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探究

    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

    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_________,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

    重复以上实验3次

    4

    观察实验现象: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

    (1)、鱼缸②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 , 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
    (2)、鱼的呼吸器官是 , 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实验前,该小组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鱼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填“同步”或“交替”)进行。
    (3)、请你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②中的水呈黄色 B、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②中的水呈蓝色 C、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蓝色,②中的水呈蓝色 D、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蓝色,②中的水呈黄色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水流经鱼体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增多。
    (5)、实验中,BTB溶液的作用是 , 该小组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2、若食物链草→鼠→蛇→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  )体内重金属累积最多的是
    A、 B、 C、 D、
  • 3、如图,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牢固性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 4、南海禁渔期结束大量海鲜上市,下列海鲜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斑节虾 B、兰花蟹 C、石斑鱼 D、九孔鲍
  • 5、珍珠贝常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珍珠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一个结构有关(  )
    A、 B、 C、外套膜 D、贝壳
  • 6、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       )
    A、用皮肤呼吸 B、肺不够发达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 7、炎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浮头),严重时会造成鱼群大量死亡,这是由于(       )
    A、水中缺二氧化碳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 8、“金蝉脱壳”指的是蝉蜕去(       )
    A、外骨骼 B、甲壳 C、鳞片 D、皮肤
  • 9、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气囊,③是肺 B、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每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 D、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有①→③→②
  • 10、“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列带“鱼”的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鲨鱼 B、章鱼 C、鳄鱼 D、鲍鱼
  • 11、下图为运动产生的流程图,“骨”所处的位置是(  )

    A、 B、 C、 D、
  • 12、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B、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 13、“蚂蚁搬家晴必雨”和“蚯蚓往上爬,雨水乱如麻”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过对蚂蚁和蚯蚓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分节 C、身体呈圆筒形 D、有坚韧的外骨骼
  • 14、涡虫等扁形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排出
  • 15、下图A、B、C分别代表黄瓜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肌肉细胞,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结构(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 1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诗句中提及了两类生物——动物和植物,如图是这两类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甲取自动物体、细胞乙取自植物体 B、细胞甲、乙的控制中心都是结构② C、黄鹂鸟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这一结构 D、植物的根细胞中有叶绿体这一结构
  • 17、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式子中a表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b表示

    (2)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主要是根尖的(部位)从土壤中吸收的

    (3)生物圈已经受到碳氧平衡失调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的排放量大量增加、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的大量的破坏等。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谈你的看法(写一条)。

  • 18、为了探究植物完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首先,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根枝条。将一根枝条插入A试管中,将另一根枝条上的叶片全部剪去,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后插入B试管中。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支试管上,扎紧塑料袋口。(见下图)

    将上述A、B两套装置同时放在有阳光、温暖的相同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实验方案的实验假设是
    (2)、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3)、预测数小时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为了使实验结果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原则。
    (5)、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1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草属于 , 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
    (2)、图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3)、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中蜘蛛最初发生的变化是 , 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 20、将生长正常的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下图),做如下实验:

    (1)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小白鼠将 , 原因是

    (2)若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小白鼠将

    (3)在(2)中,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 , 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为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提供了

上一页 440 441 442 443 4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