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要求完成写作。

    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创造民族的奇迹,让我读懂了“!”

    黄文秀,甘于奉献,勇于担当,走出无悔的人生,让我读懂了“。”

    井冈山人,从不改色,永不低头,投入火热的建设,让我读懂了“……”

    你生活中又有怎样的人,他/她用行动和品格,让你读懂了一个标点符号的深意。

    请以“你让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在横线上填写你选择的标点符号(、。,;!?……等),把题目补充 完整;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文体特征鲜明;

    ⑶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个人信息。

  • 2、在雪域边关,语言是孤独的盐,也是炽热的火。让我们一起进入文字的天地,感受“天 边边”战士的情怀,完成小题。

    当兵当到了天边边

    徐贵祥

    ①进入戈壁,除了一方恬静的蓝天,满眼尽是无垠的辽阔。突然发现窗外飘起如羽雪 花,这才确信,仅仅过了个把时辰,我们便从六月之夏进入高原隆冬了。再往前,什么也看 不见,天边一片苍茫。而那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正是我要去的地方——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军分区的吐尔尕特哨所。

    ②我们乘坐的是一辆被边防官兵谑称为“巡洋舰”的三菱越野车。越过海关口岸之后,就进入了雪山,道路变得模糊起来,一会儿山脊,一会儿谷底。车子如同在海洋中颠簸,忽 高忽低跳着走。

    ③终于到了一个山根下,“巡洋舰”大喘几口,总算不跳了。老远看见一道隐隐约约的 山脊,几个人影就在这隐约中向我们放大。近了,才看清几张腾着热气的年轻的脸庞。见面 之后,便一见如故地架起我们的胳膊,兴高采烈地把我们往山顶上拽。我曾经历过许多欢迎 的场面,但这几个兵对我的欢迎绝对是我所享受到的最真诚的一次。

    ④兵们委实很苦。在阗无人迹的高山雪原,远离人间烟火,连自己国家的电都用不上,用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电。长年累月就这五个士兵相依为命。因为运输线长,他们吃不上新 鲜蔬菜,收不到报纸信件,看不到电视听不到音乐。如果是大雪封山,一连好几个月只能靠 一条常修常断的电话线同人间联系。

    ⑤除了因运输不便造成的物资匮乏,最难忍受的还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巨大寂寞。但兵们 自然有他们的办法。他们会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每个人轮流讲述自己故乡和童年的故事,每一次都能讲出一些新鲜的情节和意趣。即使只有五个人,他们也照样举办联欢晚会,并且 把节目演得声情并茂。他们还会把一盘看了上百遍的录像带快速后退倒着看。他们能将能够 读到的一篇好文章倒背如流。他们就是在抵御艰难的过程中坚硬了男人的骨骼。而那些界 碑,则靠这些兵的体温焙热了尊严。

    ⑥我在观察这些兵的时候,心里忽然就涌上一层烫烫的感动。这里才是男人应该占据的 舞台啊。这里是苦了一点。可是,艰苦不正是男人的教科书吗?堪称卓越的男人,有几个不 是从艰难困苦中脱颖而出的呢?一个男人,一生中能够到昆仑山脊走一遭,到帕米尔风雪高 原的哨所里浸泡锻打一番,应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严格地说,没有经历过艰苦磨练的男 人,是永远也不会成熟的。

    ⑦我崇尚艰苦和能够承受磨难的精神,我把这种精神视为男人的必需素质。

    ⑧尤其令我欣喜的是,就在这五个已经赢得我由衷尊敬的士兵当中,还有一个列兵是我的乡亲。他在班里是最年轻的,极少说话,只是不断地用稚嫩的目光闪闪烁烁地看着我。送 我们下山的时候,列兵扶着我,突然有点神秘地问:你是安徽人吧?我说是啊,你是怎么知 道的?列兵说,我早就听出来了,怕首长们说我新兵蛋子没大没小地拉老乡关系,才没敢 问。这里安徽人少,每回上面有人到哨所来看望,我都留心有没有安徽人,可是每回都没 有。今天总算看见了一个安徽人,我觉得心里可亲了。

    ⑨列兵的话说得我怦然心动。我问列兵是安徽哪里的,他回答是巢湖的。当时我很想送 给他一点什么礼物。可是我只带了一篓青菜,那是送给吐尔尕特哨所全体士兵的,他们都是 我亲爱的兄弟,我没有权利同时也根本用不着给我的乡亲一份多余的偏爱。我问列兵想不想 家,列兵说当然想了,可是时间长了就好多啦。班里的几个老兵都跟哥哥似的,好着呢,这 里也是一个家。我说这就对了。你还年轻,年轻人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吃过这一段苦,人生 就丰富了。列兵点点头,亲亲地同时也是悄悄地叫了一声老乡,说,放心吧,我不会给咱们 安徽人丢脸的。

    ⑩合影的时候,我把列兵叫到了我的身边,我们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两只安徽手默默地 紧握在一起。拍完照,在上士班长的统一指挥下,我们一道唱起了那首流行于边防哨卡的歌

    ⑪好高好高的大坂/好冷好冷的冰山/好远好远的边关/当兵当到了天边边/守着好长好长 的国境线

    ⑫好冷好冷的明月/好长好长的思恋/好沉好沉的枪杆/当兵当到了国境线/抬头望白云故 乡在身边……

    (选自徐贵祥《向右看齐》,有删改)

    (1)、读全文,走进“天边边”战士不一样的生活。请梳理兵们的生存状态和应对方式。

    (2)、读语言,品味加点动词的妙处。

    近了,才看清几张腾着热气的年轻的脸庞。见面之后,便一见如故地架起我们的胳 膊,兴高采烈地把我们往山顶上拽。

    (3)、 读写法,从下面三组对比中选择一组,结合相关文段揣摩对比的作用。

    第一组:冷——热

    第二组:苦——乐

    第三组:个体——集体

    (4)、读人物,以“人+事+品格”的方式,分条概括兵们的形象。
    (5)、 读结尾,感受军歌中的心跳,写出歌声里包含的丰富情感。
    (6)、读警句,“艰苦不正是男人的教科书吗?”

    ①结合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②你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生“教科书”又是什么?他与“天边边”的 兵们相比有何异同?(提示:可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选择等方面分析)

  • 3、品读两则古文,透过人物对话和自述,体会古人的语言艺术,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阅读笔记:批注 1: “释” (意思是①____)和“颔”(意思是②____)两个细节很能表现人物特点。

    批注 2: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多么高超的语言艺术!怪不得康肃“笑而遣之”。

    【乙】王微曰: “吾小儿时尤粗笨无好,常从博士读小小章句,竟无可得,口吃不能剧读 , 遂意于寻求。至二十左右,方复观小说。每见世人文赋书论,无所是非 , 不解处即日借问,此其本心也。” 

    注:①王微:字景玄,南朝宋画家、诗人。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②剧读:流畅诵读。剧:疾速。③无所是非:不轻易评判对错。

     ——选自《宋书·王微传》,有删减

    批注 3:从“绝”(意思是③____)到“就” (意思是④____),预示着王微学习态度的转变。

    批注 4: “此其本心也”,人生智慧就在其中。

    【丙】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批注 5: “浮云”何止是眼里的“浮云”!这句诗充满智 慧,表达巧妙,令人深思。

    (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阅读笔记中提到的词语和句子。

    ①释: ②颔:

    ③绝: ④就:

    ⑤惟手熟尔:

    ⑥此其本心也:

    (2)、请结合批注1,揣摩卖油翁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3)、言语之中见智慧。结合批注2和批注4,分析卖油翁和王微不同的处世智慧。
    (4)、小文的科技小发明遭到质疑,小语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来鼓励小 文,你认为是否合适?结合批注5,写下你的看法。
  • 4、学校举办“语言有力量”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分组搜集整理资料。

    环节一:搜集整理

    革命历史组搜集了红色家书、抗战歌曲、革命日记等资料,同学们被深深打动了。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 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战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母亲 赵一曼 1936年8月2日

    ——摘自光明网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摘自《黄河大合唱》

    距山顶还有二十里的地方,就看见前面的人群走的(得)比蚂蚁还缓,像一条长蛇弯弯曲曲而上。

    我们的呼吸短促起来了,脚步也不知不觉地缓下去。我们踱上山顶……骄阳从天空正中疏散地放出光辉,紧紧的(地)吻着每个长征英雄的面孔。…… 

    我们周围的雪,洁白得十分可爱,令人回忆到“踏雪寻梅”的古典,而兴叹——白雪真可爱,梅花何处寻! 同时又加添了人类“盛夏赏雪”的乐 趣。

    ——摘自丁玲《红军长征记》

    科技创新组搜集了有关科技创新的古今文字资料,准备面向全班解说,整理如下:

    选题

    资料及解说

    结论

    古代浪漫想象

    现代科技成就


    治水

    大禹治水:开掘三百条大河,平息天下洪水。

    白鹤滩水电站:将金沙江水能转化为清洁电力,实现“化水为宝”,被誉为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科技创新领域,语言的力量:●可以化艰深为通俗,如:②____;●也可以③____,如大禹治水与白鹤滩水电站关联,既彰显了水电站工程的价值,又赋予其传承文明的精神高度。

    天空

    ① ____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为主体,“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两翼,在太空搭建中国宫,实现长期驻留太空的愿望,续写女娲的梦想。

    太阳

    夸父逐日:夸父决心追逐太阳,最终在途中渴死。

    人造太阳:中国自主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只需几克燃料就能释放相当于数吨煤炭的能量,被誉为“摘取终极‘能源圣杯’的钥匙”。

    飞行

    哪吒脚踏风火轮:双轮生风喷火,上天入地,速行万里。

    JF-22 超高速风洞:它可以复现 40 至90公里高空、速度最高达每秒10公里、相当于约 30 倍声速的飞行条件,为飞行器研制提供了一个地面的人造“飞行天空”。

    (选编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烟火字慧组走近衣食住行,发现日常生活里的言语魅力。

    旗袍设计说明:

    面料烟霞锦,如烟霭,如霞云,如山岚;淡青,微黄,朦胧,晕染成一匹美布。

    食品取名:

    雪落金陵:用山药泥、椰蓉、山楂片 打造菜品,模拟金陵冬景。

    声声乌龙:取自李清照词句,茶味与奶油顶搭配成独特茶饮。

    衣之雅韵

    食之逸趣

    住之诗意

    民宿广告:

    枕水而居、一帘烟雨读春秋。

    原木家具广告:

    每道木纹里、都藏着树的诗行。

    行之浪漫

    导航提示语:

    今日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皆是坦途。

    有时候停下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材料整合自网络)

    (1)、环节二:探究发现

    ①请帮助“科技创新组”依次补充资料中的三处空白。

    ②革命历史、科技创新、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语言。请探究“语言的特点”,总结“语言的 力量”,思考语言在三个领域的共同本质。

    领域

    革命历史

    科技创新

    日常生活

    语言的特点

    善用描写和抒情,用词或关切或激昂。

    善用比拟、排比等修辞,用词工整有意味。

    语言的力量

    使革命情怀更加突出,更能打动人心。

    使科技成就易于理解,扩大传播范围。

    共同本质

    (2)、环节三:表达呈现

    ⑴活动结束后,请参照以上材料的语言智慧,从A、B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任务A:记录一则生活中让你惊叹的“语言智慧” (如招牌、广告、通知、人际交往 等),分析其语言特色。(注意:分析的角度要与已有材料不同。)

    任务B:针对一个生活中你认为语言表达不理想的例子,尝试用有创意的语言重新设计。

    ⑵好的小说一定“语言有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 5、 请完善横线中的内容,跟着诗词来一场充满雅趣的旅行吧! 

  • 6、 【拍摄宣传视频】班级拍摄“火热青春”主题短视频,请修改或补全相关内容。

    ●景别:全景

    ●解说词:定格青春笑脸,谱写成长诗篇! 

    (点评:简洁有力,句式整齐有气势。)

    音乐:舒缓的轻音乐 

    ●景别:中景

    ● 解说词:①教室里,我们跟随老师探索知识的奥秘。我们把火热的青春跃动在篮球场。

    (点评:建议调整分句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美。)

    音乐:②

    ●景别:③

    ●解说词:静默在教室角落的绿植,④

    (点评:加入直接或间接抒情,效果会更好。)

    音乐:悦耳的鸟鸣

    小贴士:依据不同的拍摄需求,景别一般包括远景、中景、近景、全景以及特写等。

  • 7、 【设置植物角】请为班级植物角“绿萝”补全“植物心语”。

    向下扎根,是对土地的承诺;

    向旁舒展,是对世界的拥抱。

    我用每一片绿叶,编织教室的春天。

  • 8、 【贴对联】教室门口要张贴对联。根据上联的短语结构,最适合张贴的下联是(   )。

    上联:墨海泛舟撷取星辰织锦梦

    下联:____

    A、笔耕不辍汇聚知识筑根基 B、绿茵跑道挥洒汗水写青春 C、书山探路攀登日月筑雄才 D、画卷铺展长河滔滔抒豪情
  • 9、 【制班牌】请根据“谨行斋”的雅号和图案,解说班牌寓意。

  • 10、 【取班名】以下是两个班级的雅号,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雅号:①(wù) 微堂

    寓意:在细微处得真知,于思考中获大智慧。

    雅号: 启②(fēi) 轩

    寓意:打开心灵大门,探索知识宝藏,③____,成就梦想。

    (1)、 请在①②空缺处填写适合的汉字。
    (2)、 选出最适合填入③处的成语(   )。
    A、心有灵犀 B、锲而不舍 C、耐人寻味 D、当之无愧
  • 11、【名著阅读】
    (1)、文本互证、课内外迁移是名著阅读的有效方法,下面是小越做的阅读卡片,请你补充对应的内容。

    【备注】《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八下课文篇目

    选择阅读《经典常谈》的对应章节

    相关内容摘录及批注

    章节概括

    《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

    摘录:他(杜甫)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批注:杜甫把民间疾苦写进诗里,“诗史“果然名不虚传!

    梳理了从乐府、古诗到唐宋诗的诗歌发展史。

    ②《

    《“三礼“第五》

    摘录: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批注:原来政治制度是从礼发展演变过来的。

    探讨了礼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其内涵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

    《北冥有鱼》

    《诸子第十》

    摘录: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不齐(多变的,可变的)是自然的。批注:庄子看到了自然万物的变化。

    《马说》

    《文第十三》

    摘录:他(韩愈)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批注:④

    介绍了中国从卦爻辞到白话文的散文通史,以及各个时期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2)、小越负责布置校园图书展,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旁摆放了《牛虻》这本书,请结合前者的相关情节,阐述其中原因。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被看见,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层次的渴望。我们渴望被人真正地在意,渴望被接纳与需要,渴望得到欣赏和认可,渴望身处低谷时得到理解。如果每个人都能被看见,获得善意的力量,传递出去,就能看见别人。

    请以“这一次,我被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1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北平的庙会

    张中行

    ①记北平的庙会颇难,因其太杂。地大庙破,人多物杂,老远望去就觉得乱嘈嘈,进去以后更是高高低低,千门万户,东一摊,西一案,保你摸不着头脑。但你看久了以后,也会发现混乱之中正有个系统,嘈杂之中也有一定的腔调,然后你才会了解它,很悠闲地走进去,买你所要买的,玩你所要玩的,吃你所要吃的,你不忍离开它,散了以后,再盼着下一次。

    ②赶庙会的买卖人是既非行商,又非坐贾,十天来一次,卖上两天又走了,正像下乡的粥班戏,到了演期,搭上台子,就若有其事地吆喝起来,等到会期一过,就云飞星散。庙会的末天的晚上,他们或推车,或挑担,离开这个庙,去到另一个庙,地方总新鲜,人与货仍是那一群。

    ③庙会里货物的种类可真多,大至绸缎古玩,小至碎布烂铁,无论是居家日用,足穿头戴,或斗鸡走狗,花鸟虫鱼,无所不备。只要你有所欲,肯去,它准使你满意,而且价钱还便宜。庙会的交易时刻是很短的,从午后到日落,在此时以外没有人去,去也没有人卖。时间短而买卖多,所以显得特别匆忙。人们挨肩挤背地进去,走过每一个摊,每一个案。庙会的东西很少言不二价,常去的人自然知道哪一类东西诳多,哪一类东西诳少,看好了,给一个公道价,自然很快成交。

    ④北平这城有她自己的文化,有她自己的风格,不管你来自天南海北,只要你在这里住久了,也会被她融化,染有她的习惯,染有她的情调,于是生活变成“北平的“了。然而在这同一北平的情调之中,也分成三、六、九等,譬如学生是一流,商贾是一流,而住家则另是一流也。

    ⑤严格说起来:北平的情调应该拿住家来代表,也唯有住家的生活才真正够得上“北平的“,这一点不能详说了。———我总以为北平的地道精神不在东交民巷、东安市场、大学、电影院,这些在地道北平精神上讲起来只能算左道,摩登,北平容之而不受其化。任你有跳舞场,她仍保存茶馆;任你有球场,她仍保存鸟市;任你有百货公司,她仍保存庙会。

    ⑥地道北平精神由住家维持,庙会为住家一流而设,所以庙会也很尽了维持之力。譬如以鞋为例:纵然有多少摩登女子去市场买高跟,然而住家碧玉仍然去庙会寻平底,她们走遍所有的鞋摊,躲在摊后去试,试好了,羞答答地走回家去 , 道上也许会遇见高跟鞋的女郎,但她们不羡慕那些,有时反倒厌恶,她们知道穿上那种鞋会被胡同里的人笑话,那是摩登,是胡闹。

    ⑦市场是摩登,庙会是过日子,过日子与摩登大有分别,所以庙会的货物不求太精,只取坚而贱,由坚而贱中领略人生,消磨日子,自然会厌弃摩登,这是住家的可取处,也是庙会的可取处。由住家去庙会,买锅买炉,买鞋买袜,看戏吃茶,挑花选鸟,费钱不多,器用与享乐两备,真是长久过日子之道。摩登不解此,笑庙会嘈杂,卑下,只知出入市场,照顾公司;一到自己过日子,东西不是,左右无着,然后哭丧着脸,怨天尤人,皆是不解庙会,离开住家之病也。

    ⑧庙会专为住家而设,所以十天中开上两天也就够了。住家中有老少男女,色目不同,趣味各异,庙会商人洞明住家情形,预备一切住家需要的东西,不管你是老翁、稚子,或管家的主妇、将出阁的姑娘,只要你去,它准使你有所欲,或买或玩,消磨半日,眉开眼笑地回去。

    你是闲人雅士,它有花鸟虫鱼;你是当家主妇,它有锅盆碗箸;你是玩童稚子,它有玩具零食;你是娇媚姑娘,它有手帕脂粉。此外你想娱乐,它有地班戏,戴上胡子就算老生,抹上白粉就算花旦,虽然不好,倒也热闹,使你发笑,使你轻松。

    ⑩就按我自己来说,是非常爱庙会的,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去,我想旁人也应该这样。人生任有多少幻想,也终不免于过小家日子,这是快乐的事,也是严肃的事,而庙会正包含这两种情调,所以我爱它,爱每一个去庙会的人。有一次,我从庙会里买回两只鸟,用手提着向家里走,路上常常有人很亲切地问:

    ⑪“这只鸟还好哇,多少钱?“

    ⑫我一个个地答复,有时谈得亲热了,不得不伫立在道旁,听他的批评,他的意见,有些人甚至唠唠叨叨地说起他的养鸟历史,热切地把他的经验告诉我,看样这些人也是常去庙会的。庙会使人们亲密,结合,系住每一个人的心。

    1936年5月9日

    (选自《张中行全集》,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平的庙会,混乱中有个系统,嘈杂中又有一定的腔调,让人去了一次,忍不住想去第二次。 B、庙会的货物价格说一不二,没有什么水分,看好了商品,给个价就成交,这令买卖双方都放心。 C、作者认为世人熟知的东交民巷、东安市场、大学、电影院这些,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北平精神。 D、第⑦段把市场与庙会进行对比,表明庙会的东西价廉物美,居家必备,表述作者对庙会的偏爱。
    (2)、文章以“北平的庙会“为题,第④⑤段却宕开一笔写北平的文化、情调。第④⑤段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⑴她们走遍所有的鞋摊,躲在摊后去试,试好了,羞答答地走回家去。(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⑵你是闲人雅士,它有花鸟虫鱼;你是当家主妇,它有锅盆碗箸;你是玩童稚子,它有玩具零食;你是娇媚姑娘,它有手帕脂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请以最后三段为例,加以分析。
  •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足球社开展“体育赋能,守护青少年健康“主题学习活动,热爱运动的小越搜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分学段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深入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选自《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材料二:

    某省2005-2019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呈动态变化,具体如下表:

    某省2005-2019年不同组别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比较

    类别

    组别

    2005年

    2010年

    2014年

    2019年

    人数

    检出人数

    人数

    检出人数

    人数

    检出人数

    人数

    检出人数

    性别

    4088

    225(5.5%)

    4549

    312(6.9%)

    5107

    422(8.3%)

    8090

    1024(12.7%)

    3550

    133(3.7%)

    4451

    143(3.2%)

    5126

    267(5.2%)

    7850

    695(8.8%)

    年龄/岁

    7-9

    1914

    129(6.7%)

    2258

    160(7.1%)

    2546

    198(7.8%)

    4139

    458(11.1%)

    10-12

    1925

    106(5.5%)

    2311

    159(6.9%)

    2572

    219(8.5%)

    4467

    571(12.8%)

    13-15

    2043

    74(3.6%)

    2247

    74(3.3%)

    2574

    189(7.3%)

    3838

    395(10.3%)

    16-18

    1756

    49(2.8%)

    2184

    62(2.8%)

    2541

    83(3.3%)

    3496

    295(8.4%)

    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学业压力差异,普遍存在每日身体活动时间不足的情况。部分地区出于安全考虑,导致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无法达到显著成效的运动量和频率。学生的超重问题增多。

    (摘编自《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12期)

    材料三:

    某市某学校聚焦学生休质健康和综合素养提升,让山区学生爱上体育,享受运动乐趣。一是丰富体育供给。除常规的足篮排乒羽项目外,学校利用区域资源,开设民族体育项目、山地体育项目、生态体育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二是建设AI操场。学校根据中小学校田径场、篮球场、小操场等运动场所的环境特点,设置并开发AI体育导师系统,让学生能够在AI导师的指导下自行开展锻炼。同时,AI导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和评价,有效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三是打造区域竞赛体系。学校组织班级体育比赛,并承办区级体育赛事,搭建学生体育活动展示的平台,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区域体育竞赛体系。四是对学生运动健康实施预警式管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足踝健康、脊柱侧弯筛查,建立台账,设立“小胖墩减肥班“。

    (选自《现代教育报》2025年3月12日)

    材料四:

    国家对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长的规定,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调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提法。第一阶段是以限制学生参加活动为主。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全国各级学校由于功课过重、社团活动过多,加上卫生工作注意不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个阶段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主要是以限制学生参加过多的课外体育和社团活动而提出的。第二阶段是以立法成规,保障1小时体育活动为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自此,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列入了法规,成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第三阶段首次明确学生体育锻炼1小时为校园时间。这是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是在学校内进行的。第四阶段是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这2小时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校内外,主要指向中小学生,大学生没有强制要求。

    (摘编自《体育学刊》2025年第2期)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以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B、AI体育导师能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锻炼,还能根据学生的运动数据提供科学指导。 C、最初阶段明确体育锻炼时长的目的,是限制学生参加过多的课外体育和社团活动。 D、现阶段国家对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长不少于2小时的规定,主要指向中小学生。
    (2)、小越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省2005-2019年调研结果显示,男生每次的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女生,2019年差异最大。 B、某省超重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可见导致超重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C、学校开设常规和有区域特色的体育项目,让学生爱上体育,并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D、根据国家对学生体育锻炼时长的阶段划分,第三、四阶段都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内进行活动。
    (3)、研究了上述材料,小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已全面建成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并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 B、超重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大,每日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在校运动成效不显著的情况。 C、国家对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长规定的变化,与现实需求有关,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D、学生体育锻炼时长的要求,始终以法规形式呈现,彰显了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
    (4)、足球社拟举办班际足球比赛,请你以社长的身份,结合材料向学校陈述理由。
  • 1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上阙中“风和雨“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2)、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加点词“一任““只有“。
  • 1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余与芸寄居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展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

    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二黍许/两人移动 B、中轩敞者舱/不足外人道也 C、时华夫人以两女芸识字/隶而 D、随时可/即刮目相待
    (2)、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B、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C、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D、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

    ⑴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⑵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4)、【甲】文核舟之“巧“与【乙】文活花屏之“妙“分别体现在哪?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 17、古诗默写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君子好逑。(《关雎》)

    ②黄发垂髫,并。(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

    ④是故 ,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⑤《北冥有鱼》中以比喻、夸张的修辞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⑥小越漫步东山湖公园,那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让人不由想起““(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两句诗。

  • 18、学校拟举办“穗粤有声·传情岭南“主题演讲比赛,小越拟写了一份演讲提纲,请你补全表格内容。

    文章结构

    内容要点

    开头

    以粤语童谣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演讲主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主体

    。(根据以下内容,概括要点)

    粤语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的“活化石“;粤语不仅是一种方言,还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

    粤语的传承现状。

    调查显示,如今部分青少年虽听得懂粤语,却因日常生活使用粤语的场景逐渐减少,难以流畅表达,年轻一代中能使用地道粤语进行表达的人数不断下降。

    粤语的推广举措。

    如举办粤语童谣创编大赛;开发粤语学习小程序;

    。(仿造示例,写两条举措)

    结尾

    。(设计演讲结束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50字以内)

  •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学期,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15分钟课间“方案,提高了学生体质。 B、借助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技术,央视春晚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金蛇“舞动的奇幻效果。 C、“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论。 D、“粤剧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粤剧、接触粤剧、认识粤剧,近距离体验粤剧的魅力。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广州六月的天气经常风云变幻 , 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风而交加,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B、他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旁征博引,强词夺理 , 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2025年国际花卉艺术展在广州云溪植物园开幕,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 展区内热闹非凡。 D、在绿色能源技术应用方面,广州全运会的场馆建设始终站在行业的风口浪尖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