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烧鹅濑粉是东莞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之一。濑粉由粘米粉制成,搭配特熬猪骨汤和皮脆肉嫩的烧鹅。小辉同学中午吃了一碗烧鹅濑粉,下面是烧鹅濑粉在其体内的“旅行”路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图中序号)
【第一站:消化系统】
(1)濑粉首先进入图二中②,其中的淀粉在此处被初步消化为 , 接着穿过③和⑤,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烧鹅肉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 , 经过消化系统后,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2)烧鹅濑粉被消化后,其消化产物(葡萄糖、氨基酸等)会经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人体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有(答出一点即可)。而烧鹅濑粉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会通过[]排出体外。
【第二站:循环系统】
(3)进入循环系统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最先到达图三心脏的腔是(填字母),最后到达组织细胞处,参与细胞代谢。
【第三站:泌尿系统】
(4)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经过和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5)小辉不喜欢吃蔬菜,特别喜欢濑粉和米线等主食,平时也不爱运动,在本学期的体检中他发现体重偏高,于是下决心减重。结合小辉的情况,请你为他的减重行动提供一条建议:。
-
2、广东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不仅风景秀丽,还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该公园内记录有1000余种植物,其中包括7种以上国家级保护濒危植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金花茶、恐龙时代的物种苏铁蕨、濒危植物白桂木、野茶树、野生龙眼等。还有常见的马尾松、鸭脚木等。动物资源同样丰富,栖息着300余种动物,如裳凤蝶、华南兔、舟山眼镜蛇、树麻雀、板齿鼠等。(1)、题干部分体现了观音山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其实质上是多样性。(2)、苏铁蕨和马尾松都具有根、茎、叶,苏铁蕨靠繁殖后代,马尾松靠繁殖后代。(3)、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将某种植物的抗枯萎病基因,转入金茶花体内,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金茶花,这种技术称为技术,新品种的金茶花获得了抗枯萎的特性,说明。(4)、在华南兔和树麻雀中,与板齿鼠亲缘关系更近的是。(5)、设立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选填“就地”或“迁地”)保护,是保护该地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6)、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若你到观音山游玩,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什么?请给出一条行动建议。。
-
3、准备生地中考了,很多同学难免感到紧张,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A、清晨坐在操场的草地上感受阳光和微风 B、放学后和同学在球场上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 C、请假回家熬夜刷抖音看搞笑视频 D、睡觉前在日记本上写下当天的感受,并为自己加油鼓劲
-
4、“青少年应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不仅是社会共识,更是国家政策文件《健康中国行动》的明确要求。下列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遇煤气中毒的意外事故,先开窗通风 B、摔跤蹭破皮,需在近心端包扎 C、对溺水者急救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有人触电时,赶紧上前拉一把
-
5、2025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免疫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有计划地给儿童进行疫苗的接种 B、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让机体产生抗体 C、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卡介苗,不能预防乙肝
-
6、艾草含有挥发性芳草物,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所以我国端午节有插艾草的习俗。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这一习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
7、熊猫作为熊科动物中的异类,比其他的熊多长了一根手指——伪拇指,可以形成对握来抓取竹子。如图,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伪拇指出现的推测错误的是( )A、有伪拇指的大熊猫可遗传给后代 B、对大熊猫来说,属于有利变异 C、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大熊猫经常吃竹子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
8、男性X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时,传给儿子的可能性是( )A、0 B、25% C、50% D、100%
-
9、国家实行三孩政策后,很多家庭积极响应生育三孩,但对于有遗传病史的家庭应慎重考虑。某探究小组对三个患苯丙酮尿症孩子所在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如表。请完成下面小题。
家庭
父亲性状
母亲性状
子女性状
甲
患病
患病
患病
乙
正常
患病
正常、患病
丙
正常
正常
正常、患病
(1)、若与苯丙酮尿症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则患病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A、AA B、Aa C、aa D、a(2)、根据三组家庭的性状表现,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相关基因传递给子女 B、甲家庭生育的孩子一定患病 C、乙家庭中的父亲携带致病基因 D、丙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 -
10、草莓素有“水果皇后”之美称,农户常采用大棚封闭模式种植草莓,病虫害少、易管理,但产量较低。于是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将同一块地的15个草莓大棚(品种一致)均分为三组,在开花初期①②组每棚放入1箱蜂群,③组未放蜂群,结果如表。请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分组
处理方式
平均亩产量/千克
①组
蜜蜂传粉
826.2
②组
熊蜂传粉
1113.9
③组
无蜂传粉
613.3
(1)、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组起对照作用 B、各组管理模式应相同且适宜 C、蜂群传粉可提高草莓平均亩产量 D、推荐农户在大棚内放入熊蜂蜂群(2)、草莓的繁育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草莓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B、利用草莓匍匐茎繁殖的新植株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批量繁育草莓植株 D、通过杂交获得的草莓新品种,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物质(3)、下列关于蜜蜂或熊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 B、蜜蜂的发育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C、“飞舞”的熊蜂处于发育阶段的成虫期 D、与家蚕相同,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4)、这个研究的结果,体现蜜蜂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的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5)、草莓花上约有上百个雌蕊,草莓的可食用部分主要由花托膨大发育而来,表面的小颗粒“芝麻粒”才是真正的果实。请问草莓表面的“芝麻粒”是由花的哪个部位发育而来?( )A、子房 B、珠被 C、胚珠 D、子房壁 -
11、如今,运动之风盛行,大家不仅热衷于投身各类运动,还乐于欣赏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在下列比赛项目中,选手的手臂肌肉状态为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的比赛场景是( )A、击剑手刺出长剑 B、拳击手曲臂防守 C、射箭者屈肘搭箭 D、攀岩者用手拉动身体向上移动
-
12、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校本课程上,同学们创作了几幅栩栩如生的动物剪纸作品。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判断,下列剪纸动物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A、鹤
B、蟹
C、蝙蝠
D、海马
-
13、下列哪种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 )A、颈动脉 B、肺静脉 C、毛细血管 D、下肢静脉
-
14、血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如图是铁先生的血常规化验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受伤,他可能出现伤口不易凝血的现象 B、他可能患有贫血 C、他可能有炎症 D、他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
15、“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它是一种专门抢救急性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抢救方法之一。其操作原理是:快速挤压胸腔,形成气流冲出异物。请完成下面小题。(1)、异物不慎进入气管后,往往会刺激人体产生剧烈咳嗽,关于该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条件反射 B、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该反射与“吃梅止渴”属于同一反射类型(2)、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时,下图能模拟被救助者体内的肺和膈肌状态的是( )A、
B、
C、
D、
-
16、进入初中后,小辉长出了喉结和胡须,声音也有了变化,与这些变化有关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
17、依据国家政策,初中生需掌握一定的探究实验能力,下列叙述与图中实验装置不相符的是( )A、甲装置透明塑料袋表面会出现水珠,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 B、乙装置实验现象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丙装置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D、丁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
18、耳熟能详的儿歌《小蜜蜂》中有句歌词“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丛中”。与花相比,蜜蜂的结构层次多了(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9、在2024年12月候鸟迁徙季,黑脸琵鹭、红脚鹬等大批候鸟飞抵广州南沙湿地越冬。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黑脸琵鹭属于分解者 B、广州南沙湿地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D、一条包含黑脸琵鹭的食物链是:阳光→水生植物→鱼→黑脸琵鹭
-
20、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们逐渐练就了各种独特精妙的“绝招”,凭借着这些“绝招”,它们得以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中巧妙地保护自己,延续生命。请完成下面小题。(1)、长颈鹿的花斑纹与阳光透过树叶后形成的光影效果十分相似,是一种天然的伪装。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沙漠植株根系发达 C、蚯蚓疏松土壤 D、森林涵养水源(2)、壁虎遇到强敌会断足截尾,但是断尾可以再生,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包括( )
①细胞数目增多 ②细胞体积增大 ③遗传物质改变 ④形成不同的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下列关于该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学习行为 B、对黄鼠狼不利 C、可以诱杀鼠类 D、有利于躲避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