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无花果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且用途广泛的水果,是桑科榕属植物,果实为梨形。下列植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葫芦藓 B、满江红 C、银杏 D、黄皮
  • 2、广东盛产荔枝,修剪荔枝树可促进新枝长出。对新枝长出起关键作用的组织是(  )
    A、 B、 C、 D、
  • 3、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美洲、大洋洲、欧洲的大豆资源基本起源于中国东北大豆种质,因此我国大豆对世界影响极大。请分析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大豆(即栽培大豆)是由野大豆经驯化而来的。野大豆生存至今,其茎仍为缠绕茎,需攀附他物方能“站立”,但野大豆具有多种大豆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繁殖能力强、耐盐碱、抗寒、抗病等,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 , 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对改良栽培大豆,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资料2我国宋代医书《延年秘录》中写到: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 , 益颜色,填骨髓,加力气……

    资料3随历史的推移,大豆属遗存籽粒大小平均值变化趋势如下图:

    (1)、分析资料1可知,大豆和野大豆所属植物类群为 , 判断依据是。划线内容说明野大豆对环境的能力很强。
    (2)、资料2中,古医书认为“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主要是因为大豆种子中丰富的蛋白质具有等作用。
    (3)、由资料3可知,龙山时期,大豆的等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夏朝时期,大豆的粒厚也显著增加。总之,经过我国先民的驯化,大豆籽粒大小随历史推移的变化趋势为
    (4)、野大豆中含有多种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我国科学家尝试将其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培育出大豆新品种。请你在图中画出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5)、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除杂交育种外,请你再提出一点建议:
    (6)、野大豆是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 4、周末,小华发现家中购买的苹果有部分出现大小不一的病斑,于是小华将有病斑的苹果带回学校,与同学用解剖针从病斑处挑取了一些菌丝后,制成玻片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

       

    (1)、小华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一的视野,此时若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2)、小华根据观察到的图一视野,判断此病菌属于(填“细菌”或“真菌”),推测苹果腐败的原因可能是病菌依靠菌丝从果肉中吸收 , 并在苹果中生长和繁殖。
    (3)、小华奶奶认为:“切掉水果腐烂部分仍可以食用”。小华深感疑惑:“食用切除腐烂部分的水果对人体健康无影响吗?”于是按照下列步骤开展研究实验。

    步骤一:选多个苹果,清洗后在表面均切一个大小相同的“十”字伤口;

    步骤二:将等量病菌?到苹果伤口上,均在25 ℃下培养;

    步骤三:待病斑直径为1厘米、2厘米时,分别在病斑的A病斑处、B距离病斑外延5毫米处、C10毫米处、D15毫米处、E去除A~D后剩余部分取果肉;

    步骤四:检测果肉中毒素(Pat)的含量,记录数据,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步骤二中“?”处操作应是细菌、真菌培养步骤中的。为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答1点)。步骤四记录数据后应计算

    ②根据图二曲线可知,病斑直径越大,病斑处果肉中Pat含量越。小华回家后向奶奶解释:苹果去除腐烂部位后也不可以食用。结合图二数据分析,原因可能是

    ③为避免家中其他未腐烂的苹果出现病斑,小华下一步的探究问题可能是

  • 5、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觅食、隐蔽和繁殖的场所,其内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如图一所示。在人工鱼礁前方,上升的水流将海洋底质中的无机盐带到中层,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在人工鱼礁后方,形成流速较低的涡流区,大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滞留,如图二所示。

    (1)、图一中的生物和者构成该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2)、鱼身体呈型,有协调游泳,适于水中生活。鱼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图一中包含鱼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鱼与口虾蛄存在关系。结合图二分析,与水流上升区相比,鱼在涡流区大量聚集的原因是
    (4)、与未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相比,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中生物种类(填“更多”或“更少”),能力更强。
  • 6、潮州举行“守护童心·禁毒同行”亲子公益活动,将禁毒主题元素融入剪纸艺术,以“纸”言禁、以“剪”拒毒。下列关于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拒绝接受陌生人给的饮料 B、毒品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 C、服用毒品有可能导致犯罪 D、少量服用毒品不会上瘾
  • 7、我国助力巴基斯坦农业,将中国小麦的抗叶锈基因导入巴基斯坦小麦中,获得高产抗病新品种,该过程主要运用了(  )
    A、杂交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仿生技术
  • 8、如图为生物兴趣小组根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内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发育过程,a、b、c表示发育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a→c B、青蛙的生殖过程①在水中完成 C、可延长家蚕的c时期以增加产丝量 D、该模型代表的动物都进行有性生殖
  • 9、开学初,广东猩红热高发。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也可由伤口、破损黏膜引起,目前没有相关的疫苗,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链球菌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B、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该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抗生素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10、猫咪可爱又灵动,如今正成为许多家庭的宠儿。然而,部分不良商家为了追逐利益,进行过度商业化的繁殖。猫咪们被迫频繁生育或者近亲繁殖,这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健康。请完成下面小题。
    (1)、猫的子宫为双角形,适应多胎妊娠,小猫会在母体内发育65天左右。母猫的生殖系统(如图)与人相似,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能够分泌雌性激素 B、若②处堵塞则母猫不能怀孕 C、受精卵在③中形成 D、小猫在母体的③中发育
    (2)、猫的体细胞中有38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正常公猫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应为(  )
    A、18对+XX B、18对+XY C、18条+XY D、18条+X或18条+Y
    (3)、如今作为宠物的猫有丰富多样的外形,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长尾和短尾 B、矮脚和长耳 C、白色毛和橘色毛 D、双瞳同色和双瞳异色
    (4)、折耳猫外形可爱,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这种猫大多由人为近亲繁殖,以至于它们几乎都患软骨发育异常病(受常染色体显性R基因控制)而备受折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对患病猫一定会生出软骨发育异常的小猫 B、软骨发育异常的猫基因组成可能是RR或Rr C、一对正常的猫不会生出软骨发育异常的小猫 D、应该拒绝购买和饲养这种折耳猫
  • 11、生物学科开展了“无土栽培种植草莓”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经过多次选代,设计并制作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亮点之一是,通过设计固定隔板,把一部分根暴露在空气中如图中②,一部分伸入营养液中如图中③。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促进叶的蒸腾作用 D、减少植物的病虫害
  • 12、“山湖绿”与“科技蓝”在东莞松山湖奇妙碰撞。下列行为不利于绿美生态建设的是(  )
    A、共植千株树苗 B、开展护鸟宣传 C、大量燃放烟花 D、少开私家车
  • 13、广东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煲仔饭 B、白切鸡 C、马拉糕 D、油柑汁
  • 14、科研人员利用头戴式显微镜可记录小鼠走迷宫时的神经元活动。小鼠神经细胞中控制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15、央视2025跨年晚会节目《直下看山河》融合民乐、戏曲、射箭、跑酷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锦绣山河中国色的壮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唱戏曲前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B、如图,右手屈肘拉弓时,右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跑酷运动与小脑协调运动、维持平衡的功能有关 D、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汗液可通过皮肤中的汗腺排出
  • 16、某同学用下列方法制作叶脉书签:将树叶浸泡在水中数天,再去除腐烂的表皮和叶肉,就会得到一片完整的叶脉书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叶脉具有运输功能 B、叶脉具有支持功能 C、叶脉属于生殖器官 D、微生物参与该过程
  • 17、黄皮是广东特色水果,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果肉健脾胃,化痰止咳,核能理气止痛。”黄皮果肉属于(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 18、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设计的“PROTAR疫苗技术”能使得病毒在进入正常细胞后,病毒蛋白被系统识别并降解,实现病毒“减毒”。下列与“PROTAR疫苗技术”所属免疫类型相同的是(  )
    A、皮肤 B、抗体 C、气管纤毛 D、吞噬细胞
  • 19、我国古生物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高山栎叶片化石,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证据。现今高山栎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叶片气孔密度较低、背面多长有“绒毛”。请完成下面小题。
    (1)、高山栎可以通过多年生健壮的枝条进行扦插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无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
    (2)、在高寒地区寒冷干旱的环境中,高山栎叶片的气孔分布特点有利于(  )
    A、促进蒸腾作用 B、抑制蒸腾作用 C、促进呼吸作用 D、促进光合作用
    (3)、高山栎叶片背面长有“绒毛”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影响生物
    (4)、下列关于高山栎化石及其进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高山栎进化的直接证据 B、高山栎的进化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C、高山栎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 D、高山栎产生的变异均对进化有利
  • 20、近期,“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下列对预制菜认识错误的是(  )
    A、选购时要关注预制菜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B、预制菜中的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 C、预制菜可用冷藏法进行保存 D、了解预制菜标准体系,选择健康食品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