马鱼时,改进的措施是。(写出1点)
  • 5、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飞船将一个生活着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的“太空鱼缸”(如图所示)送往了我国空间站,用于开展我国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该研究持续了半年时间。

    (1)、“太空鱼缸”属于生态系统,其中影响斑马鱼生活的光、  温度、氧气、水、金鱼藻等因素统称为(选填“生态”“非生物”或“生物”)因素。
    (2)、开始时,在微重力下,斑马鱼出现腹背颠倒、旋转、转圈等异常情况;  一段时间后,斑马鱼依靠鳍的协调配合,找到了适合的运动方式。此现象说明
  • 6、 物体A、B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如图甲、乙分别描述了物体A、B的运动情况。

    分析图像信息,回答问题:

    (1)、在0~2s时段, 物体(选填“A”“B”  或“A和B”)  做匀速直线运动。
    (2)、运动2s后, A 和B相距m。
  • 7、如图所示,用气球充气建立的星系运动模型,能帮助我们理解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中,模拟星系的圆形小纸片彼此后退,由此可推知宇宙在膨胀,且膨胀(选填“有”或“没有”)中心;这种研究方法为(选填“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 8、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24年1月1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5.0级耀斑,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地观测记录了这次爆发。
    (1)、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层。
    (2)、若遇到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夸父一号”便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 9、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经过9小时的出舱活动,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任务,同时也刷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1)、高速飞行的空间碎片如果撞击到空间站上,可能会对空间站造成严重的损坏。原因是它具有很大的能, 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可有效保护空间站。
    (2)、如图所示,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 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若此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保持静止的是(选填“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或“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和航天员B”)。
  • 10、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示动物中的鸟、兔、鹰分为一类,蝗虫分为另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
    (2)、写出此生态系统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食物链
  • 11、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工程技术系统中,以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或创造新技术的科学。目前已有长足的发展。

    (1)、如图甲所示为2021年中国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上展览的机器金龙鱼,机器金龙鱼的外形和动作跟真鱼非常相似,如体型都为 , 可减少其在水中的阻力。
    (2)、如图乙所示为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小隼”扑翼飞行器,具有目前同类飞行器中最敏捷、最像鸟类的飞行动作。“小隼”扑翼飞行器能模拟鸟类依靠自身发达的牵动两翼飞行,并控制两翼在空中做出不同的姿态。
    (3)、机器金龙鱼和“小隼”扑翼飞行器是否属于生物?判断并说明理由。
  • 1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需要体现原有对象的某些本质的特征。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A、鱼的骨骼标本 B、光线 C、地球仪 D、“日心说”示意图
  • 13、2021年,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北迁,沿路的农田和设施受损。为缓解“人象冲突”,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大象建“食堂”,栖息地修复,为群众购买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野生亚洲象体现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B、保护野生亚洲象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其栖息地 C、保护野生动物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D、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 14、目前,我国许多船只都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员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导航,但用指南针和观星的方法导航仍然是船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说明
    A、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与人们的需求无关 B、技术的发展对提升船只航行安全作用不大 C、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导航的技术还不够先进 D、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不能完全取代原有技术
  • 15、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障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等待传棒运动员交接 B、传棒运动员停下后将接力棒交到接棒运动员手中 C、传、接棒运动员都奔跑,且保持相对静止 D、传、接棒运动员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 16、南洋红豆杉可用于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但它是濒临灭绝的植物。若要寻找其他能提取紫杉醇的植物,寻找方法最恰当的是,先在与南洋红豆杉
    A、同属植物中寻找 B、同科植物中寻找 C、同目植物中寻找 D、同纲植物中寻找
  • 17、“开普勒—452b”是一颗跟地球相似指数达到0.98的类地行星,它环绕着银河系内天鹅座中的一颗恒星运行。如图所示为宇宙的结构层次,开普勒—452b属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A、 B、 C、 D、
  • 18、在购买蜜柚时,我们习惯用手掂一掂蜜柚,感受是否有沉甸甸的感觉,由此判断蜜柚品质的好坏。就“感受是否有沉甸甸的感觉”这个环节类似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分析证据 D、得出结论
  • 19、采用“染色排除法”可判断动物细胞是否存活,如用台盼蓝染色剂染色, 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模式图,控制活细胞不被台盼蓝染色剂染色的结构是

    A、 B、 C、 D、
  • 20、如图所示为槐叶萍,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它的茎细长,叶舒展于水面上,具有叶脉,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在沉水叶的基部着生孢子果。槐叶萍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