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作实验。请据图回答: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一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二的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填字母)。(2)、图二的步骤A的目的是。步骤D染色应使用。(3)、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使图三中标号所示的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图四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B区含有下列哪些细胞结构?(填标号)。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
2、下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开始时,要用把盖玻片、载玻片擦干净,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2)、步骤②的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较多的而影响观察。步骤③所示的操作是 , 目的是使细胞的部分结构着色,便于观察。(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方向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欲使视野里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4)、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倍。(5)、若视野过亮,细胞亮白不便于观察,则可以将显微镜上的或遮光器调节一下,使显微镜的视野变暗一些。(6)、若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不随装片的移动而移动,那么污点在上。(7)、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图时,要用笔绘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密集的小点来表示。 -
3、马铃薯是由地下匍匐茎膨大形成的。马铃薯芽眼萌发会产生毒素,致使马铃薯不宜食用。为了更好地储藏马铃薯,减少浪费,广西某中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马铃薯数量(个)
实验处理
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天)
A
20
25℃(常温)
12
B
20
4℃(低温)
22
(1)、【提出问题】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吗?【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选取马铃薯时,A、B两组数量、大小、品质、芽眼数相同:其它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记录每个马铃薯上的第一个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统计并计算各组的 , 得出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条件下马铃薯的储藏期更长。(4)、【进一步探究】除温度外,影响马铃薯储藏期的因素可能还有(答一点即可)。 -
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表示植物根部的细胞 B、结构③、⑦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 C、结构④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甲、乙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
5、切洋葱时,熏得人流眼泪的挥发性物质来自破损洋葱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液泡
-
6、合作小组开展月季扦插实践活动,方案如下:选取长势良好的月季枝条制成6枝插条,均分成两组。一组置于培养液中;另一组先浸泡在60%生根粉溶液中2小时,再置于培养液中。两组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枝条生根数。该方案的实验变量是( )A、枝条生根数 B、扦插培养液 C、生根粉溶液 D、枝条的长势
-
7、牵牛花又叫做朝颜,清晨花开,傍晚花谢。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生长 D、应激性
-
8、镉是水体中有剧毒的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具有毒害作用。棘腹蛙的幼体(蝌蚪)皮肤渗透性强,对外界环境敏感。现用棘腹蛙的2月龄蝌蚪,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实验溶液中镉浓度(mg/L)
蝌蚪数量(尾)
实验蝌蚪在各时间内累计死亡数(尾)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96小时
①
?
30
0
0
0
0
②
1.5
30
0
0
0
0
③
3.0
30
0
0
5
11
④
4.5
30
0
4
18
21
⑤
6.0
30
0
9
26
30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中,除不同外,其他条件均需要一致。如5个组的蝌蚪,要选择生活状况相近的并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这样做的目的是。(2)、①组作为对照组,表中“?”处应设置mg/L。(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实验时间的延长,。(4)、有研究显示,满江红在净化水质、改善重金属造成的水质污染方面有显著功效。如果要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在本实验中增加一个第⑥组,使其与第⑤组进行对照。⑥组不同于⑤组的处理方法是。(5)、根据表中数据推测,环境中水体镉的安全值是。水体镉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废水和相关工业(如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的。针对这一现象,防治镉污染,你的建议是(写出一条即可)。 -
9、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既可破坏环境,又可以改善环境。以下人类活动你认为正确的是( )A、滥伐树木,毁林建房 B、网捕鸟类,猎杀动物 C、排放污水,乱倒垃圾 D、保护森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
10、下列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A、滥伐森林会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B、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 C、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D、若沿海一些工厂将工业污水直接排进江、湖,会造成江、湖污染
-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B、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也会发生改变 C、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人为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
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能体现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 B、在草原上草木生长茂盛时,兔子的数量会增加,但有一定限度 C、草场上过度放牧就会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很难恢复 D、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13、“水稻→害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短时间内会导致( )A、害虫和水稻都减少 B、害虫增多,水稻减产 C、害虫和水稻都增多 D、害虫减少,水稻增产
-
14、由于DDT具有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杀虫剂中一枝独秀,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疟疾感染人数也直线下降。然而DDT的广泛使用导致它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之后许多国家开始禁止使用DDT。但是禁止后,疟疾又卷土重来。于是,有300多位抗疟疾专家联名呼吁重新使用DDT。你认为以下观点不合理的是( )A、我们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合理运用科技成果 B、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C、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D、人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不应该考虑经济利益
-
15、在探究酸雨对小动物的影响实验中,要注意小动物,尽可能避免对它们造成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动物。
-
16、用和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
17、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等造成的。
-
18、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 , pH小于的雨水则是酸雨。
-
19、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会。
-
20、在一般条件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其所占比例是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可以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影响后逐步恢复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