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甲诗首句中“杨花”指 , 次句中“龙标”指代。(2)、两首诗都借意象“”来表达情感,但却有所不同。甲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乙诗的感情基调是的。 -
2、在“丰富人生的古诗文”主题演讲会上,语文老师做了如下开场白,请阅读后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古诗文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学古诗文,可以欣赏胜景,我们可以借《观沧海》中的“树木丛生,①。② , 洪波涌起”来感受曹操笔下的宏伟气象;学古诗文,可以寄托乡思,我们可以借《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③”来体会王湾的思乡愁绪;学古诗文,可以坚定信仰,我们可以通过《<论语>十二章》中的“④ , 匹夫不可夺志也”来比肩孔子恪守信念、矢志不渝的形象;学古诗文,可以感悟人生,我们可以借《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⑤”来体味飘零游子的凄苦愁楚;学古诗文,可以反思人生,我们可以通过《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⑥”来品悟杜甫对物是人非的感慨。让我们共同拥抱生活,去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吧!
-
3、为了使“友谊与成长同行”文化墙的内容更加丰富,学校增设了“有朋自远方来”版块,下面是小燕和小赵关于新版块的讨论,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小燕:新版块真的很有意义,它(甲)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关于“朋友与友谊”的诗文佳句,(乙)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不过现在新版块的标题还没有确定,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小赵:我觉得“志同道合”可以作为新版块的标题。古语有言“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了一起。
小燕:我觉得“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名言也可以作为新版块的标题。
小赵:那我们快去把想法告诉学校吧。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 而是 B、如果 那么 C、不仅 还 D、因为 所以(2)、请你为新版块再写两条关于交友的诗句名言,以作为备选标题。 -
4、下面是小冀为学校的文化墙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每当说起“朋友”一词时,我们内心霎时就会涌起一股暖流。高兴欢呼时,朋友可以与你一起分享快乐;(máng rán wú cuò)时,朋友能帮你(zhù xù)力量。朋友是一束阳光,温柔地照在你的身上;朋友是一首歌曲,在你忧伤时会响起悠扬的曲调;朋友是烟波_________(浩渺/浩繁)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你找到方向。有了朋友,我们的心就有了_________(下落/着落),有了寄托。与朋友携手前行,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沐浴在托阳光下,看到美不胜收的风景。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霎时(shà) 沐浴(mū) B、霎时(shā) 沐浴(mū) C、霎时(shà) 沐浴(mù) D、霎时(shā) 沐浴(mù)(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máng rán wú cuò) ②(zhù xù)
(3)、小冀在使用“美不胜收”一词时,有些不清楚“胜”的含义,他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胜”的四个意思。根据相关知识推测,“胜”在“美不胜收”一词中的意思应该是[①胜利;②比另一个优越;③尽、全;④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4)、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
5、题目: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途中有美丽的风景,有匆匆的过客,有休憩的驿站,也有很多人在不同的路段伴你同行。回忆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
请将《一路与 同行》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
6、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的材料,简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
7、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补全下面横线处的内容。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①的著作,它行文活泼,还常常以②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
8、月照一天雪 米丽宏
①风花雪月四物中,我最喜雪。雪从寒冷中生出,有来处有归处;设若雪霁明月升,朗朗月,莹莹雪,便塑出了一个剔透的琉璃世界。
②雪的酝酿,总爱从彤云密布开始。几阵风过,树枝呼天抢地地挑破黑云。像羽绒服裂了口,天空开始“噗噗噗”往外飞白毛儿。小时候,这样的鹅毛雪,一冬能下好几场。村子和四周的山被冰雪包裹着,像鸡蛋壳里沉睡的雏鸡,永远不醒。
③雪夜,灯火摇曳,心间昏黄,夜便显得更长。而窗外,还是那千军万马衔枚疾走的风雪。这样的夜,爹常常掩了老黑袄,头上裹着毛巾,去姑家跟姑父下棋。娘在炕边做针线,偶尔翻一下炉圈边的红薯。她给我们哼唱“北风吹,大雪飘……”给我们解释“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以及“冬风赶大雪,风不来雪不歇”之类的老白话。我们其实都在等着爹回来:有时,他带回一把爆米花;有时,是姑姑格的芝麻饼;有次,竟是一只金黄的橘子。爹回来了!娘赶紧下炕,拿笤帚扫他肩背上的雪,嗔怪说:“大雪天的也不安生在家待着。”爹说:“嗬,这雪天儿,一轮大月亮,有看头。”我们不错眼珠地把焦点对准他的手,期望从那儿再变出好吃物儿来。爹会意地伸出右手——手掌上,一颗圆润、莹洁的大雪球!弟弟“嗷”的一声,抢过去,拿舌头舔着一点点啃。娘伸手就去阻止那顽皮小儿,弟弟一缩缩进被窝。雪球碎了,化成点点团团湿印子。
④闹腾够了,爹那句“有看头”的话,让我生了好奇。那被雪光和月光映得寒素微凉的窗户纸外,究竟是何等模样呢?
⑤是的,有看头,一点不差。碧蓝、雪白的腊月,成为掀在心里的一枚乡愁印章。
⑥我小时候,家里还是穷的,但饱暖已不成问题,然而我们喜欢吃雪球,上学路上可没少偷偷吃。我娘有次发现了,责怪我爹说,都是你引导的坏毛病。
⑦吃雪,就当吃冰棍儿,是乡村孩子补偿性的喜好。越往高处雪越甜美,树权上、篱笆上、山墙的墙垛上,用手拂去表面的一层,抓一把,团成球儿,咬一口,沁凉,甘甜,直入肺腑。多年以后,雪球的味道,还会使我幸福得微微叹息。
⑧如今的冬天,雪少了。下雪的日子,几乎成了节日。生了小孩儿以后,雪总能把为人母的我变回去,变成跟女儿一般高的位置。我们瞳孔里那六角花瓣的雪,总是剔透又多芒。温暖的室内,怎么能满足与雪的亲近?玻璃窗上挤扁了小鼻子。我在心里笑。那是雪的感召,也是童话的模样。
⑨我给女儿包裹严实,去门外空地上堆雪人。朵儿大、质地酥的雪,没有黏结性,团不成形儿,只好慢慢团。寒意浸透两手,傻傻麻麻,像两只胡萝卜嫁接在手臂上。一个潦草的雪人,立起来了。小人儿被拖回屋。雪地里,就剩了雪人,它孤零零的,被飘着的雪花簇拥住,像守候大雪的神。
⑩孩子一路回头,回屋继续贴着玻璃窗看。也许,她的眼神里衍生的是第一次对孤独者的悲悯之意。她看到了雪人的寂寞,这是人与雪的相知。它们鸣和的起点,是一颗赤子之心。
⑪我多么希望她也能一睹“明月雪时”的奇景,在记忆里拥有一个大雪铺底、明月朗照的壮美奇观,以壮人生行色。
⑫那是一种永恒之美,诗寻四时月,月照一天雪。
(1)、请按时间顺序将下面情节概括补充完整。【时间】儿时的雪 【情节】母亲雪夜陪伴→①→弟弟贪吃雪
【时间】如今的雪 【情节】②→③→女儿与雪相知
(2)、仿照示例为下面人物的语言设计语气,并陈述设计理由。语言
重音和语气
理由
娘:大雪天的也不安生在家待着。
重音在“家”字,语气是嗔怪。
母亲并非真的责怪父亲,表现母亲对父亲雪夜外出的担心,表现家庭和谐。
爹:嗬 , 这雪天儿,一轮大月亮,有看头。
重音在“嗬”字,语气是①
②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村子和四周的山被冰雪包裹着,像鸡蛋壳里沉睡的雏鸡,永远不醒。
(4)、请分析本文用“月照一天雪”做题目的妙处。 -
9、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
①膨化食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后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令众多消费者追捧的膨化食品,是以谷类、薯类、豆类、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高压使其膨胀的膨化工艺制成的,国外又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其实,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原粮的外形,又能提高原粮的口感,而且经膨化工艺制成的食品具有不易回生、营养成分损失少、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可是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却一直被贴着“不健康零食”标签,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②首先,几乎全部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会导致血栓、引发冠心病、肥胖、影响记忆力的不健康脂肪,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③其次,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比如,吃掉一袋净含量80克的鲜虾条和一袋净含量140克的芝士玉米片,由膨化食品营养参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人体所摄入的能量(进入人体转化为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盐的主要元素)接近甚至超过一顿正餐。为了保证口味香浓,膨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大量的油和盐,再加上原料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导致了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
④另外,从配料表中我们得知,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单硬脂酸甘油酯如果被长期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些含铝元素的膨化剂也是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儿童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导致神经系统被侵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现在,含铝元素的膨松剂已经被禁用,但膨化食品中依然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铝元素,其可能的来源包括储存原料的容器、加工设备的输送管道、包装袋等。
⑤最后,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改动)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介绍了膨化食品,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B、第②段画线词“几乎”,说明了大部分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突出了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 D、本文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了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2)、小冀同学特别喜欢吃膨化食品,为了他的健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劝说他。 -
10、【甲】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① , 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②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③之,召诣行台白事④ , 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选自《宋史·侯蒙传》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选自《贞观纪要·卷八》
[注释]①进士及第: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②讼:打官司。③推毂:举荐。④白事:禀报事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未冠(2)始以宾礼见(3)率诸使者合荐之(4)太宗谓侍臣曰
(2)、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2)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4)、小北:我认为[甲]文中黄浞最终能“率诸使者合荐之”,是因为他爱惜人才,有气度。小冀:我认为除上面的原因外,还因为
-
11、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 , 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 ,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④ , 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③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④百夫长:古时候军官职位,即古代军队百人左右队伍的军官。
小北:我判断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因为两首诗中都有“①、②”表示边塞独特风景的意象。
小冀: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两首诗的尾联都表达了③共同的心声。
-
12、小北与小冀围绕“跨越时代,你想与谁相遇”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补全对话。
小北:如果时光倒流,我想遇见白居易,去感受他笔下“几处早莺争暖树,①”的初春勃勃生机;我想遇见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②”的那份悠闲与恬静让我向往不已。
小冀:我想遇见孟子,去感受他逆境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 , ”的坚定信念;我想穿越到宋朝,去抱一抱发出“④ , 风休住,⑤”呐喊的李清照。
-
13、阅读下面新闻,完成其后问题。
10月2日,2023中国·藁城首届宫灯产业博览会开幕。为期3天的博览会,5000多名客商前来选购采购宫灯及相关产品,现场交易额突破2亿元。3000多平方米的展区,200余家企业参展,汇集了宫灯全品类、全产业链及各种前瞻性产品。
“我们公司在博览会上新增了200多个客户,现场签了500万元订单。”王艳广说。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博览会结束没几天,20多位越南客商慕名来村里考察,在他们公司定制了价值300多万元的5万多个新款LED马灯。
在屯头村,受益的远不止王艳广一家。“今年宫灯销售旺季,比往年提前了近两个月。”白理伟介绍,早在10月份,村里大部分企业的订单就已经接满了,预计今年销量比去年增长10%以上。
(1)、概括上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用下面词语,组合成一幅新年春联。喜放 灯笼 福满地 礼炮 高挂 喜盈门
上联:
下联:
-
1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踏入我心仪已久的古镇,青石板路在脚下蔓延,路的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旧房屋。屋前,几株大树枝叶婆娑,似在微风中轻舞着欢迎的旋律。沿着小路yóu guàng,街边偶尔传来的些许喧嚣 , 为这静谧的氛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让我不禁多了几分兴味。镇中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河上有一座石桥,其构造(A巧妙绝伦 B惟妙惟肖),历经岁月的洗礼仍坚固如初,让人由衷地tuī chóng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身处这充满韵味的古镇,我不禁陷入沉思。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宁静美好的地方显得愈发珍贵。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心的欢喜与感动,也让我懂得,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途中的风景与经历,都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去感受。
(1)、给语段中画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喧嚣 ②兴味 ③yóu guàng ④tuī chóng
(2)、指出填入括号里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热土。请以“心中那片热土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16、人物的重大抉择往往折射其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他(她)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对自身或他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1)孙悟空(《西游记》) (2)李逵(《水浒传》) (3)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17、下列对名著中人物形象或情节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因偷吃蟠桃园的人参果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经观音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B、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是两情相悦的结果,虎妞用温柔体贴的方式帮助祥子实现了拥有洋车的梦想。 C、李逵在东京大相国寺出家为僧时,因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展现了他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 D、保尔·柯察金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朱赫来,受其革命思想影响,逐步走上无产阶级斗争道路。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猫
候建臣
①有一次我问父亲:你会老吗?父亲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②那时候我还小,父亲还是壮年。对于老的概念,我没有,父亲估计也不是很明确。
③有一天,我看到了坐在村子一个南墙根下的老人。那是一个曾经很强势的老人,一直以来感觉到村子里没有人不怕他,就连他家的狗都厉害。那是一只高高大大的狗,全身长满了黑毛,眼睛一睁,阴阴的,射出凛冽的光,站在他家院子里叫喊,声音能传遍整个村子。
④可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这个老人的身子佝偻了,眼神里再没有以前的霸气了。他家的黑狗也不知道在哪一天,悄悄地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躺下去了。所有的狗都是这样的,总会在某一天,晃着老迈的身子,离开主人家的院子,到一个没有人看见的地方,慢慢地倒下,最后看一眼来时的路,永远地把眼睛闭上。
⑤那个老人也坐在南墙根下了,南墙根下总会有一片淡淡的阳光,照了一年又一年。墙根下那几块磨得发了光的青石上,则一年一年总有佝偻的身子偎着,鼻涕从鼻子里流出来,掉到衣服上也没察觉;目光失落了好久也不知道。身上散出来的老迈之气,让阳光都显得老而陈旧了。
⑥看着那个老人,我突然感到莫名的害怕,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变成那样的。好像是,昨天或者前天,他还是原来那个强势的老头。
⑦然而是,在突然的某一天,父亲也老了。
⑧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个从口外背回过一口袋莜麦的人会老,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个曾经拉着大锯一个上午就把一棵大树拉成木板的人会老,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个东家进西家出让好多不认识的男女变成夫妻的人会老,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个把古书变成嘴里的故事丰富了村里人生活的人会老……
⑨然而,他是真的老了。
⑩他的鼻涕挂在脸上,他的泪水拥在眼里。而他,则总是偎在炕上,像一只猫。
⑪家里还有一只猫,偶尔会和父亲蜷在一起,但大多数时候,是蜷在离父亲很远的地方。随便进了家,总能听到“呼噜呼噜”猫念经的声音。细细地听,不是一只猫,而是两只。一只在炕的这一边,一只在炕的那一边。偶尔,会有一只停止了“呼噜”声,欠一欠身子,微微地抬起头来,看看。目光是空空的,根本没有装进什么东西去。接着,就又把头偎到某一边,“呼噜”声再起。
⑫听不懂那只猫呼噜后面的内容,猫和人的中间总是隔着什么。
⑬也听不懂父亲呼噜后面的内容。当呼噜变成一个人的最后状态,没有一条通道,可以让我们走到呼噜的后边。
⑭也不是一直蜷着。父亲和那只猫,都有爬起来的时候。只是父亲的动作非常缓慢,像是要故意把这个过程延长。而那只猫则不一样,它爬起来,伸一伸懒腰,把舌头伸出来,舔一舔嘴两边,然后“噌”地一下射到地下去。他和它是要解手了。这一点他和它都一样,他们都不会把脏物随便拉到炕上。那只猫会从堂屋的猫道蹿到院子里,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如果门关着,它出不去,就到堂屋的柜子后边,挖一个小土坑,把屎尿拉进去,再用土埋上。
⑮父亲先是慢慢地下地拄着棍子挪到院子里去,也不用人扶着。后来慢慢没有力气了,只好挪到地上,坐到墙角的那个椅子上。
⑯猫有一个习惯,解手的时候,不让人看到。父亲也是。一开始父亲避着别人,但随着身体越来越不行,有些事已经无法顾及了。人的尊严,是随着身体的逐渐衰弱慢慢地失去的。我经常会在无意中听到父亲无奈的叹息声。
⑰听到家门打开的声音,那只猫会兴奋地跳到地下,它是要急着吃东西了。而父亲,则微微地睁开眼睛。父亲眼中的光会一下子亮起来,然后露出孩子一样的笑来。他看到了儿子、女儿,或者孙子、外孙,他见到了他时刻都想见到的人。他的目光只有这个时候,才会再一次亮起来。
⑱有一天,我站在地上,看着蜷在炕上的猫一样的父亲,忽然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事情。我想起了我跟父亲说:你会老吗?父亲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那一刻,我真想再一次弯下身子,问问父亲。然而父亲已经用他猫一样的“呼噜”声回答我了。
(选自《甘肃日报》,有删改)
(1)、文章的标题是“父亲猫”,这样的标题有何好处?(2)、文章主要内容是写老去的父亲,为什么第③至⑥段要提到村里老人和狗的故事,就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3)、小明同学的读书笔记中摘录了部分原文做批注,请结合全文及以下批注,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摘录原文
质疑式批注
“我”的思考
父亲先是慢慢地下地拄着棍子挪到院子里去,也不用人扶着
作者为什么描写这样的动作?
此处有何用意?
①
他的目光只有这个时候,才会再一次亮起来。
为什么此时父亲的目光会亮起来呢?
②
(4)、文章第⑱段中以“然而父亲已经用他猫一样的‘呼噜声’回答我了”结尾有何妙用?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悟空:从“新”出发踏平坎坷成大道
①8月20日,首个国产3A单主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发布,登陆PS5、Steam、EpicGamesStore、WeGame等平台,并迅速成为Steam、WeGame等多平台的销量榜首,目前这款游戏总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
②“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拿如意金箍棒。”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很明白,“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超级IP之于中国文化的含义。在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中,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传承水平,是一道长期必答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出新”“出圈”“出海”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③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出新”。3A游戏往往画面精美、互动性强、剧情丰富,被认为是游戏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过去,这个领域一直被外国公司垄断。而《黑神话:悟空》立项于2018年2月,历经6年半时间的开发,每小时游戏时长开发成本超过2000万元,团队预估整体游戏时长20个小时以上,开发成本至少需要3亿-4亿元。该款游戏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没有3A游戏的空白,更证明了我国游戏工业的崛起。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我们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又要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探索新的领域,通过打破“思想枷锁”,拥抱“创新春潮”,巧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黑科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升级、破圈”,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④将“传统”与“跨界”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出圈”。《黑神话:悟空》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是一款充满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融入陕北说书等非遗文化,对山西玉皇庙、重庆大足石刻、浙江时思寺等全国多处名胜古迹进行实景扫描,游戏中壮观逼真的中国山水风貌、古建筑群,乃至光怪陆离的神仙妖怪形象都是每一位游戏迷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山西、重庆、浙江等地文旅账号纷纷上线“悟空”大片,邀请各位“天命人”来取景地提前“取经”。同时《黑神话:悟空》与瑞幸咖啡联名推出“腾云美式”,游戏周边产品销量火爆。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大力发展,跨界出圈已成为引领未来的创新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时,要主动加强文化品牌打造,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特色进行助推,实现有感染力的统一情感体验,在饱满的情绪价值提供中快速完成“种草”共鸣,迈出双向奔赴中的关键一步,真正让一时爆火的“流量”变成可持续繁荣的“留量”。
⑤将传承与交流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出海”。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游戏是一座“跨文化的桥梁”,过去的中国玩家都经历了这段跨文化理解的过程,现在轮到了海外玩家学习《西游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孙悟空的形象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化的象征,已经跨越文化边界,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共存共荣是大势所趋。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的文化自信,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华文化走上国际舞台,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注重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全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创新中来,向世界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文化作品,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作者陈泽霖,选自《人民日报》)
(1)、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神话:悟空》从8月20日发布实机演示视频后,迅速成为Steam、WeGame等平台的搜索热词,目前游戏总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 B、“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拿如意金箍棒。”这样的描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游戏中的呈现。 C、《黑神话:悟空》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其游戏画面精美、互动性强、剧情丰富,被认为是游戏行业的“明珠”,在过去的一年被不少外国公司翻拍。 D、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时,要注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全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创新中来。(2)、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在游戏产业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重要意义。(3)、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这篇文章的标题引用了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这样安排有什么妙用?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余旧有别业在绍兴府学巷,去虹桥里许。庭中老竹千竿修篁掩映苔阶露砌幽绝尘寰。余尝于竹阴中设石几,置茶铛,与二三知己趺坐清谈。风过处,竹韵泠然,如闻碎玉声。夜则秉烛竹西,观月影婆娑,觉此身已在竹海之中。甲申后,别业为火所焚,惟余焦竹数茎,宛若墨痕。每至竹下,辄泫然不能自已。
(节选自张岱《虹桥修竹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
(3)余尝于竹阴中设石几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风过处,竹韵泠然,如闻碎玉声。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庭中老竹千竿修篁掩映苔阶露砌幽绝尘寰
(4)、【甲】文写雪夜独游,【乙】文述竹居旧事,两文在“孤寂”情感表达上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分析。(5)、结合乙文“焦竹数茎,宛若墨痕”一句,谈谈对张岱“物是人非”哀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