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飞机起飞时,妈妈让小明咀嚼口香糖,说这样可以减轻耳朵的不适感。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保护鼓膜不受损伤
  • 2、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学习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后各自的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甲同学认为,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乙同学认为巩膜无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 C、丙同学认为,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D、丁同学认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
  • 3、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C、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D、膝跳反射是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 4、在运动会上,某运动员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
  • 5、“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很重要,对于神经系统来说,目的是( )
    A、使神经系统交替地活动和休息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反射
  • 6、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人人有责,“看到红灯主动停下”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习惯。下列反射活动中与此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人遇强光就眯眼 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 C、亲人相见,热泪盈眶 D、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
  • 7、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看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鼓掌欢呼,热泪盈眶。控制这一反射过程的是( )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脊髓
  • 8、如图表示有关结构或物质之间的关系,与图中甲、乙、丙、丁能依次对应的一项是( )

    A、大脑、小脑、脑干、脑 B、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 C、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 D、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 9、小芳碰到热的铁锅迅速缩手,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脊髓 B、神经元 C、反射弧 D、神经中枢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材料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北极熊站在岌岌可危的浮冰上,洪涝灾害频发,我国的植被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保护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常重要。

    (1)、材料一中提到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因为人类的共同家园是 , 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材料中还提到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目标,因此,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需要开展合作。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2)、材料一中提到的海洋污染,你能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吗?
    (3)、材料二中提到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你会建议你的家人和朋友如何保护环境?
    (4)、我国的植被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目前面临的问题有
  • 11、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B组 ,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填“高”或“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的方法,再观察接种不同浓度疫苗小白鼠的患病情况。

    ②接种疫苗能引起生物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免疫。

    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④针对爆发性的流感,除了接种疫苗外,请为学校怎样预防流感提出你的建议:(合理即可)。

  • 12、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米饭在口腔里越嚼越甜,这是由于口腔中的唾液使米饭中的淀粉开始分解为其他有甜味的糖类,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一个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取适量的新鲜米饭,打碎,做成糨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

    步骤2: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步骤3: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

    步骤4:进行如图系列操作。

    (1)、上述图示D的1、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后,呈蓝色的是号试管,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否存在
    (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该探究实验过程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
    (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再重复D过程,这两支试管中糨糊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能影响唾液中消化酶作用的发挥。
  • 13、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图实验流程。实验中3只健康小鼠的注射和灌胃剂量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1)、实验一中起对照作用的是鼠。B鼠和C鼠出现相关症状的原因是
    (2)、实验二中C鼠淀粉灌胃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 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进入血液,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顺序排列(填字母)。

    a.组织液                b.小肠上皮细胞                c.毛细血管壁细胞

    (3)、实验二中B鼠和C鼠症状先得到缓解的是鼠。
    (4)、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等特点。据实验推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可以通过进行治疗。
  • 14、周末,小明约了同学一起看电视转播的篮球比赛。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填数字)。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 ,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2)、他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黑暗。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的轮廓,这种变化与[]变大有关。
    (3)、他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是(填数字和箭头)。
    (4)、小明看到自己支持的队伍夺冠时,他激动得热血沸腾,这是人体共同调节的结果。
  • 15、请结合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并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⑦表示人体结构,a~h表示生理过程)。

    (1)、某人准备了三种馅料的水饺: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黄花菜饺子。鲅鱼的主要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 消化终产物是 , 这些营养物质在内经f过程后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 最终送达组织细胞的中,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2)、人体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图中a、b所示的是的气体交换,该过程靠实现。进行a过程时,膈肌
    (3)、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由于[]作用。我们每天都会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 1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 B、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 17、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细胞癌变往往与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关。下列关于癌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癌症的病因及发生过程极其复杂 B、过度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C、癌细胞会不受人体的控制迅速地分裂和生长 D、只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就不会患癌症
  • 18、为调查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是易感人群 B、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 C、餐具消毒是切断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的措施之一 D、公众聚餐时使用公筷会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 19、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新冠感染患者乙体内,可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对新冠感染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抗原 B、抗体 C、疫苗 D、抗生素
  • 20、每年的7月24日是国际自我保健日。国际自我保健日倡导全球民众认识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升健康素养,通过自我保健改进生活方式,维护自身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B、患了感冒,加倍用药可以提前康复 C、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D、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
上一页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下一页 跳转