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读图理解
图1是玉米一生的示意图,图2是玉米果实的发育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能进行 , 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2)、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图2中曲线b的现象,这主要是阴雨天气造成的,赵家村村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3)、赵家村玉米获得大丰收,每个玉米果穗上都结有近千粒玉米,其中的一粒玉米是由图1中的[ ]发育而来的,将这粒玉米沿中的虚线纵切,观察到Ⅴ所示结构图,其中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 ]。(4)、图1中Ⅵ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成Ⅳ需要经过、两个重要过程。(5)、农民发现刚收获的粮堆会发热,然后腐烂,说出一条保存玉米的方法:。 -
2、实验探究
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填“实验组”或“对照组”):将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其他保持不变,保持其他条件一致的目的是。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原有的淀粉耗尽,此生理过程的场所是细胞中的。(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中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是 , 隔水加热的目的是。(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后实验组的叶片颜色应该是(填“变蓝”或“不变蓝”),由此得出实验结论。(5)、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条提高温室种植农作物产量的建议:。 -
3、为纪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022”字样黑纸片将天竺葵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暗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遮光处理时,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要遮盖起来 B、置于暗处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的原有淀粉 C、滴加碘液,观察到黑纸片遮盖处变成蓝色 D、该实验证明天竺葵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
4、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A、“喝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 B、“喝水”时,无机盐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C、“喝”进去的水会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各处 D、“喝”进去的水主要用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
5、下图的过程I和II是绿色植物两种重要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B、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过程I,晚上进行过程Ⅱ C、过程I有能量的储存,Ⅱ有能量的释放 D、①表示叶绿体,②主要表示线粒体
-
6、草履虫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胞肛 B、表膜 C、收集管 D、收集管和伸缩泡
-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来临时,发育成红豆树新枝的是( )A、幼叶 B、芽原基 C、叶芽 D、芽轴
-
8、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倡导公民义务植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移栽树木时常剪去大量枝叶目的是为了增强蒸腾作用 D、带土移栽树木目的是为了保护根毛,利于水分的吸收
-
9、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若Q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下列不能用Q表示的是A、都有根茎叶分化 B、都有输导组织 C、都能用种子繁殖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10、种子的胚包括( )
①胚根 ②胚乳 ③胚芽 ④胚轴 ⑤子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
11、下图表示某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B、图中A时期细胞核内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的复制 C、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D、图中C细胞与A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
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装置③应包裹黑色的布使其不透光 B、装置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C、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少于① D、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二氧化碳
-
13、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测定种子发芽率
-
14、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 D、兔→草→狼
-
15、泡菜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但是在腌制过程中,会生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22)》中规定:蔬菜及其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应不超过20mg/kg。(1)、同学们在生物实践活动中利用多种蔬菜制作泡菜,过程如图1。
①泡菜制作应用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
②制作泡菜前将泡菜坛烫洗并倒扣控干水分的原因是;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
(2)、为研究不同蔬菜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图2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三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①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②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③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的方式大量繁殖。
-
16、人生来惯用右手与生来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均为惯用右手,他们生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与一个惯用右手的女儿。回答下列问题。(1)、人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因此称为。(2)、在不确定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哪个为显性性状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事实,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假设和推理,请完善他的推理过程。
①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 可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 , 这与事实(填“相符”或“不相符”)。
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 可推测当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时,与事实(填“相符”或“不相符”)。
③根据上述推理,该同学判断惯用右手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
17、你见过在大雨来临前蚂蚁排队搬运食物的情景吗?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依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帮助他们加以完善。(1)、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前,有同学认为蚂蚁是依靠动作进行通讯的。这一步骤相当于科学探究中的。(2)、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一窝,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③实验前将蚂蚁处于状态24小时,以增加蚂蚁对食物的敏感度。
④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在C岛上放食物,A岛上什么也不放,C、A两岛构成了组,注意观察蚂蚁的行为。
⑤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之间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⑥完成上述步骤后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3)、实验结果:步骤1: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从行为获得的方式来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步骤②:将BC“桥”和BA“桥”对换后,B岛上的蚂蚁会先通过“桥”爬向岛。
步骤③: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了一些香水后,发现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行动失去具体目标,无所适从,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结论:。(5)、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 -
18、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下图是部分生物生殖发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①的能发育成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2)、图二中③为期,说明蝴蝶的发育属于发育。(3)、图三中鸟类的卵既有[①]卵白和[④]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又有[②]卵壳的保护,使鸟类能够在陆地上繁殖后代。(4)、图四中[①]产生的卵细胞与睾丸产生的精子在[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5)、上述的生殖方式都属于生殖,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
19、2023年4月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人冒雨来到北京市某公园,与少先队员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亲自种下油松、柿树等树苗。如图,甲为柿树叶片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代表生理活动;乙为根尖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根尖的不同区域。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植树选择阴雨天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填字母)过程。(2)、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这与(填序号)两个区域有直接关系。(3)、植物生长过程中,A过程产生的参与构建植物体。(4)、若用黑枣作为砧木,柿树的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为确保接穗成活,应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5)、植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重大作用,请写出其中一条作用:。
-
20、下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1)、(填序号,下同)合称为雌蕊,合称为雄蕊,它们是花的主要部分。(2)、受精卵将来发育成 , 将来发育成种子。(3)、桃可食用的部分是由[⑤]发育成的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