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示意了恶性肿瘤(癌症)形成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表示癌细胞不断分裂的过程 B、②→③表示癌细胞不断分化的过程 C、吸烟、酗酒会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D、为预防癌症应少吃烧烤、高脂肪食品
  • 2、作为青少年,了解认识显微镜也是非常必要的,下列有关双目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找物像需要转动⑤,使镜筒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B、双目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①和物镜③放大倍数的和 C、实验完毕,只需将光源亮度调到最低,关闭电源即可 D、通过调整移动手轮⑥来移动玻片标本,将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 3、《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蓝草做染料的方法,用做染料的色素主要来自蓝草细胞结构中的(  )
    A、液泡 B、细胞壁 C、线粒体 D、细胞膜
  • 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光照条件对草履虫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连续进行了9天,每天记录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各瓶中草履虫的数量,最终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培养初期,草履虫会通过不断地繁殖增加数量 B、草履虫的数量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持续不断地增加 C、与光照条件相比,一定时间内黑暗条件下容易获得更多的草履虫 D、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又会下降,可能原因是空间、营养不足
  • 5、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下列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

    处理方式

    A

    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

    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

    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Ⅰ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填序号)。
    (2)、步骤一表格内C组处理方式中:①高温灭菌处理的目的是;②“冷却”的目的是;③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分解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微生物有
    (4)、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该小组又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再将淀粉分成等量的四份,分别加入等量的原有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如图Ⅱ所示,据此分析菌株分解淀粉能力最强。
  • 6、图甲是的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图甲中[②]浓缩,[⑤]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 以抵抗不良的环境。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后人称他为
    (3)、生物的遗体通过图乙中细菌和真菌分解成[①]和水,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图乙中的兔、鹿等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通过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学过程中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丙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金丝猴的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①所对应的甲图中生物是靠进行生殖的。
    (2)、⑤所对应的甲图中生物的发育方式为;⑥所对应的甲图中生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
    (3)、分析乙图可知,图甲中与红豆杉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金丝猴、红豆杉等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生物,保护它们最有效的措施是
    (4)、图丙所示某同学绘制的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 8、生物界中有许多微小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必须使用才能够观察到。
    (2)、图中的B是毛霉,人类利用它来制作豆腐乳,其结构③的作用是;人类从(填字母)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
    (3)、某生物社团的同学在学过有关发酵的知识后,查阅到以下资料。

    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发酵转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根据资料,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发酵装置,尝试用葡萄汁来制葡萄酒和葡萄醋。

    ①在制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原因是。制葡萄酒过程中,排气口的作用是 , 排气口通过一个玻璃弯管与瓶身连接而不用直玻璃管的原因是

    ②经过10天,生物社团的同学通过出料口进行监测,发现酒精发酵过程正常,之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同学们持续进行的操作,再经过7~8天,成功制成了葡萄醋。

  • 9、下图为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与乙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
    (2)、乙图中的生物属于(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需依靠现成的(填“无机物”或“有机物”),营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
    (3)、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冠病毒与图中(填“甲”“乙”或“丙”)结构相似,此类生物结构简单,一般由[①]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 10、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中国宣传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倡导关爱野生动植物、加强物种保护的生态保护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迁地保护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B、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外来物种的引进能丰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所以我们要多引入外来物种 D、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之一
  • 11、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配制培养基;②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⑤观察结果;⑥冷却

    A、④①②③⑤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④⑥③②⑤ D、④①③②⑤
  • 12、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对应原理不一致的是(       )
    A、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 B、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 C、鲅鱼盐渍——降低鱼表面细菌数量 D、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组:收集杨树落叶,清洗、灭菌、置于无菌环境,一周后杨树落叶无变化。

    乙组:收集杨树落叶,清洗、灭菌、接种细菌、置于无菌环境,一周后杨树落叶出现腐烂。

    A、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B、甲、乙两组所取的杨树落叶数量可以不同 C、该实验说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D、灭菌是为了防止其他菌种对实验造成干扰
  • 14、假设你手上此刻有5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800个 B、4500个 C、3200个 D、1500个
  • 15、根据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煮沸的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B、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进入烧瓶 C、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 16、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但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的菌体集合而成 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细胞构成的 C、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 D、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 17、水稻是我国重要农作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成熟的水稻经过收割和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被称为水稻秸秆。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被不断开发。下图为某地农田生态系统以及水稻秸秆应用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一中生态系统包含条食物链,其中水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 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2)、图一中,如果某种原因导致鸟和蛙的数量大量减少,短时间内蝗虫的数量会 , 水稻的产量将会
    (3)、结合图一、图二可知,水稻通过细胞内的叶绿体利用 ,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此外,水稻收割后的秸秆,经产甲烷细菌分解会产生 , 此细菌属于(填“腐生性”或“寄生性”)微生物,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水稻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利用资源,结合上图和生活经验,请写出一种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
  • 18、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目前产量仍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改善现状的途径之一。我国拥有约5亿亩可利用盐碱地,培育出耐盐碱大豆品种是提升我国大豆产能的新方向。

    野生大豆具有抗病性、耐盐碱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产量相对较低。我国科学家在黄淮海地区筛选出耐盐碱的野生大豆,科学家利用耐盐碱的野生大豆与不耐盐碱的大豆进行一系列的杂交,其中两组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1

    耐盐碱×不耐盐碱

    全是耐盐碱

    2

    耐盐碱×耐盐碱

    既有耐盐碱,又有不耐盐碱

    请回答:

    (1)、在遗传学上,大豆的抗病性、耐盐碱性等特征称为 , 大豆表现出的耐盐碱性和不耐盐碱性是一对
    (2)、根据表中组别1的实验结果,可判断为显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组别2中,子代中耐盐碱性与不耐盐碱性植株数量比约为3∶1.组别2的亲代耐盐碱植株的基因型是 , 子代不耐盐碱植株的基因型是
    (3)、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耐盐碱大豆,体现了多样性在农作物育种上的重要性。大豆通过杂交获得的耐盐碱等优良性状属于(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理由是发生了改变。
    (4)、根据题中信息,请你谈一谈培育出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的实际意义:
  • 19、日常生活中,常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这是因为酵母菌能产生气体,使面团蓬松。小华进行了“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3个相同的瓶子中注入等量的水,再加入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入相同且未充气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装置

    加入物质

    水温

    现象

    葡萄糖+酵母菌

    25℃

    气球膨胀

    葡萄糖+酵母菌

    100℃

    气球不膨胀

    酵母菌

    25℃

    气球不膨胀

    注:装置①和②中的葡萄糖质量相等。

    请回答:

    (1)、在实验中,3个装置中加入酵母菌的质量需(填“相同”或“不相同”);装置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若要探究营养物质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应选用装置[]和[](填序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小华分析装置①中气球膨胀的原因是酵母菌能分解产生气体;装置②气球不膨胀的原因是:
    (3)、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①能闻到酒味,这是因为装置①中被耗尽,酵母菌发酵产生和二氧化碳。
    (4)、小华蒸制的馒头口感不够松软,原因可能是:
  • 20、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喜欢。结合下图,请回答:

    (1)、我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为支点、以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每块骨骼肌是由位于中间的和位于两端的组成的。运动员在投篮时,如图甲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如图丙所示,[①]和[④]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此外,[]内有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
    (4)、运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会造成身体损伤,为了保障运动的安全,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