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学们发现夏日雨后,会有许多蚯蚓在花坛边的甬道上爬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土壤空隙被雨水充满,蚯蚓无法呼吸 B、雨后土壤湿度过大,蚯蚓钻出保持干燥 C、雨后空气清新,蚯蚓爬到地面觅食 D、雨水导致土壤洞穴受损,蚯蚓被迫“搬家”
-
2、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其原因正确的是( )A、根系更加发达 B、茎和叶更加耐旱 C、种子有果皮保护 D、产生的种子更多
-
3、菜豆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是( )A、胚 B、胚轴 C、胚根 D、胚芽
-
4、将桂树叶浸泡在水中数天,再去除腐烂的表皮和叶肉,就会得到一片完整的叶脉书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叶脉具有运输功能 B、叶脉具有支持功能 C、叶脉属于植物器官 D、微生物参与该过程 -
5、《诗经》中描写的蒹葭,生长在水中,白色绒穗像“降落伞”帮助种子传播。据此判断它们所属的类群是(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
6、小海在野外发现一株植物叶片非常独特,就将其绘制下来(如图)。据图中结构判断,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描写苔藓的诗句。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在阴湿环境 B、不具有真正的根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是绿色开花植物
-
8、钟虫(如图)是一种特别喜食细菌的单细胞生物,每个钟虫一小时就可吞食3万个细菌。据此分析,它们能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污水 B、制造氧气 C、培养细菌 D、传播疾病 -
9、可可豆(如图)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它所属的器官是( )
A、根 B、种子 C、果实 D、叶 -
10、研究发现,可以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形成的各种细胞(如图)来修复关节,从而治疗骨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产生差异的现象属于(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吸收营养 -
11、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同时还具有感受刺激等功能,这依赖于皮肤具有多种组织。从人体结构层次分析,皮肤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2、以下示意图为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的顺序为“甲→乙→丙→丁” B、该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C、丁的染色体数目是甲的一半 D、新的红细胞与原细胞形态相似 -
13、视野范围越大越容易搜寻到观察对象。下图为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物镜,使用相同目镜的情况下,可获得最大视野范围的是( )
A、4× B、10× C、40× D、100× -
14、植物倒伏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现象。该现象反映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作用 B、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能吸收营养物质 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
15、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列研究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A、研究荷叶表皮结构 B、研究草履虫的形态 C、研究家燕筑巢过程 D、研究人口增长趋势
-
16、下列成语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 )A、星罗棋布 B、春去秋来 C、草长莺飞 D、飞沙走石
-
17、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③④② B、①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C、③中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片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D、④中小烧杯和大烧杯内的液体分别为清水和酒精 -
18、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多名实验者共同食用6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三份,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检测结果如下表。
不同菜品菌落总数(单位:CFU/g)
实验菜品
凉拌黄瓜
红烧牛肉
青椒肉丝
家常豆腐
炒蔬菜
蛋花汤
空白组
380
2
6
5
10
4
使用公筷组
450
120
20
18
280
18
A组
1100
420
320
30
480
30
(1)、检测发现,凉拌黄瓜中菌落数多于其他菜品,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烹饪环节起到了的作用。(2)、表格中的“A”指。(3)、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本实验中研究者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上两点即可)。(4)、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消化道传染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甲肝等。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启发是:。 -
19、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实施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
-
20、中国国宝、全球“网红”大熊猫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如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种动物只有大熊猫的牙齿有分化 B、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最近 C、图中的分类只以动物食性为依据 D、“?”可代表分类等级“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