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通假字
    (1)、予作文以记之
    (2)、玉盘珍羞直万钱 
    (3)、故患有所不
  • 2、 通假字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系向牛头充炭
    (3)、百废
  • 3、 通假字
    (1)、、寡、孤、独、废疾者
    (2)、才美不外
    (3)、辱于奴隶人之手
  • 4、 通假字
    (1)、北有鱼
    (2)、学半
    (3)、选贤
  • 5、 通假字
    (1)、改容
    (2)、便还家
    (3)、左手倚一
  • 6、 通假字
    (1)、汝之不
    (2)、无断焉
    (3)、军士吏
  • 7、 通假字
    (1)、于虑
    (2)、入则无法家
    (3)、始一
  • 8、 通假字
    (1)、亲戚
    (2)、往之
    (3)、益其所不能
  • 9、 通假字
    (1)、略无
    (2)、蝉则千不穷
    (3)、窥谷忘
  • 10、 通假字
    (1)、但手熟
    (2)、徐以酌油沥之
    (3)、荡胸生
  • 11、 通假字
    (1)、其人然大喜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3)、对镜花黄
  • 12、 通假字
    (1)、尊君在
    (2)、学而时习之,不亦
    (3)、吾十五而志于学
  • 13、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一石。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也,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欲与常马不可得,能千里也?

    之不 , 食之不能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曰:“天下无马!“呜呼!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 14、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公。能,讲睦。人不 , 不独 , 使老有所 ,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 女有。货其弃于地也,不必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 盗窃而不外户而不大同

  • 15、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虽有嘉肴

    肴,弗食,不知其也;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半“,此之谓乎!

  • 16、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不知子矣;子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矣!“庄子曰:“请。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7、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北冥有鱼

    有鱼,其名为。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而飞,其翼若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以六月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18、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径寸之木,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石,罔不形,各具情态。尝余核舟一,盖大苏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 高二黍。中敞者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东坡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弥勒,袒胸露乳,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卧右膝,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木,右手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听茶声

    其船背稍 , 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四。而计其长寸。盖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 19、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从小丘西百二十步,隔篁竹水声,鸣珮环,心之。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石底出,为 , 为屿 , 为 , 为岩。青树翠蔓 ,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头,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石上。佁然不动,俶尔逝,往来翕忽 , 似与游者相乐。

    西南而望,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记之而

    同游: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20、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外人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路,处处之。郡下,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往。未果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上一页 235 236 237 238 2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