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下面空格处填写古诗文名句。

    古人常借诗词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在面对困境时,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 “”展现出乘风破浪、实现理想的豪迈与自信。中秋佳节,不能与亲人相聚,人们常引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祝愿 ,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表明自己心系百姓、胸怀天下,这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动容 。而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了却君王天下事,”渴望为君王完成统一大业,赢得英名,尽显其爱国的壮志豪情。

  • 2、甲辰蛟龙去,乙巳灵蛇来。2025蛇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欢度农历新年,小语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
    (1)、下图是小文展示的“春”字的篆文写法,请你补全解读。

    上部是“草”,表示草木重新发芽吐绿;中间是“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下部是“日”。整个字形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二和小贴士,描述图一2025年央视春晚主标识并解释其寓意。

           

    小贴士:

    巳,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节选自《说文解字》) 巳,本义是胎儿,引申指后嗣。

  • 3、阅读名著,启智增慧。下面是初三某位同学摘抄的名著片段,请你阅读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文段一】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A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   一道烟走了。

    (《水浒传》)

    【文段二】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B,B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   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儒林外史》)

    (1)、【文段一】中A是①(人名);【文段二】中B是②(人名)。
    (2)、从汉字的演变看,“走”的本义是“跑”。以上文段中,“A”一道烟走了,“B”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同是“走”的结局,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形象特点。请结合两部作品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著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冥有鱼》都属于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B、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孟子,是对孟轲的尊称。 C、持节,是手持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遣军队的凭证。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
  • 5、请选出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     )

    ①因为,青春,是奋斗的年龄,是担当的年华,更是铸就“中国的脊梁”的黄金时期。

    ②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的脊梁”。

    ③回望历史长河,无数先辈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④这些先辈,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后人的前行之路。

    ⑤今天,我们年轻一代更应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以青春之名,铸就新的“中国的脊梁”。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 6、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该部小说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简·爱》问世以来,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它不但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元素。英国乃至世界其他各国的青年,有不少都是通过这部书了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学习很认真,经常拿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热心助人的小李一直坚持做义工,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C、在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团结合作,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D、市民中心的外形以大鹏展翅为灵感,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颇受好评。
  • 8、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修葺       烦琐       妇孺皆知       言外之义 B、斑斓       屏嶂       微不足道       一筹莫展 C、荒僻       抱歉       以身作则       毛骨悚然 D、俯瞰       取缔       眼花瞭乱       殚精竭虑
  • 9、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jié)       秀(qí)       重(mán)       摩肩接(zhǒng) B、(xī)       日(lì)       阔(chuò)       怒不可(è) C、婷(píng)       利(xī)       静(mù)       两悉称(zhū) D、囵(hú)       国(shāng)       桥(tù)       振聋发(kuì)
  • 10、读书真正带给我的是内心的富裕 , 它帮助我度过了生活中那些迷茫、孤独、无助的时刻,一次又一次帮我打开新世界大门。初读《红楼梦》时,我无法理解林黛玉。她的娇弱在我眼中不过是niǔ ní zuò tài,她的隐忍又让我觉得她性格nuò ruò。然而,当我再次翻开这本小说,沉浸其中,我才真正了解了她的才华,读懂了她的眼泪,明白了她的向往。林黛玉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丰满,她的情感和命运让我深感共鸣。读《红岩》时,我常常被感动。许云峰被秘密处决的时候,即使身体伤痕累累,仍正襟危坐 , 并朗声道:“走!前面带路。”面对死亡,他满怀革命的rè chén,决心取义成仁。先烈们血染红岩、坚守初衷 , 才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不仅读书让我在精神上得到了滋养,更引领我在实践中掌握了面对各种艰难险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niǔ ní zuò tài                    ②nuò ruò            ③rè chén

    (2)、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裕 B、正襟危坐 C、取义成仁 D、初衷
  • 11、请观察下面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汉字规范正确地临写在田字格中。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绝壁上的奇迹

    卢文芳

    ①早就听说遂川县大汾镇高兴村有一条险峻的挂壁公路。怀着好奇与探险之情,我选择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前往高兴村,来一场挂壁公路的探秘之旅。

    ②从大汾镇竹坑村出发,前往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高兴村。一路上雾气变幻着身姿,轻盈洒脱;高山流云如诗如画,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诗意;山野碎碎的白花密集地开满了枝头,路旁的黄色小花也在夏风中绽放。天地间充斥着生生不息的豪情,风里藏着不屈不挠的斗志。

    ③这条全长2000多米的挂壁公路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高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披荆斩棘,通过人工苦力在山崖间凿出的一条石壁公路。

    ④挂壁公路的壮观景象令人惊叹不已。它是一条悬挂在峭崖上的曲线,长度2000余米,宽3米多,只能容一辆车前行,挂壁公路九曲十八弯,是绝壁上的人间奇迹。

    ⑤山路崎岖,小车在山间穿行,仿佛是在云端漫步。小车行驶在挂壁公路上,车轮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我闭上眼睛,听着车轮与路面接触的声音,感受着山风带来的凉意。有时候,我会猛然一惊,发现自己正身处悬崖峭壁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顿时胆战,无所适从。

    ⑥到达山顶时,我回头观望挂壁公路,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与满足感油然而生。挂壁公路犹如一条巨龙,从山脚蜿蜒而上,穿越崇山峻岭,盘旋而上,一直延伸到山顶。苍穹之下,挂壁公路像一条挂在山间的飘带,溪流欢快地在岩石间跳跃,峭壁上树木繁茂,山间的鸟儿欢快地歌唱。这条狭窄的挂壁公路,如同一把六弦琴,弹奏着生活的乐章。

    ⑦生命原本就是一种体验,体验中有我对人生的思考。

    ⑧挂壁公路地处巍巍罗霄山脉中段,因通村公路挂在半山腰,人称“挂壁公路”,最险的地方叫红旗坳。

    ⑨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巨大的山体訇然中开,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口子,无数的碎石从裂缝中落下。一瞬间,阳光倾泻而下,碎金般在裂缝处闪烁。那是大山在颤抖,也是生命的乐章在低吟。经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战天斗地,牺牲了三名共产党员的生命,“一线天”山路豁然呈现在眼前,天堑变通途。开凿大山的村民们抑制不住开天辟地的欣喜,爬上坳顶,插上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这里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旗坳”。

    ⑩仰望“一线天”,它如同一面直立的天际线,直插云霄。倚在绝壁上的青松倔强地向上生长。“一线天”公路仿佛在告诉我: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才能走出这片天地。高兴村用生命开凿而成的“一线天”,给人一种苍茫而神秘之感。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一线天”会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你会看到天空中的云雾在山峰之间游走,仿佛是天地间的精灵在舞蹈,置身其中,犹如踏入仙境,飘飘欲仙之感顿生。

    ⑪站在“一线天”下遥望对面的峡谷,一条瀑布从绝壁上倾泻而下,山轰水鸣。瀑布的水流在岩石上跳跃,溅起一片水雾。这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色,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在这里,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力量。

    ⑫阳光下,红旗坳景区的青山环抱着我,我尽情吮吸着夹杂着青草味、花香的清新空气。路旁“石泉”里的甘甜泉水滋润了我的心田,路旁亭子柱子上的“红旗坳上近观千年险壁,半山亭中遥望一线奇峰”的诗句,告诉我心静方可明智。伫立在红旗坳景区铁栏杆前俯瞰,山谷一片寂静,深涧如一块块和田青玉遗落谷底,静卧于乱石中。千山万壑尽收眼底,富有层次感的远山如黛,天际一片碧蓝,偶尔几朵洁白的云漂浮而过,一切都那么自由与空旷。

    ⑬江山如此多娇。面对如此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无力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和幸福。

    ⑭高兴村的挂壁公路不仅是连接村庄与外界的纽带,更是村民们生活的必经之路。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这里的村民们都会在这条公路上穿梭往来,他们的身影成为这条挂壁公路最美的风景。他们用勤劳和汗水守护着这条公路,也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节选自《江西工人报》,2024年8月20日,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第②段中对大山深处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高兴村自然环境的恶劣。 B、作者抓住挂壁公路中最险要的“一线天”进行了详细描写,更有利于表达情感。 C、“红旗坳”因“一线天”山路开通后村民在山坳顶插上了一面五星红旗而得名。 D、作者在文中综合使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讲述游历中表达哲思。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有时候,我会猛然一惊,发现自己正身处悬崖峭壁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顿时胆战,无所适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苍穹之下,挂壁公路像一条挂在山间的飘带,溪流欢快地在岩石间跳跃,峭壁上树木繁茂,山间的鸟儿欢快地歌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我”在这场挂壁公路的探秘之旅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概括。
    (4)、这篇文章在某杂志发表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将高兴村村民称为“当代愚公”。请回忆《愚公移山》的故事,结合本文内容,说说这种称呼是否合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大运河申遗成功20周年之际,班级开展“你好,中国大运河”主题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在漫漫岁月中,大运河流经的城市,曾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交流的重任,大运河昔日承载的繁忙水运,为这些城市的人口聚集和贸易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近代,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方式的革新,18座大运河沿线城市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运河,是一个大跨度的整体联线型文化遗产项目。对国人来说,它不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更是生态的长廊、流动的文化、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在古代,市井、金钱,沿着京杭大运河交汇、蔓延;现如今,它的文旅价值、生态功能,仍旧涵养着沿岸城市。

    (摘编自《新京报》,2024年6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开凿连接不同水系的运河,铺展出一幅流动的历史长卷。

    ②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启了扬州这座大运河“原点城市”2500多年的建城史,也开启了大运河2500多年的生命历程。这一举动加强了南北文化的沟通,促进了华夏文明圈更加紧密地联系,开启了一个跨越2500年的奇迹。

    ③隋唐大运河的南北贯通,就是大运河生长历史的第二个关键节点。1400年前,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隋唐大运河,一条沟通华夏南北的水运交通大动脉就此形成,见证着沿岸的经济与文化繁荣。江南财富、粮食源源不断地运抵都城,绮丽缤纷的南方文化与气势恢宏的北方文化顺着运河在此交融。

    ④元朝,中国大运河迎来“裁弯取直”工程。这项工程的规划者其实是郭守敬。他主持开挖建设了通惠河,打通了京杭大运河进入到大都城的最后一公里,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生长历史的第三个关键节点,使得南方的漕粮源源不断地运抵北方,就不需要再绕道洛阳。

    ⑤如今,大运河依然悠悠流淌,千里通波。它连接起沿岸城市,滋养着两岸人民,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2024年7月9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水容万物。大运河的南北交流,不仅在于有形的“物”,更在于人来人往中无形的文化融合。

    ②百戏之祖昆曲,在元末明初年间,还只是起源于昆山一带,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清曲小唱。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江浙一带铺行林立,商业繁荣,茶肆、酒楼、饮食等娱乐服务行业飞速发展,文人雅士汇聚其间,沉浸于昆曲“功深圆琢,气无烟火”的水磨腔调中。慢慢地,昆曲文化利用水路沿京杭运河走遍了大江南北,将婉转的唱腔传播得更远。

    ③昆曲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过程折射了大运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齐鲁晚报》,2024年6月22日,有删改)

    【材料四】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重磅发布系列融媒体项目,其中,“世界运河‘骑’遇记”网络接力活动,将从中国大运河出发,集结世界各地青年,沿着各大洲不同国家的著名运河进行骑行接力。本次活动以绿色、健康的形式,通过来自世界青年们的镜头展现运河沿线的风光美景、生活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骑行之旅,更是文化之旅、友谊之旅,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大运河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为未来吸引国外青年到访中国大运河,并在此亲身体验这一人类文明瑰宝打下良好基础。

    (摘编自“新华报业网”,2024年7月5日,有删改)

    (1)、根据以上材料,同学们展开讨论,以下讨论结果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河昔日承载的繁忙水运,为沿线城市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交流的重任,现如今,其文旅价值、生态功能,仍旧十分突出。 B、经过公元前486年到元朝不断地开凿,大运河连接起不同水系,千里通波,滋养着沿线城市的人民,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C、百戏之祖昆曲,在元末明初年间,还只是起源于昆山一带,后来利用水路沿京杭运河走遍了大江南北,将婉转的唱腔传播得更远。 D、“世界运河‘骑’遇记”活动是沿着七个国家的运河进行骑行接力,以绿色、健康的形式,展现运河沿线的美景、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
    (2)、下图是同学们根据【材料二】制作的“大运河的蝶变史”,请你阅读材料,将其补充完整。

    (3)、阅读【材料四】后,同学们也想设计一项适合初中生参与的“运河+______”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三】确定活动主题,并阐述活动设计的原因及价值。
    (4)、活动中,同学们还参与了中国大运河官网组织的标识方案征集活动,大家一致认为下面这个标识很赞,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率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威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①中贵人:宫中受宠的人,指宦官。②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更。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亚夫”是指《周亚夫军细柳》中被汉文帝称为“真将军”的西汉名将周亚夫。 B、“皆以力战为名”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两个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中贵人将骑数十纵”与“将以下骑送迎”两句中“将”都是“率领”的意思。 D、“苦”的本义指苦于,“而苦程不识”这句话的意思是(士卒)苦于不能跟随程不识。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有勇有谋,追击匈奴人时,命令骑兵左右包抄,亲自杀死二人,生擒一人。 B、李广张弛有道,行军时士兵可自由行动,夜里不敲打刁斗也不派士兵巡查敌情。 C、文章结尾处用对比的手法,从侧面凸显了李广高超的军事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D、文章以叙事为主,摘选李广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展现其“飞将军”的形象。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为(     )

    击刁斗A士吏B治军簿C至明D军不得休E息F然亦未尝G遇害

    (4)、借助下面资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率百骑往驰三人。

    【文言文小贴士】

    驰:①赶着马快跑,驱马追赶;②传播,传扬;③向往。

    (5)、读完此文,有人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 15、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小题。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这首词写于绍兴八年,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岳飞已取得了很多重大战役的胜利,但他却遇到了来自朝廷权贵的阻挠,使他无法反抗命令。②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又叫长短句,“小重山”是词牌名,“昨夜寒蛋不住鸣”是题目。 B、首句用“寒蛩”点明季节是深秋,以静衬动,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深秋夜景图。 C、“千里”一词暗示词人梦回中原地区,表明词人睡梦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 D、整首词感情基调是悲凉,正如王奕清所评价的“梦想旧山,悲凉悱恻之至”。
    (2)、下阕中词人“欲将心事付瑶琴”,请结合全词,谈谈岳飞想诉说的心事有哪些?
  • 16、品味山东,放眼全国。你和小鲁领略了祖国湖山之美,重温了古圣先贤的名言金句:“大漠孤烟直,①”是王维用苍劲的笔力,描绘的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② , 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在《饮酒》(其五)写出的人之闲逸而自在,山之静穆而高远,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无可奈何花落去,③”是晏殊在《浣溪沙》中感慨时光流逝,透露出的某种生活哲理;“④”是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描绘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
  • 17、研学中,你和小新途经泰安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你们参与了里面的部分活动。
    (1)、恰逢博物馆开馆,馆内发布了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10月1日上午9时15分,我国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开展极高海拔自动气象站架设、峰顶冰雪测厚、冰芯钻取及雪冰样品采集等多项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此次科考共有来自4支科考分队12个科考小组、1个保障支撑小组的12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卓奥友峰科考现场总指挥安宝晟介绍,科考活动将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考察研究,揭示极高海拔地区变化和极端过程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2)、正值暑假,很多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为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博物馆邀请小新拟写“实践活动注意事项”。里面有两处错误,请你帮助改正。

    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敬爱的同学们: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遵守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24年6月13日

    泰安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博物馆

    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应改为“”。

    ②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两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 18、研学途中,你和小鲁参与了主题为“自然·生命·和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了做好整本书阅读规划,设计了《昆虫记》专题阅读活动计划表,请你根据提示完善表格。

    《昆虫记》专题阅读活动计划表

    课时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第1课时

    介绍昆虫

    积累科学知识

    第2课时

    创建“昆虫实验室”

    培养探究精神

    第3课时

    打造“人气昆虫榜”

    撰写推荐词

    第4课时

    编撰“昆虫世界”剧本

    个性化写作

    锻炼科学思维

    (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小鲁在阅读此作时发现某版本目录(如下)尤为契合作者的写作追求,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作品的创作特色。

    目录(节选)

    蝗虫——追逐阳光的歌手            109

    被管虫——聪明的裁缝…………114

    愚蠢而执着的松毛虫……………128

    与人类争食的卷心菜毛虫………145

    寄生虫狡猾的行猎………………149

    天才的纺织家……………………154

    万能的几何学家…………………161

    聪明的电报学家…………………165

  • 19、研学途中,小新记录了自己的见闻感受,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往里看,京杭大运河边百花争奇斗艳 , 热闹非凡。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泰山国际湿地公园内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C、东昌湖漂亮而又神奇,自然而又潇洒,大自然别具匠心地把山、岛、森林、湖面、渔船、芦苇荡、荷花池、落日夕阳、袅袅炊烟……和谐统一地结合在一起。 D、孔庙大成殿内雕梁画栋,古朴高雅,人物雕像栩栩如生 , 大型图案翔实古朴,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三千年前的历史画面。
  • 20、暑假期间,你和你的朋友小鲁研学山东,欣赏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体悟灿烂的齐鲁文化。查阅了各项攻略和资料,把研学感受记录下来与你分享。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①…因电影《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全国的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承纳了鲁、苏、皖、豫四省八个地区的来水。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至今仍能通航。微山湖湿地公园已入选②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我本以为湿地就是一片有很多水洼的地而已,可一到微山湖湿地,我就实吃了一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池,池中盛开着几朵娇嫩的白莲,在碧玉盘的衬托卞,显得更加妩mèi动人。这就是湿地吗③接着往里面走,一池一池荷花就在眼前闪亮登场了④她们由纤细修长的杆支撑着,亭亭玉立,那花朵又有如赤血丹心,红得那样柔美。“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此言不谬也。通过她们吐出的缕缕幽香,使得人们沉醉其中。蜜蜂闻味儿赶来,穿在鲜花丛中,享受着工作的乐趣,似乎也观赏着、品味着那些优雅的荷花。不,那不是花,那是一群ē娜的少女,是天仙下凡!她们有着一股可以与一切生灵交流的灵气,还拥有可令人立刻爱上她们的无限魅力。

    (1)、小鲁有两个字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A、魅   zhuó   suō   娥 B、媚   zhuó   suō   婀 C、魅   zháo   shuō   婀 D、媚   zháo   shuō   娥
    (2)、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     )
    A、 B、 C、 D、
    (3)、第二段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通过她们吐出的缕缕幽香,使得人们沉醉其中。

上一页 309 310 311 312 3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