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等。
  • 2、儿童用药:药物的品种、剂型和剂量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儿童所处年龄段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年人用药。
  • 3、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OTC)。
  • 4、安全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 , 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在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
  • 5、疫苗的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的 , 从而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
  • 6、疫苗:一般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 , 或其中的抗原性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 7、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举例
    (1)、过敏反应:一种机体对某些的入侵产生免疫反应后,再次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或生理功能紊乱。
    (2)、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主要通过传播。
  • 8、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如肿瘤细胞)。
  • 9、自身稳定:发现和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 10、防御保护:抵抗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 11、

    类型

    形成

    特点

    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就有

    种病原体有效,作用范围广

    道防线

    特异

    性免疫

    后天形成

    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道防线

  • 12、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免疫细胞组成。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可以使病原体失去致病能力,并促进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分解,从而清除病原体。

    ①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②抗原:引起人体产生的物质。

    ③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的。

  • 13、第二道防线:主要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组成。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衰老的细胞等。
  • 14、第一道防线:由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还能通过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及利用特殊的结构清除
  • 1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 16、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者缺一不可)
    (1)、传染源:能够散播的人或动物,如携带鼠疫耶尔森菌的鼠类是鼠疫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 17、特点:具有传染性和
  • 18、传染病: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 19、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的调节,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 20、人体内的几种激素及异常症状

    分泌激素

    内分泌腺

    主要功能

    分泌异常症状

    垂体

    调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促进②

    幼年时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呆小症;

    成年 分泌不足:③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对⑤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时:⑥

    肾上腺素

    肾上腺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