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孜孜以求 , 他们酒一滴墨使山河一色,凿一个字让天地改观,把书法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B、汉字力若千钧,我们才能在品读博大精深蔚为大观的儒释道法诸子百家的经典中掂量思想之重。 C、为了助力小南参加比赛活动,小新买了新的书法临摹本送给他,小南很是感激,便付之一笑 D、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穿越了五千年时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揣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B、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恶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
  • 3、作文。

    我们的记忆里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开始作文。②文章要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④作文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4、文题: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只要用心体会,我们会发现,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你是我的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5、名著阅读。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本学期读过的名著,班级拟开展“我与名著”主题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补全小说封面

    以下是某出版社设计的《骆驼祥子》的封面,请你帮忙补充完整。(只填右边文字提取图即可)

    京味白话文小说的代表作《骆驼祥子》。

    著。“京味小说”最具代表性人物,新中国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体味小人物的无奈与孤独,苍凉与怅然。

    (2)、解读小说插图

    读书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两幅插图,请你仿照示例,为图二配一段说明文字。

    图一:北平兵荒马乱的时候,祥子照样出去拉车。为了多挣两块钱,他冒险把车拉到清华,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去。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图二:

    (3)、评价小说人物

    阅读《骆驼祥子》后,你如何理解封面上“小人物的无奈与孤独”的含义?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从祥子、虎妞两个小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选自《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仁化:仁政。⑤伎:同“技”,技艺。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亦以此矜                 一板已布字 B、鲁肃过寻阳                 守荆南回 C、调素琴                    世为神 D、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2)、下列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B、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C、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D、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陈尧咨从卖油翁娴熟的技艺中获得启示,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练就了举世无双的箭术。 B、【乙】文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所以“杖之”。 C、结合【甲】【乙】两篇文章可以得知,陈尧咨是一个傲慢无礼、狂妄自大、贪图享乐的人。 D、【甲】【乙】两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详略得当,主题突出,通俗易懂。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7、阅读下列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首句点题,以水色夜景引发思古之幽情。 B、第三、四句抒发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C、诗人巧妙地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等意象融为一体,描绘出迷蒙冷寂的画面。 D、整首诗歌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颇具匠心,堪称“绝唱”。
    (2)、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 8、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边关的树

    张佳

    ①那天,彭文磊发来微信,六号点种的树居然发芽了。图片里,几株枯枝立在土黄色的山谷中,其中一株露出几颗嫩芽。此刻,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已经入夏,暑意渐浓。

    ②彭文磊是新疆阿克苏温宿边境管理大队的一名戍边民警,他说的“六号点”是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位于夏特古道深处、中天山木扎尔特冰川脚下。4月初,我去那里采访,八零后彭文磊,带着几名来自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九零后民警守在警务站。

    那时,山外草木蔓发,春意盎然,山中却依然萧瑟,看不到丁点绿色。民警们尚未换掉冬衣。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这儿都是荒芜苍凉。每年直到5月,冰雪才消融结束,9月,严冬又如期而至。

    ④这群年轻人给我讲述了他们的戍边生活。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树。为了能让戍边环境有些绿意,民警们每年都会在警务站种树。不过由于持续低温,加上土层下都是砂砾,种下的树还没有撑过冬天的。即便这样,大家仍然坚持。这次,他们又从山下运来土,种下十八棵树苗。

    ⑤在警务站门口,我看到两排像柴火一样的树苗,在寒风中瑟瑟地挺立。在这荒凉的古道深处,这些树能成活吗?见我疑惑,彭文磊他们笑着对我说:只要种下去,就会有希望。

    ⑥在新疆边境,戍边人对于种树几乎有着一种“执念”。2022年初,我去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卡拉苏边境警务站采访。警务站位于海拔七千五百多米的慕士塔格峰脚下。那里高寒缺氧,水的盐碱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多倍,生命力顽强的高原红柳也无法在这里生存。一年四季,民警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慕士塔格峰的雪白和戈壁的土黄。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种树的尝试也从未停止。

    ⑦每年开春,民警孙中川和战友们都会挖开坚硬的盐碱戈壁,铺上从山下拉来的土壤和羊粪,试着在上面栽树、撒草种。2021年,种下的十几棵树好不容易有两棵发了芽,但很快就枯萎了,草种则一颗都没有发芽。他们总结经验,准备再次尝试。

    ⑧恶劣的环境不但让植物无法生存,也给戍边民警的身体带来伤害。警务站的每个人都嘴唇乌紫,皮肤皴裂,头发脱落,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不过没有人退缩,大家的想法是:边境总要有人来守,不管树能不能成活,他们都会在这里扎下根,坚持下去。

    ⑨为了种树,戍边民警们想了很多办法。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位于帕米尔高原深处,离县城还有一百五十公里山路,几乎与世隔绝。多年来,大同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与一千七百多名塔吉克族乡亲,共同守护着一方平安。

    ⑩2023年,上级为派出所建起一座玻璃阳光暖房。从此,民警们总会利用休假的机会带回家乡的特色植物,种在阳光暖房里。今年4月,民警李光禧辗转五千多公里,从家乡广西背回三棵砂糖橘树、三棵菠萝蜜树和两棵荔枝树。回到派出所已是凌晨两点多,他顾不上劳累,跟战友们连夜把树种在阳光暖房里。大家还计划等种植成功后,把这些树推荐给乡亲们种。他们还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牧民,牧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⑪我不禁想起初到边境工作时,听到的一则关于高原戍边的故事。早年间,一名高原戍边人在山上连续执勤数月,不知山下已经换了季节,下山后,抱着路边枝繁叶茂的杨树久久不愿松手。我初听时并不在意,直到自己实地走过边境,才理解了戍边人对树的情感。对于守卫在边关的民警来说,树是一种信念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⑫从夏特古道边境警务站离开的那天,朔风骤起,山谷中尘沙弥漫。彭文磊和战友们在门口跟我们告别,恰好与那些树站成一排。车开出老远,还能看到他们站在风沙中朝我们挥手。

    ⑬在他们背后,警务站的铁栅栏上,挂着民警们制作的横幅,上面写着:奋斗在最年轻的时光,扎根在最偏远的边疆。

    (摘自《人民日报》2024年06月08日,有删改)

    (1)、文章记录了有关戍边民警种树的哪些事情?请分条概括。

    ①在“六号点”警务站种树;

    (2)、文章一开头就写彭文磊发来微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那时,山外草木蔓发,春意盎然,山中却依然萧瑟,看不到丁点绿色。

    (4)、文章题为“边关的树”,但作者写的仅仅是树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本文后,你想对戍边民警们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100字左右)
  • 9、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各题。

    材料一:

    ①近日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已接近2亿人,互联网已经融入了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空间打赏直播、沉迷游戏等。持续开展净化网络空间行动,对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②2020年以来,全国至少有20多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提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内容。今年,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未成年人消费管理规范发布,用于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解决;等等。国家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限制等方式,有效治理了网络空间乱象,为未成年人构筑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③网络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审核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不良信息。还应建立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机制,研究更新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系统等。强化内容供给,积极制作和传播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网络文化产品。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对有害信息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④家庭和学校是未成年人的重要成长场所。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观念,合理管理网络使用时间。学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保护意识。

    (作者/朱轶琳摘自《经济日报》2024-06-07,有删改)

    材料二: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频率统计表

    每天上网

    每周上网

    每月上网

    一年上几次网

    从不上网

    小学生

    25.5%

    53.1%

    12.9%

    4.5%

    4.0%

    初中生

    25.7%

    55.7%

    14.0%

    3.4%

    1.2%

    高中生

    33.6%

    44.6%

    16.2%

    4.6%

    1.0%

    整体

    29.1%

    51.0%

    13.7%

    4.0%

    2.2%

    (数据来自《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2020年以来,全国至少已经有了20多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 B、网络平台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对有害信息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C、家长应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观念,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 D、初中生互联网普及率达98.8%,每天上网频率远超其他学龄段未成年人。
    (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填空。

    从整体来看,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频率较 , 近三成 , 半数以上;从不同学龄段的青少年来看,越到高学龄使用网络的频率越

    (3)、为引导同学们文明健康上网,班委会准备制定一份《文明上网班级公约》,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拟写两条公约条文。
  • 10、请将下列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随着语文课本徐徐打开,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我们的人生中缓缓展开。读(1)“”(《望岳》杜甫),我们看到了泰山的神奇秀美、遮天蔽日;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爱莲说》周敦颐),我们懂得了高洁质朴的君子之风;读(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我们感受到甘愿牺牲的奉献之心;读(4)“ , 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我们学会了要对前路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因一时一事的成功而陶醉。

  • 11、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封面选自名家画作,人物妙趣横生,图中通过假山、荷叶、扇子等物,线描淡染地描绘季节特点,简单几笔把纳凉人物描画得生动有趣。

    祁阳的网友也根据网络的热门模板,拍摄了祁阳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制作了专属祁阳的语文教材封面。

    (1)、以下哪幅图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封面(       )
    A、 B、 C、 D、
    (2)、请你为祁阳版的语文教材封面书写解说词。(50字左右)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本封面那么多,却唯独语文课本封面让人印象深刻。你认为“最美学科”语文美在哪里?
  • 12、请你阅读下面的情境:

    放学回家,坐在写字台前,仔细看着这张照片,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根据以上情境,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请以上面这段话作为开头写一个故事。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内容自选。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任何文章,也不能从试卷中摘录句子拼凑成文。

  • 13、窗子开花(李皓)

    ①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窗子才会开出美轮美奂的花。如今,冬季不再那么寒冷,窗玻璃也不断升级换代,还有了双层玻璃,窗上难得见到水蒸气凝结成的冰花了。

    ②小时候,我家是两扇木板门,门是关不严的,四边透风。为了避免夜里冻脑袋,大人不得不让孩子戴着棉帽睡觉。一觉醒来,窗上已布满冰花。冰花阻隔了光线,屋内是昏暗的,而外面已是亮堂堂的清晨,倘若不是母亲早早起来生火做饭,孩子们依然在梦中。

    ③院门外有人在呼喊,是邻居来借农具。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它似洞而非洞,只是玻璃上的冰棱化掉了。我远远地看清了院门外的人,对灶间的母亲大喊:“妈,是俺二大爷家的三叔,你快去开门吧……”三叔的造访,毁了我心爱的一片“森林”。

    ④窗上的冰花多种多样,但我见到的多是有序排列的阔叶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年少的我一直觉得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画家,或许就是神笔马良,他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动声色,无影无形,冬夜夜深人静,我蒙头大睡之时,“马良”走东家串西家,挥舞着他的神笔,一夜之间画满了所有的窗玻璃。

    ⑤冰花如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然后在窗框处断开,窗子像田畴,田里挤满了禾苗,窗柜就是横平竖直的田埂,在冬天四野凋敝的日子里,“马良”把叶子画到了每户农家的窗上。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在冰花的样式上了,更热表于伸出舌头去舔。舌尖在玻璃上停顿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被冰花“粘”住了,便慌忙使劲儿往下拽,结果舌尖被扯掉一小块皮,疼得直掉眼泪。不禁想,在这叶子与叶子之间,在这茂密的丛林里,大概是藏着什么神秘的小兽,在守株待兔地等着我们这些小孩子上钩呢。太阳越升越高,阳光直射到窗玻璃上,森林模糊了,树叶变成了水,顺着窗框流下来。这些冬天的花朵,就这么谢落了,但我并不伤感,因为今晚等我进入梦乡,“马良”还会留下窗花,且极有可能变换花样,细小的树叶变成大写意的白菜叶,或许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村庄。

    ⑥后来,我爱上了画画。在缺少美术老师的东北乡下,这窗上的冰花,或许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画得比谁都快,比谁都好,老师还把我的画推荐到县里展览,我把画粘在我家糊满报纸的墙上,逢邻居闲坐,母亲便不失时机地炫耀儿子的作品,邻居频频点头,啧啧称赞。

    ⑦因了那些冰花,冬天的窗子变得无比美丽,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

    ⑧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暖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2月25日,有删减)

    (1)、请依据文章的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一觉醒来,冰花已布满窗子→爬到窗前, , 冰花布满所有玻璃→太阳升高,

    (2)、请根据表格中的批注提示,完成赏析。


    词语

    句子

    标点

    例句

    逢邻居闲坐,母亲便不失时机地炫耀儿子的作品。

    冰花如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然后在窗框处断开。

    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

    批注

    “炫耀”一词用的好!好在(1)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2) , 表达了对冰花的赞叹!

    句末的省略号用的妙!妙在(3)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窗子开花》中的“花”有哪些含义。
    (4)、小明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当中,并引用【链接材料】中的古诗发出感慨。小明认为,本文和古诗语言都质朴无华,浅显易懂,但感情却不大相同,请你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替小明陈述理由。

    【链接材料】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14、【材料一】

    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l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ChatGPT来了,我们该担心“失业潮”吗?

    ①ChaptGPT来了,人们为人工智能(AI)达到新的高度而欢呼的同时,也开始担忧一些工作岗位会被替代,自媒体也纷纷梳理起不同岗位被ChatGPT取代的概率,如表:

    序号

    职业

    被取代概率

    序号

    职业

    被取代概率

    1

    电话推销员

    99.0%

    7

    理发师

    32.7%

    2

    打字员

    98.5%

    8

    记者

    8.4%

    3

    房地产经纪人

    86%

    9

    科学家

    6.2%

    4

    工人、清洁工、司机、木匠等

    80%-60%

    10

    艺术家

    3.8%

    5

    厨师

    73.4%

    11

    保姆

    8.0%

    6

    摄影师

    50.3%

    12

    心理咨询师

    0.7%

    ②未来几十年,我们将经历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革命”和以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革命”,技术进步将更加迅猛。一些重复性、枯燥的流水线岗位,将被AI、机器人系统性地替代。预计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球总就业人口比重,像农业一样,降至个位数。和历史上其他科技进步一样,AI和ChatGPT在推动物质财富以更快速度积累的同时,并不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

    ③更多的人会从重复性强的、无聊的岗位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科技研发、人文艺术等有创造力的工作。五天工作制可能会减少为四天,甚至更短。马克思倡导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将会极大实现。

    ④这一过程中,政府能做的事情是,延长教育年限尽快普及高等教育,灵活调整教育方向,以适应AI和ChatGPT时代。同时,加强对被替代的产业人员培训,为其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收入的行业转移提供帮助,尽量降低“结构性失业”的冲击。

    (摘编自“生命教育网”)

    【材料三】

    AI会抢走人类的饭碗吗?

    ①尽管风头正劲,但是ChatGPT等AI离抢走人类的饭碗还距离很远,与其说AI是“替代者”,不如说是“助手”更合适。

    ②首先,ChatGPT本身并不完善。由于ChatGPT是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生成的,那么由于数据不全或者原始数据错误,其回答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经测试,在一些专业领域,ChatGPT经常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OpenAI官网不得不警告用户,在医学、化学等领域需要人工核查事实准确性,或者压根避免使用AI给出的答案。

    ③其次,ChatGPT目前主要聚焦聊天和回答问题,无法出色完成需要创造力、判断力和社会技能的工作。例如心理咨询师、教师等工作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同理心和情感交流,ChatGPT不可能替任这些职业。对于那些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工作,ChatGPT能力有限,ChatGPT永远也写不出触达灵魂的文章。

    ④最后,尽管随着ChatGPT的发展,一些岗位如客服、翻译等岗位人员规模有可能缩减,但是ChatGPT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例如ChatGPT相关的开发、训练、需求分析等。就像汽车取代马车时,许多马车夫转行当了出租车司机。与其担心被ChatGPT抢走饭碗,不如加强学习提升自己,利用好ChatGPT这类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摘编自《中国城乡金融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是一款全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 B、自媒体通过梳理发现,电话推销员是最有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岗位。 C、随着ChatGPT的升级,客服、翻译等创造力低的岗位必定会被AI取代。 D、AI和ChatGPT在推动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失业。
    (2)、材料二中列举了ChaptGPT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许多变化,对此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请结合全文从个人、政府两个角度简要概括。
    (3)、七年级(1)班的小A梦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她很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会被AI取代,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二、三完成下面对话。

    小A:我以后还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呢,万一这个工作被AI取代了怎么办?

    你:不用担心,ChatGPT虽然功能强大,但目前看来难以取代心理咨询师。

    首先,(1)

    其次,(2)

    因此,AI难以取代心理咨询师,况且有了AI的助力,以后的心理咨询可能会更加高效。你这么细心,又非常努力,相信你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 15、读完《海底两万里》后,小文对这本科幻小说作一些知识梳理,请帮他补充完整表格内容。

    《海底两万里》

    科幻小说的特点

    具体表现

    有真实的科学元素:用电击退土著人,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椰子般大的珍珠

    惊人预见指导现实

    电灯、无线电通讯、等在多年后连续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惊险情节引人入胜

    五次险情(按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

    潜艇搁浅,遭遇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被冰山封路—()——遇到北冰洋大风暴

    圆形人物多面立体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面、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比如尼摩船长,理由:(结合相关情节进行阐述)

  • 16、探科技发展古历史,请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互用之,瞬息可。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取材于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帛]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④[造意]发明、创造。

    (1)、请参考表格提示的释义方法,解释原句加点词的意思。

    原句

    释义方法(供参考)

    解释(写文字)

    后世法

    【课内迁移】其印余群从所得

    (1)

    互用之

    【查阅字典】更gēng   ①调换,交替。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gèng   ⑤另,另外。⑥更加。

    (2)

    瞬息可

    【参考成语】一蹴而

    (3)

    持就火

    【字源探究】

    炀yáng形声字,火表意,其形像火焰,表示用火熔化金属;易(yáng)表声,易是陽(阳)的本字,表示用阳光般明亮的火来熔化金属,而金属被熔化后则红红地发亮,声旁简化,本义是熔化金属。义项:①熔化金属   ②火旺   ③烘烤

    (4)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3)、填空:“活板”和“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甲】文的活板相较于雕版突出“活”的特点:比如“每字为一印”,可以看出字印是“活”的;“密布字印”可以看出排版是“活”的;“①”,可以看出印刷是“活”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的缺陷。从两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发明家的共同特点是③(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点火、发射!”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伴随着腾空而起的巨大火焰,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中国航天员,在(1)wàn zhòng zhǔ mù(     )中飞向太空。当发射圆满成功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再次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作 , 为勇攀科技(2)diān fēng(     )的中国航天人而自豪。

    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太空、建设航天强国 , 是中国人(3)zī zī bù juàn(     )追求的航天梦。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凡 ,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问鼎苍穹,到“神舟”飞天、“天宫”遨游、“嫦娥”“玉兔”登上月球、“天问”“祝融”(4)zhuó lù(     )火星,再到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天宫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又取得新突破 , 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也向世界展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圆梦的壮丽画卷。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1)   (2)   (3)   (4)

    (2)、上面文段划线语句不通,下面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举国上下再次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作”搭配不当,其中“振作”应改为“振兴”。 B、“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太空、建设航天强国”语序不当,应改为“探索宇宙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C、“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凡”这个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历程”。 D、“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又取得新突破”,该句成分赘余,要删去“又”。
    (3)、看到国家航天事业再攀高峰,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感受,发言所用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舟”系列飞船经历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时刻,终于取得神舟十六号顺利发射升空的圆满成功,这一刻,所有中国人心中无比骄傲。 B、正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沥尽心血、奋力拼搏,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才能从容完成“太空会师”。 C、“神舟”顺利巡天,叩问璀璨寰宇,看到这一切,我真是喜出望外 D、“神舟十六号”升空并与空间站对接,翻开了中国空间站任务的澎湃新篇章。
    (4)、有同学想用对联概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如帮他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航天添盛事,________,摘星揽月空间站;下联:壮士转鸿钧,神舟驰九霄,________。

    A、科技续传奇;壮志凌云凯歌奏 B、科技在空间;吐气扬眉中国人 C、科技续传奇;吐气扬眉中国人 D、科技耀空间;壮志凌云凯歌奏
    (5)、海报最早是用于戏剧、电影等演出,活动的招帖,海报上的文字要简洁、醒目,具有一定的宣传力度与吸引力。有同学做了一张航天科技活动海报如下图,并设计了三个文案,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项选择并从文案运用的修辞、表述的内容、句式特点等方面来表述选择的理由。

    A.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B.中国航天人,是你们,用执着的坚守与飞天的辉煌,把梦想化作现实!

    C.中国,飞天!飞天,中国!

    我选理由是:

  • 18、用原句或按题目要求填空。

    ①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②当窗理云鬓,。(《木兰诗》)

    某同学收集了描写乐器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描写乐器的句子

    批注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玉笛飞扬,声满洛城

    《竹里馆》

    王维

    弹琴长啸,天人合一

    《游山西村》

    陆游

    箫鼓相随,古风犹存

    ⑤《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两句蕴含哲理,告诉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

    ⑥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19、请以“阅读”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生活需要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生活需要在挫折中磨砺意志,生活需要在宽容中加深理解,生活需要在关爱中增进感情……生活是一幅画,有五彩缤纷的色彩;生活是一首歌,有高亢低沉的旋律……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__”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上一页 259 260 261 262 2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