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们常取丝瓜成熟干枯的“经络”(如图所示)来刷碗。这里的“经络”主要是丝瓜的(   )

    A、保护组织 B、薄壁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 2、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基本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磕伤的芒果不易储藏的主要原因是其输导组织受损 B、人们食用的梨的果肉部分主要属于薄壁组织 C、动物上皮组织都分布在体表 D、胃壁粘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 3、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B、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皮肤属于保护组织 C、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 4、取一个完整的鸡翅,用解剖剪除去皮肤后,观察到肌肉束与骨连接处有白色肌腱,肌腱属于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 5、根据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可能有汁液流出,这主要是细胞质中内的液体流出来了。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一开始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目的是
    (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甲所示视野。

    ①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在图乙所示显微镜中的路线是[]→4遮光器→通光孔→[]→镜筒→1 目镜。

    ②该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物像如图甲 B所示,通过调节观察到如图甲 C所示的物像,具体的调节步骤是

    ③从 A→C 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④若选用 10×的目镜和 10×的物镜,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在视野中看到一个直径约为2毫米的细胞,则这个细胞的实际直径为毫米。

  • 6、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如图甲、乙两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视野中的细胞,在图甲视野中均可看到 B、若玻片标本往左移动,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将图甲转变成图乙 D、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
  • 7、如图甲表示显微镜操作的某个步骤,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图甲操作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B、如果光线太强,可以换用小光圈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D、图乙中的气泡中央黑暗、周围明亮
  • 8、某同学在使用安装好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漆黑一片,他应该尝试(   )
    A、更换目镜 B、调整反光镜 C、移动玻片标本 D、调节粗准焦螺旋
  • 9、用显微镜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后再观察透明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此时应使用(   )
    A、平面反光镜、大光圈 B、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C、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D、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 10、如图Ⅰ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玻片标本的位置关系,图Ⅱ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Ⅰ中甲是高倍物镜,乙是低倍物镜 B、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物镜离玻片标本的距离更近 C、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图Ⅱ中的细胞a,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
  • 1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字母“A”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的正中央,于是他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轻轻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那他之前看到的图像是 (        )
    A、 B、 C、 D、
  • 12、把边长为0.01 厘米的透明正方形物体放到目镜为8×,物镜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面积是(   )
    A、0.08平方厘米 B、0.8平方厘米 C、0.64平方厘米 D、0.064平方厘米
  • 13、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细胞的数量是 (        )
    A、8个 B、4个 C、2个 D、1个
  • 14、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的位置,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不动;②转动目镜,视野中的污点随之转动。由此可以推测此污点位于(   )
    A、玻片标本上 B、目镜上 C、光圈上 D、物镜上
  • 1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如图所示,为将污点A 移出,应将玻片标本向哪里移动(   )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 16、如图所示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 17、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后,小华想要选取一种材料,直接将其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并观察该生物材料的结构,他可以选用的材料是(   )
    A、菠菜叶的下表皮 B、花生颗粒 C、一瓣橘子 D、整个柳树叶片
  • 18、小小显微镜,探索大世界。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都属于光学显微镜 B、双目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不重合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微调目镜间距离 C、实验完毕后,要将双目显微镜的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处 D、实验完毕后,可以直接关闭数码液晶显微镜的电源
  •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红色染色剂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再用染色的酵母菌饲喂草履虫,并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将其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相关图示如图所示。

    (1)、酵母菌和草履虫只由构成,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吸取表层的培养液进行观察,这是因为草履虫的生活需要;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可以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里 , 从而便于观察。
    (2)、同学们观察到草履虫的体表布满 , 这有助于它在水中旋转前进,而且还观察到草履虫的体内某种结构呈现红色(如图甲中箭头所指),该结构最可能是 , 该结构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图乙中的两只草履虫会完全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说明这只草履虫正在进行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两个载玻片的两侧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牙签将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图丙中,在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中放盐粒,图丁中,在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中放等量的白砂糖,草履虫的移动如图丙、丁中的箭头所示,说明
  • 20、小李同学将装有草履虫培养液的锥形瓶,摇匀后放在暗室中,用手电照射锥形瓶的一侧,观察到草履虫逐渐游向明亮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对光不敏感 B、草履虫能进行光合作用 C、草履虫喜欢生活在黑暗中 D、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