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有着怎样的关系?
  • 2、描述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怎样参与水循环,并促进水循环的?
  • 3、控制温室效应,第一,要尽可能的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等废气的排放;第二,保护森

    林资源,大力开展 , 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 4、温室效应会使热带地区更加 , 土地沙漠化进程 , 自然灾害也越来越 , 甚至会导致许多物种
  • 5、温室气体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散发,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有逐年的趋势。人们称这种导致全球变暖的作用为效应。
  • 6、二氧化碳具有的功能,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另外,等也是温室气体。
  • 7、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还可以起到扩大资源、水土流失、农田、气候、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 8、人类下列活动不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的是____。
    A、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气 B、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 C、人类对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 9、植物的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的作用,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创造了必要条件。
  • 10、生物圈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能,贮存在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为生物圈中的绝大多数生物的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 11、人类与植物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
    B.人们食用的畜、禽、鱼虾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人们使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或残骸变成
  • 12、通过它的生命活动对促进水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对维持水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13、森林涵养的水一部分供给植物需要,一部分成为水。
  • 14、森林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具有良好的能力;林地中厚厚的枯枝落叶和层也可吸纳水。
  • 15、植物通过吸收水,再通过作用散失水,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 16、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瓶上分别写有1﹑2﹑3﹑4的标签,在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10粒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编号及内容

    1

    2

    3

    4

    处理方式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

    不洒水。

    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

    放置环境

    25℃,有光

    25℃,有光

    25℃,有光

    4℃,有光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只有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的必要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是种子萌发所的必要条件。
    (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设置在25℃及的环境中,其他的条件与1号瓶相同。
  • 17、小林同学用绿豆种子做材料,进行发豆芽的生物实践活动。下列错误的是( )
    A、容器中需要放适量的水 B、发豆芽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 C、为绿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子叶 D、绿豆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 18、下列关于农田播种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不能用于播种 B、即使保存完好,5年以上的小麦种子也不可种植 C、发芽率在85%左右的花生种子可以种植 D、播种时,一般不选用偏瘦的种子
  • 19、将籽粒完整而饱满的未休眠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 20、春播时,农民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作用是( )
    A、提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 B、提高土壤温度 C、提高土壤湿度 D、防止病虫害
上一页 259 260 261 262 2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