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血氧仪可用于检测血氧饱和度,它是衡量血液运输氧气能力的重要指标,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血红蛋白 D、血浆蛋白
  • 2、如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中气体进出肺泡是由于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变化引起的 B、②过程中气体由肺泡进入血管需要穿透两层细胞 C、③过程表示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④过程中血液含有的二氧化碳减少
  • 3、面罩式雾化经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或肺炎,雾化器将药液分散为小颗粒,小颗粒药物可通过口和鼻吸入,到达病变部位。
    (1)、雾化药物经过口和鼻吸入,到达肺泡前依次经过的位置是( )

    A、喉、咽、支气管、气管 B、咽、喉、气管、支气管 C、喉、食管、支气管、气管 D、咽、食管、气管、支气管
    (2)、雾化治疗肺炎时,药液需被分散为约1微米的小颗粒才能沉积在肺部,这说明呼吸道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空气变得( )
    A、温暖 B、清洁 C、湿润 D、干燥
    (3)、雾化吸入药物时,膈肌的状态和位置是( )
    A、收缩、下降 B、收缩、上升 C、舒张、下降 D、舒张、上升
  • 4、某同学腹痛难忍,医生诊断需通过肠道显微胶囊辅助检查。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它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像。那么,肠道显微胶囊经过的结构是( )

    A、①→③→⑤→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⑥→⑦→⑨ D、②→③→⑤→⑦→⑧→⑨
  • 5、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却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相符的是( )
    A、坏血病———维生素A B、神经炎———维生素C C、地方性甲状腺肿——钙 D、儿童佝偻病——维生素D
  • 6、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装置图,并使用该装置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所含的能量。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燃烧的材料花生仁和核桃仁应该体积相同 B、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物实际含有的能量 C、装置中的易拉罐可以有效挡风,减少能量散失 D、只需要做一次实验,就可得出燃烧材料的能量
  • 7、广州特色美食————肠粉,肠粉主要有粘米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鸡蛋等组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1)、下图为探究唾液对粘米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浴恒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①号不变蓝 B、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C、两支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粘米粉 D、升温至70℃,可缩短实验时间
    (2)、下列有关肠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虾仁在食管内被初步消化 B、鸡蛋富含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 C、猪肉在大肠内被最终消化 D、粘米粉富含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
    (3)、在制作和保存肠粉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吃剩的肠粉放入冰箱长期储存 B、购买袋装粘米粉要查看保质期 C、买肉时检查是否有检疫合格标志 D、盛放肠粉的器具要清洁、干净
  • 8、“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
    A、身高突增 B、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C、出现第二性征 D、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 9、受精卵是人的生命起点,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其相遇的场所是在( )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胎盘
  • 10、我国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使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C、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 D、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和动物的生存
  • 11、贮藏粮食时,为了抑制呼吸作用,应保持的条件是( )
    A、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高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12、如图所示,甲乙瓶子内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甲瓶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氧气 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 13、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花卉等栽培,需要调节好光照、温度和气体等条件,以提高产品的产量,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温室内温度始终保持恒定高温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C、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D、温室种植也应考虑合理密植,以充分利用光照
  • 14、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小组展开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甲、乙两装置都不需要暗处理 B、乙装置中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变为蓝色 C、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有无光照 D、两个装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
  • 15、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植物气孔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的开合 B、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夜晚时分,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D、推动注射器吹气球,模拟①膨胀
  • 16、增城荔枝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种多、品质优闻名。下图是荔枝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①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图中的②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C、图中的③主要是薄壁组织 D、图中的④是果实,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17、郁金香鲜艳、颜色多样,下图为郁金香花及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是雌蕊 B、⑥的内部有卵细胞 C、郁金香主要结构是④和⑦ D、郁金香主要借助风力传粉
  • 18、在广西的岩溶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该地区最高的树———望天树,高达72.4米。拉动望天树根部的水分向树冠运输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 19、园林工人在移栽树木时,总在树木根部带一大土坨,且移栽后还给大树“打针输液”。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部带土坨,能保护幼根和根毛 B、“打针输液”时,针头应穿过树皮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 C、“打针输液”时,输入树木的液体主要是油脂 D、带土坨、  “打针输液”都是为了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
  • 20、在植株的发育过程中,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叶芽中发育成茎的结构,分别是下图中的( )
    A、丁,① B、甲,② C、丁,③ D、甲,③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