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塑料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会威胁人体健康。为探究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以下探究:

    步骤一:选取8周龄、30g左右、生理状况相似的雄性小鼠20只,喂养1周;

    步骤二: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微塑料组,每组10只,分笼饲养,饲养前测量小鼠相关指标,取平均值并记录;

    步骤三:正常组小鼠饲喂饲料,自由饮用纯净水;微塑料组小鼠饲喂等量饲料,自由饮用1000 μg/L的微塑料(聚苯乙烯)水,在饲养第2周和第4周检测小鼠血液中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 , 实验变量为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研究人员采取的操作有:(答出一点即可)。
    (3)、分析数据发现饲养4周的微塑料组小鼠体内尿素含量 , 这表明微塑料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肾的功能,导致部分尿素无法排出。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合数据,推断正常组小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微塑料组。本实验对我们的启示是(答出一点即可)。
  • 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

    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或没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

    1.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与蒸馏水按照比例分别配制出5%、10%、15%、20%的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1

    2.选取 20 只2品种相同、大小和生长状况等相似的成年活水蚤3

    3.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10s内跳动的次数并记录。

    4.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分别滴加到不同的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10s内跳动的次数并记录,应先测定每只水蚤在清水中的心率,再测定其在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心率4不能重复利用同一只水蚤5

    5.重复多次计数,取平均值6

    实验结果:

    酒精浓度/%

    0

    (清水)(7)

    5

    10

    15

    20

    10s内心跳次数平均值/次

    33

    24

    21

    18

    0

    (死亡)

    得出结论:

    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死亡8

    (1)、“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是该实验的
    (2)、实验“选取20 只”水蚤进行实验,而不是1 只是为了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除酒精浓度不同外,实验选用“品种相同、大小和生长状况等相似的成年活水蚤”是为了
    (4)、进行该操作顺序的原因是
    (5)、这样做的原因是
    (6)、“重复多次计数,取平均值”是为了
    (7)、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8)、“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 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死亡”,给我们的启示是
  • 3、近年来,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受到大众关注。为探究照射紫外线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了 12 只健康且生理状况相似的小白鼠,随机均分为4组,置于除照射紫外线的时长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每天定时饲喂等量的饲料和水。其他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平均值)如下:

    组别

    处理方式

    第1天体重/g

    第 14 天体重/g

    体重增长率/%

    A

    不照射紫外线

    18.32

    23.48

    28.17

    B

    每天照射紫外线1h

    17.00

    21.60

    27.06

    C

    每天照射紫外线2h

    17.66

    20.04

    13.48

    D

    每天照射紫外线3h

    21.84

    22.2

    1.65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小白鼠的处理方式可以推断出本实验的变量是
    (2)、(中考新考法·逆向思维)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答出一点即可)。
    (3)、根据表格中小白鼠体重的增长率,该实验的结论是照射紫外线对小白鼠(填“有”或“无”)影响,且照射时间越长,影响越(填“大”或“小”)。
    (4)、(中考新考法·做法类开放)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紫外线过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4、高温潮湿的广东是典型的“白蚁天堂”,每年雨季,白蚁的活动频繁,它们钻入潮湿的木质家具筑巢,对家具造成了严重毁坏。为此,科研团队探究了湿度对白蚁分布的影响,其实验操作如下:

    ①取洗净烘干后的长方形餐盒,作为装置的主体。以中央为分界线,在A 侧铺满白蚁生活过的土壤,B侧铺满经过烘干后的白蚁生活过的土壤,再用废旧的硬纸板按照餐盒长度的一半做2个等大的盒盖(图1);

    ②选取10 只大小相近、活动正常的白蚁幼虫,将其移到餐盒中央后,迅速将两侧盒盖盖上

    ③每隔1m in记录一次白蚁在装置两侧的分布情况,每组分别记录10 min。重复上述操作3次,最终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过程中除改变这一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应相同,目的是
    (3)、为了得到最终的结果,科研人员应计算3次实验结果的。分析图2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之后科研人员将该实验装置进行了两处处理,用来探究“光照对白蚁生活的影响”的实验,那么这两处处理是
  • 5、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出问题:

    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

    光照1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2 , 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3 , 两侧形成阴暗和明亮的两种环境。

    ②将从同一环境中采集到的10 只鼠妇,在铁盘的两侧中央各放5只4 , 并及时盖上盖板,如图所示。除此之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5

    静置2分钟6后打开盖板,分别记录铁盘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再重新盖上盖板,之⋯后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鼠妇的数量,共5次,并计算5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7

    实验结果及结论:

    时间(分钟)

    2

    4

    6

    8

    10

    明亮处

    4

    3

    2

    0

    0

    阴暗处

    6

    7

    8

    10

    10

    结论

    光照(8)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表达与交流:

    做完实验后,鼠妇该如何处理9?

    (1)、“光照”是该实验的
    (2)、铺“湿土”说明鼠妇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中。
    (3)、“一侧盖上黑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的目的是设置
    (4)、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而不是1 只,是为了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除此之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
    (6)、“静置2分钟”的目的是
    (7)、“计算5 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的目的是
    (8)、除该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答出一点即可)。
    (9)、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
  • 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猕猴常以树叶和野菜为食,有时也以鸟为食,鸟也可取食树叶和野菜,金雕和蟒蛇等是猕猴的主要天敌,常对猕猴群体的生存造成威胁。近年来,通过人工为猕猴投喂食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执法以及建立猕猴观测站等措施,野生猕猴的数量已从百余只增长到如今的2 000 多只。

    (1)、猕猴在所生活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2)、资料中的生产者有。该保护区内存在捕食关系的消费者有(答出一点即可)。
    (3)、野生猕猴数量的增长对该保护区及整个生态系统的意义是
    (4)、有人认为可通过人工为猕猴投喂食物来完全替代猕猴自行捕食,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 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曾因污水无序排放,重金属污染问题严峻。通过大力开展清淤工程、持续实施补水作业等一系列科学治理举措,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大幅改观。目前,保护区内的黑鹳、丹顶鹤、灰鹳、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数量已达万余只,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几十余种。如图为该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

    (1)、在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时,种植芦苇、水葱等水生植物均要求种类多样,丰富的营养结构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力。
    (2)、图中食物网中,黑鹳和鱼之间属于关系。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4)、(中考新考法·原因分析)开展清淤工程时,清理出来的淤泥不能用来种植蔬果,原因是
  • 8、乙型流感及其预防。

    资料一:2024年初我国各地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率已经连续8周上升。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感染者会出现高热、全身酸痛、咽干喉痛、腹泻等症状。

    资料二:乙型流感检测试剂盒可作为家庭简易检测感染情况的手段,通过在鼻子和咽喉区域使用特殊的棉签或拭子进行采样,再利用检测卡检测乙型流感病毒的存在与否。如图为鼻部采样操作流程及检测卡示意图。在检测卡特定的位置上,附着有针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抗体。将待测样本液滴入样本孔内,样本液就会从样本孔流向检测线(T)和质控线(C)。如果样本液中含有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就可以观察到检测线(T)和质控线(C)均呈现为紫红色。

    资料三:接种乙型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乙型流感疫苗共需接种三针,接种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乙型流感的作用。乙型流感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痛苦,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乙型流感。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引起乙型流感的病原体是 , 该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2)、现有①和②两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条带颜色实际为紫红色)。结合资料二判断样本为乙型流感感染者的样本,因为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二者的结合会引起检测卡发生特定变化。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免疫。接种乙型流感疫苗的人仍然可能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4)、流感流行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为避免流感传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合理即可)。
  • 9、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寒冷季节高发,具有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感染,幼龄儿童表现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

    资料二:预防诺如病毒主要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彻底洗手等,若家中有人感染,要及时对家人进行隔离 , 并对接触过的物品及环境消毒。万一感染也别慌,诺如病毒感染1至3天大多可自愈。期间注意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有持续高烧、严重脱水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1)、根据资料一,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诺如病毒属于 , 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结构;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属于易感人群的是
    (2)、资料二中画线的句子中,对感染诺如病毒的家人进行隔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诺如病毒感染 1 至3天大多可自愈,这是因为人体有3道防线,其中第3道防线为 , 当诺如病毒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作
    (4)、有同学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 10、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褪黑素是一种能够影响和干预人类的许多神经活动,如睡眠与觉醒、情绪、智力等的激素 , 由松果体分泌,分泌过程如图。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照和黑暗的调节,夜晚分泌多,白天分泌少。因此,昼夜的周期性交替会引起褪黑素的分泌量出现相应的昼夜周期性变化。

    (1)、昼夜的周期性交替引起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这一过程属于(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2)、外界的光暗信号经角膜、[③]等的折射,到达视网膜产生神经冲动传递至神经中枢———— , 最终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3)、资料中画线部分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4)、长期熬夜玩手机,作息违背昼夜节律,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请结合资料分析原因:
  • 11、 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开发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
    (2)、池塘中的鳙鱼、鲢鱼和鲫鱼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它们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小麦和紫花苜蓿通过产生的。
    (3)、与单一的种植或养殖模式相比,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较强,原因是
    (4)、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
  • 12、“碳达峰”与“碳中和”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如图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图中的(填“甲”“乙”或“丙”)固定的太阳能。
    (2)、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以松毛虫为食的食虫鸟,同时还有捕食食虫鸟和松毛虫的鹰,推测乙中的 A 和 B 分别为
    (3)、图中体现丙将生物体内的碳返还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丙属于生态系统生物部分中的
    (4)、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答出一点即可)。
  • 13、立定跳远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重要测试项目,不仅考查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还考验全身协调能力。图1 为立定跳远摆臂伸肘时的示意图,图2为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____填文字)。

    (1)、在立定跳远过程中,人体的运动系统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主要由、关节和肌肉组成。
    (2)、在图1摆臂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3)、在立定跳远起跳瞬间,腿部关节要承受较大压力,在图2中,结构②和[]中的滑液有助于缓冲这种压力,减少关节损伤风险。
    (4)、为了在立定跳远训练中更好地保护关节,结合图2关节结构,提出一条针对性的训练或防护做法:
  • 14、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学校每年都会进行消防演练。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____填文字)。

    (1)、当听到警报声,小轩会迅速跑步离开教室,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 其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为:(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下肢等相关肌肉。
    (2)、在逃离教室的过程中,小轩不小心被同学踩到右脚,他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脚,然后感觉到疼痛,这一过程中先后涉及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3)、在逃生演练活动中,同学们会情绪紧张,并伴随着心跳和呼吸明显加速,这是调节和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
    (4)、有同学说,发生火灾逃生时,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他说的对吗?理由是:
  • 15、如图表示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泡沫板、掌控板、百灵鸽、舵机、灯串、灯带、触碰开关等制作的膝跳反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反射弧结构中的
    (2)、在模拟膝跳反射实验时,应叩击图中(填序号)的触碰开关处。
    (3)、叩击后模型中的腿有迅速前伸的反应,这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4)、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顺序为(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5)、若模型中2对应的结构受损,试判断模拟叩击时能否完成膝跳反射,并说明原因:
  • 16、学校举办校庆活动,小林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大会堂里观看文艺演出。请结合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____填文字)。

    (1)、舞台上灯光亮起,绚丽的灯光在较暗的环境中格外耀眼,此时图1 中小林眼球的[]由大变小,灯光的光影最终在[]上形成物像。
    (2)、演出时音响播放出欢快的音乐,音乐的声波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刺激图2[d]中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小林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3)、小林注意到,音乐声较大时,周围的同学有的闭嘴并捂住耳朵,有的张开嘴巴。这些举动能避免听力损伤,依据是
    (4)、校庆活动期间,应尽力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并兼顾校园环境维护。请结合这一背景,从科学环保角度提出一条文艺演出相关设备安全使用的可行性建议:
  • 17、小林发现,进入初中后,越来越多的同学戴上了眼镜。为探究同学们近视率上升的原因,小林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相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任务一:观察人的眼球结构

    (1)、他们先制作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眼球模型,其中眼球中心部分的颜色由(填字母)决定。
    (2)、任务二:探究眼轴(眼球的前后径)长度与视力的关系

    观察过眼球的结构后,小林和同学们进一步探究了眼球结构与近视的关系。他们利用学校体检的时间,收集了同学们的眼轴(眼球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数据,结果记录如图2。

    小林查询资料发现,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眼轴长度越 , 人的视力越好。

    (3)、任务三:探究影响眼轴(眼球的前后径)长度的因素

    看着数据表,小林不禁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哪些因素影响了眼轴长度?基于此问题,小林和同学们展开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查阅资料】白天户外自然光的蓝光刺激,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起到抑制近视的作用。

    【展开实验】小林和同学们利用幼兔模拟教室内光环境对人视力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眼轴长度平均值/ mm

    实验后视觉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对照组

    14.84

    17.52

    正常

    实验组(人造光源下饲养3个月)

    14.82

    18.73

    近视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应该为

    ②基于实验结果,小林认为,若同学们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大家的视力可能会(填“上升”或“下降”)。

    (4)、【总结与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视力,请你提出一条相关建议:

  • 18、 (为了解茉莉花与紫苏叶的复合浓缩液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选择雄性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3天后,随机选取 8 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作为高血糖组。将高血糖组的饮用水换成浓度为20%的果糖水,正常组饮食不变;

    ②除正常组外,将其余高血糖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 8 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 胃 6 mL/( kg · d)、12 mL/(kg·d)、18 mL/(kg·d)的茉莉花与紫苏叶的复合浓缩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8天。

    ③分别在第0天、第14天、第28天,对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如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可作出的假设为:
    (2)、除正常组外,其余每组也选取8 只雄性小鼠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3)、实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下降最多的是组,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上述实验,你认为是否可以通过食用紫苏和茉莉花来取代药物治疗糖尿病,并说明理由:
  • 19、桑基鱼塘是一种中国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桑的循环生态系统。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蛋白,含氮物质与丝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蚕丝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添食含氮物质对家蚕产丝量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取发育状况相似的5龄幼虫,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100条;

    ②在其中一组的食物中添加含氮物质尿素(含氮量46.67%),实验操作如表所示:

    组别

    饲喂方法

    添加含氮

    物质的剂量/

    (mg·头-¹·d-¹)

    持续时间/d

    桑叶组

    仅用桑叶喂食

    6

    尿素组

    将尿素轻撒在桑叶表面后喂食

    0.50

    6

    ③幼虫结茧后,每组随机选取30粒蚕茧,雌茧和雄茧各占一半,测量茧层率(茧层率越高,说明蚕丝产量越高)。每组实验重3次,测得各组茧层率的平均值如图甲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科研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请写出其中一种:
    (2)、由图甲可知,添食尿素组的茧层率明显增加,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3)、为明确提高产丝量的最佳尿素添食剂量,科研人员给5龄幼虫添食不同剂量的尿素,测得的茧层率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尿素的最佳添加剂量约为mg·头-¹·d-¹。研究发现,当尿素过量时,某些代谢物积累可能会(填“促进”或“抑制”)蚕体内的一些生理活动,最终导致产丝量下降。
    (4)、“一船生丝出,一船白银归。”请你提出一条关于桑基鱼塘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20、苹果蠹(dù)蛾是危害苹果的重要蛀果害虫,苹果花为白色,成熟果实多为粉红色。为探究苹果蠹蛾在花、叶、果实上产卵的选择性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择粉红、白、绿三种颜色透明卡纸模拟苹果蠹蛾寄主颜色;

    ②实验在容积为 1 升的圆柱形透明烧杯(2个,标记为 A、B)中进行,A烧杯中选取质地、面积相同的粉红色和白色的透明卡纸分别对半铺贴于烧杯底部和侧壁,两色卡纸衔接处悬挂一个用10%蜂蜜水蘸湿的脱脂棉球,为成虫补充营养,烧杯中放入大小相近的苹果蠹蛾(雌、雄成虫各5只),杯口以纱布覆盖,B烧杯做法同A,但卡纸颜色换为绿色和白色。8天后观察统计 A、B烧杯内两种不同颜色卡纸上的产卵量,计算产卵选择率,将结果绘成如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2)、通过实验结果图可以得出苹果蠹蛾对不同颜色的卡纸产卵选择率不同,对卡纸产卵的选择率比较高。
    (3)、请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化学防治苹果蠹蛾的最佳方案:
    (4)、农场管理人员计划在苹果园里套种草莓和橙树,按照步骤①②的做法,选用草莓红色、橙色、粉红色卡纸对比苹果蠹蛾的产卵选择率,如下表:

    卡纸颜色

    平均产卵选择率/%

    草莓红色

    5.25

    粉红色

    35.24

    橙色

    12.87

    请从苹果蠹蛾对水果的危害角度判断套种草莓和橙树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